皇帝最近對太子的喜愛讓眾人側目。
太子之前很倔,很悶,皇帝看起來更喜歡會說話溫文爾雅的端王,但是現在,雖然太子依舊是那個驢脾氣,可皇帝卻開始親手教他讀書。
有一次在禦書房裡,皇帝還對眾臣子說道:“莫林實在是不容易,之前朕忙,讓他教太子讀書,每回問起,他總說太子很好,很用功,功課也好,朕心中便安,以為真是如此。”
莫林是太子小時候的教書先生。
皇帝歎氣,“可真當自己教導他的時候,便發現他這脾氣,實在是讓人生氣,你教完他書上的,他定是要舉一反三,引出一些書上沒有的旁的典故出來問朕,朕哪裡看過那些野史,隻能斥責他一番。”
此時正是眾臣說完正事休息的時候,皇帝突然說起太子,雖然聽著是貶,但一句話裡麵,用了“舉一反三”,“書上沒有的典故”,便知道皇帝還是想誇的。
大臣們就要應和著誇幾句太子,皇帝擺擺手,歪在龍椅上,笑著道:“他性子孤高,卻也喜歡聽人誇耀,自小便是這性子,朕多誇他兩句,便尾巴也要翹起來。”
所以皇帝就想了個辦法,專門去找了幾本孤本,旁人根本不可能看見的書研讀了,然後拿著這些書裡麵的話去問太子。
這般一來,太子就得老老實實的聽話。當然了,這些話皇帝是不可能說出來的,他還要拿這個治治太子的性子。
下麵的臣子們便你一句我一句的繼續誇太子,皇帝聽完他們的誇讚,很是舒服,便喊周全恭,“待會太子讀完書,便讓他過來,朕今日還得再考校考校他的功課。”
然後又覺得這會子七個兒子都在讀書,總是單喊太子來不好,便想了想,道:“就讓太子,老二,老四一起來。”
免得要是叫上端王以及五六七來,待會太子一發脾氣,不管不顧的嘲諷起老七沒有學識來,又是一場嘴仗,乾脆分開,今日叫三個,明日叫四個。
他就圖個清淨。
但他這一圖清淨,卻讓端王的臉當時就慘白了下去,就連素日鬨騰的老七也覺得不對勁了。
他坐在南書房裡麵,問老六,“六哥,父皇這是什麼意思?父皇厭棄我們了嗎?”
老六沉穩一些,瞪了老七一眼,“一天咋咋呼呼,就不能安靜一會?”
他去安慰端王,“大哥,想來是太子跟父皇說的,父皇這才叫了二哥和四哥去,太子也不是第一回這般做了。”
老五平日裡反應有些慢,但此時他的反應卻一點也不慢,也跟著安慰端王,“是啊,大哥,你不要想太多,太子一向如此。”
他們這些兄弟選擇跟著端王沒有緣由的。父皇愛美人,無論是什麼出身,隻要是美人他都愛,世家姑娘裡麵美的,比如餘貴妃,他寵愛了,便能封個高位,但是那些身世低的,他隻寵愛,也不樂意去封高位。
畢竟後宮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今日喜歡,明日就有新的美人,後宮的妃位就那麼多,便索性給生了孩子的後妃晉升,那些沒有孩子的,如今在哪裡皇帝都不知道。
隻能是見到了,模模糊糊有個印象,哦,原來朕還有這麼個美人在。
五皇子和六皇子的母妃出身就不高,自小也能得皇帝的喜愛,但是生了孩子的後妃年歲大一些,皇帝便不願意去了。
宮裡都是勢利眼,沒有了皇帝的喜愛,自然是被人欺負的多,即便是不敢明著欺負,暗地裡總是要遭些白眼的。
孩子們大了後,便也知道一根藤蔓要攀附大樹的道理,太子自小就孤傲,跟他們不熟悉,反而是端王,對他們能照顧就照顧,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跟著端王也是真心的。
四個人一起自小長大,之前還沒有跟其他三個分的如此清楚,但近一年來,自從上回打了一架,老二和老四跟著太子跑了後,這條兄弟之間涇渭分明的線便越來越大。
此時,已經連父皇都不再幫著他們掩飾太平了麼?
老五和老六雖然安慰端王,但是心裡也沒底,實在是太突然了。
之前父皇一直都很注意公平,這個寵愛了幾分,那個就要還幾分去,今日這般做,難道是什麼彆的意思嗎?
端王心裡也沒底,但這裡不是什麼說話的好地方,便帶著三個弟弟回了清輝閣。
四鬥如今在書房伺候,見了四個皇子這般模樣,也知道出了事情,送了茶水進去,就輕手輕腳的關了門,守在門外,不敢出聲。
老七在門關上的一刻,還道了一句,“大哥,你這裡的小太監倒是長的俊。”
端王這回是真惱火了,都什麼時候了,老七還不著調。老六跟老七好些,便一巴掌打在老七的肩膀上,“彆說話,你這張嘴巴,我遲早要縫起來。”
老七便老老實實的坐下,喝了一口茶,擔憂道:“你們說,父皇是什麼意思?”
端王此時才開口,將自己看見的說了出來。
“周全恭來叫太子和二哥老四的時候,太子也吃驚的很,想來不是他提出來的。”
再者說,被父皇親自教導這種好事,誰願意分出來給兄弟?誰都不願意。
端王揉了揉腦袋,“父皇……如今越發琢磨不透了。”
老五也歎氣,“太子自從今年翻出了雲州貪墨一案後,咱們便一直不順,大哥……你跟蜀陵侯侄女的事情怎麼樣了?”
端王想起這個也不高興。雖然那日母後做局沒有告訴他,但是事後卻將用意跟他說了。
餘貴妃:“你父皇多疑,若是事先告訴了你,你露了餡,反而不美。”
乾脆事後說。
餘貴妃道:“第一步做好了,接下來,就要你去做,多在蜀陵侯侄女麵前晃晃,也不用她喜歡你,晃的久了,母妃自然有辦法讓你父皇下旨。”
但想是這麼想,人家折明珠卻開始不出門了,聽聞最近還在議親,這讓他怎麼去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