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你我之間(4)(1 / 2)

太子寵婢日常 枝呦九 7400 字 9個月前

齊殿卿頭頂冒了火。

這幾天來,朝臣們不聽話,他簡直想要再殺幾個人。

如今他可算是知道暴君為什麼會成為暴君了,因為想成為一個英明的君主,實在是不容易。

他在承明殿內對著折筠霧大罵這些光拿著朝廷的俸祿不辦事的官員,把他們罵成是蠹蟲,是敗類,是可以馬上殺之而後快的奸臣。

但是他偏偏不能殺,他前段日子,已經把東昌伯給殺了,若是再殺下去,勢必要朝局動蕩。

於是就不殺,可是不殺,他心裡憋的慌。

他對折筠霧道:“還當朕不知道呢,背地裡都在罵朕,說朕不講人情,總是冒進,太過於極端,沒有先帝的仁慈。”

他說這話的時候心裡一點都不舒服,即便作為君主,受到萬人的跪拜,可是,他的性子卻要求他做一個受萬人敬仰的君主。

這個萬人敬仰,不僅是百姓,還有臣子。

折筠霧就發現,陛下是想要做一個完美的人。既想要君臣相知相交,又想要天下百姓敬仰誇耀,流芳百世,成為後世稱頌之人。

可是,百姓離他太遠,他根本不知道百姓是怎麼想的,離他最近的臣子,卻沒有重新給大心眼裡尊敬他,這讓他很是生氣的同時,又有些頹然。

折筠霧:“……要不,你把心放寬了,隻做自己認為對的,不管彆人怎麼想?”

齊殿卿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貪心,他憤怒的道:“朕就是這樣做的!朕從來都是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那你這麼生氣做什麼嘛。

齊殿卿深吸幾口氣,中午用了午膳,就又匆匆的回到禦書房議事。其實照折筠霧的話來說,陛下完全可以不回來的。

剛開始做皇帝的那幾個月,他興致衝衝的,午膳從來不回來吃。還特意在禦書房那邊擺了挺多的小桌子,若是有大臣議事中途要在宮裡麵吃飯,他就過去一起吃,根本不回來。

後來慢慢的,就看清了這群臣子的臉,有時候,午膳都不給他們準備,隻讓他們光餓著。

剛開始,還有人頂著,餓著也不鬆口,又過了幾天,一個老大臣直接在禦書房暈了過去,差點就見了閻王。

陛下既是頭疼,又是大怒,他雖然很想一下子把所有的事情都辦完了,但是也不想落得一個把大臣活活餓死的名聲。

於是忍氣吞聲,給了他們飯吃。

折筠霧聽聞這件事的時候,也挺生氣的,還給陛下出主意:“一頓不吃,哪裡能暈倒?以前我們沒有飯吃的時候,吃什麼不是吃。就算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一頓不吃,也餓不暈的。既然他們要暈倒,就說明早上也特意沒有吃,這是跟你叫板。”

齊殿卿哪裡不明白這個道理,又道:“他們都養尊處優,再者說,朕要是拿鄉村裡麵的人來說,他們也有自己的道理,個人身體不同嘛——反正總是有話來堵著朕。”

他越說越氣憤,根本都不想再有什麼君臣相交的佳話,隻求他們聽話的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他罵聲不斷,從承明殿內傳到了殿外,小盛心更加亂了,劉得福走過來,輕輕地拍了下他的腦袋,嘴上卻低沉著厲身罵道:“你出什麼神呀?陛下最近脾性大,若是在他麵前出了神,有你好受的。”

小盛便哎了一聲,然後問劉太監,“朝堂上的事情,還沒有一個定論嗎?”

劉太監跟著皇帝,也算是耳濡目染,倒是真的知道一些。

他小聲的說:“你也知道,陛下從很多年前——好像是從雲州貪墨案開始,就一直惦記著清查徒弟和人丁,再把稅律修一遍,於是這般一來,他覺得自己已經深思沉澱了很多年,可是,你想啊,這大臣們卻才熟悉陛下……哪裡能諒解他?”

這世家大族,有時候跟皇帝是對立的。這中東西,劉太監之前不知道,可是最近跟著陛下,倒是越看越清楚。他都看清楚的東西,陛下肯定更清楚。

於是一來二去的,哪裡能一時間就把這事情做好。

“且等著吧,這事情還沒完。”

小盛就低低的應了一聲,正想再問一點彆的事情,就聽見裡麵傳來陛下的大喊。

“劉得福——你是死的嗎!還不快滾進來!”

劉得福衝著小盛連忙匆匆忙忙的進去。

齊殿卿就罵他:“叫了你兩遍,你耳朵聾了嗎?!”

折筠霧在旁邊說了一句公道話:“你第一句可不是那般的聲音大。”

人家也不是個順風耳。

齊殿卿瞪他一眼,然後罵劉得福,“你去,去禦書房裡麵把折子都給朕搬過來來,今天下午就在承明殿裡麵批折子了。朕倒是要看看那些老家夥自己在那邊要做什麼。”

折筠霧就很想說:主子都不在,他們肯定更悠閒了呀。

但是這話不能說,說了也是要被罵的。於是索性對劉得福道:“那你就去吧,彆在這裡杵著被罵了。”

劉得福了一聲,連忙走了。去了禦書房裡麵,一堆人還在那邊等著,劉得福就道:“陛下叫奴才搬折子到承明殿,各位大人,還請讓讓路。”

各大臣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這是打算晾著他們。

就有人朝著蜀陵侯道:“承明殿裡麵還住著皇後娘娘,您是皇後娘娘的父親,不如您去說一說?”

蜀陵侯才不接這個話,大家都去老狐狸,還在這裡玩什麼心機。他搖了搖頭,做出一副哀傷的模樣:“……與其我去,還不如你們去。”

於是眾人就麵麵相覷,也不敢逼他說出那句話。

什麼話?自然是跟皇後娘娘不合的話。

這都不用他們想,而是皇後娘娘做出來的。這麼多年來,她對蜀陵侯府一直是冷冷淡淡,不遠不近,就是對翁家也好過蜀陵侯家。

於是大家就去想翁家,但是翁家是真正的孤臣,當年是先皇給陛下的,如今陛下也隻用他們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