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天大亮時,羅家派的車子果然來了 。
楊氏便提著籃子,帶了蘇立秋上馬車。
近午的時候,車子到了慧寶寺,才下馬車,便見一位披了灰狐毛鬥蓬的婦人迎上來笑道:“是蘇太太罷!”說著又含笑朝蘇立秋道:“秋姐兒今兒可俊。”
蘇立秋忙福一福,喊了一聲伯母好。
楊氏便知道,這位是羅太太了,當下也含笑問好。
進了寺,上香畢,羅太太瞧瞧四周,做神秘狀和楊氏道:“我們來得早,那會下馬車時,恰好碰見知縣夫人帶著姐兒也來上香,便上前問了好,結果你道怎麼著……”
她說著,停下看看楊氏。
楊氏一聽知縣夫人,馬上肅然,小聲問道:“怎麼著?”
羅太太笑眯眯道:“原來知縣夫人也聽聞你家秋姐兒識好多字的事,說若來了,可得帶去給她瞧瞧。”
楊氏驚喜道:“知縣夫人怎知道秋姐兒識許多字?”
羅太太道:“秋姐兒那日念禮單的事,可是傳了出去,這一來二去的,就傳到知縣夫人耳中了。
知縣夫人是一個愛才的,聽見娃兒認字多又聰慧,就說想見見。”
楊氏好像被一隻大餡餅給砸中了,有點暈乎,隔一會才冷靜下來,忙拉過蘇立秋,給她抻了抻衣裳,小聲叮囑見到知縣夫人時該如何行禮,該如何回話等等。
羅太太也怕蘇立秋失禮,跟著叮囑兩句,這才領她們進了靜室。
靜室內,知縣夫人坐著抄經書,女兒馮婉立在案前幫著磨墨。
聽見腳步聲,知縣夫人抬頭,朝馮婉看一眼。
馮婉年紀雖小,卻極乖覺,當即就走到房門前,揭開簾子朝外道:“是羅太太麼?阿娘請你們進來。”
羅太太便帶著楊氏和蘇立秋進了房。
知縣夫人見她們進來,便擱筆,微笑道:“不須多禮,天冷呢,坐下說話罷!”
客套兩句之後,知縣夫人招蘇立秋招手,“好孩子,過來我瞧瞧。”
蘇立秋看一眼楊氏,見她點頭,便走過去知縣夫人身邊。
知縣夫人拉了蘇立秋的手,笑道:“是六歲麼?瞧著有些小。”
蘇立秋答道:“過幾日便七歲了。可能是新衣有些大,才顯著小。”
知縣夫人見她口齒伶俐,這麼近前也不怯,便有些喜愛,笑著指指案上抄錄好的佛經道:“能認得這些字麼?”
蘇立秋看了看,搖搖頭道:“有幾個不識得。”
知縣夫人一笑,也不問是哪幾個字不識得,而是抬頭去問楊氏道:“姐兒是立秋那天出生的麼?”
楊氏忙站起,說了當年在寺中生產蘇立秋的事。
知縣夫人聽完,也是一臉慶幸,“秋姐兒這是得了神明護佑呢!”
楊氏見知縣夫人說話親切,並沒有拿架子,不由悄悄鬆口氣。
知縣夫人問得楊氏近幾年都會帶蘇立秋來慧寶寺,熟悉慧寶寺內外,便朝馮婉道:“適才不是吵嚷要去寺後看梅花麼?帶著秋姐兒一道去逛逛罷!”
慧寶寺有兩樣東西極出名,一是齋菜,二是寺後的梅花。
每至冬天,寺後梅花怒放,美不勝收。且傳聞,折了慧寶寺的梅花回家供瓶,能保一冬不生病。
每年冬天來慧寶寺上香的香客,也常求知客僧帶著,去寺後折梅花。
很快的,便有一名知客僧,一名知縣夫人身邊的嬤嬤,帶著蘇立秋和馮婉一道去了寺後。
馮婉今年八歲,略有些小心機,一路走著,一路套話蘇立秋。
蘇立秋不疑有它,有問必答。
待到了寺後,馮婉已從蘇立秋嘴裡得知蘇家有幾口人,平素做什麼營生,家中是誰主事等等。
兩個女娃兒在梅林中逛了一圈,折了梅花,知客僧和婆子怕她們有閃失,便催著她們回去。
蘇立秋捧著梅花,正要跟馮婉回轉,突然一摸手腕,叫出來道:“我的護身符掉了。”
她的護身符是穿了紅繩,套在手腕上的。
一時眾人皆幫她找了起來。
蘇立秋把梅花交給婆子,指指另一個方向道:“我去那邊找找。”
她一路找過去,並沒有找見護身符,卻聽得不遠處有蕭聲,不由停足駐聽,喃喃道:“真好聽。”
係統突然出聲道:“吹蕭的是一位絕色美男,你拐到左邊山坡下,可以瞧見人。”
“有圖像裡那些美男美麼?”蘇立秋問了一句。
係統道:“差不離。”
蘇立秋一聽,顧不上身後的馮婉諸人,撥腿就拐向左邊小路。
她照著係統說的拐到山坡下,朝坡上一看,瞬間呆住了。
山坡上站著一位橫蕭在唇的紅袍少年,少年姿容比身後的梅花更豔。,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