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要被拿回去下獄,誰知馬車出城來到齊王的彆院,招待他們的又是崔顯。在此地幾日,風沒吹雨沒淋,日日好茶好飯的,並沒受什麼罪。
雖沒受罪,卻提心吊膽。西院中除了好茶好飯的招待著,進出的小廝一問三不知,刀懸在頭頂,任誰也吃不下睡不著。
還曾提審過一次,說是提審,隻來了個書吏。
分開眾人問了幾個問題,家中可有人曾收集《正氣集》,可有誰以《正氣集》作禮物送上門來。
裴玠明道:“家父在時,與舊友親眷互贈書籍乃是常事,有些收了也並不過眼,就在書庫中放著。”
“家父三月離世,收拾遺物時才發現有許多書連包裹盒子都未拆開。”以撿點遺物的名目,將那些書都收拾乾淨了。
“家中確係從無收藏《正氣集》。”
隻來問過那一次,書吏記錄之後就離開了,還將裴家人留在西院中,也還是好茶好飯的供著。
“當真……已經查明了?”裴玠明察顏觀色,看崔顯的神色不似在說謊,心中石頭落了一半。“差不多了,齊王特下旨意,既是無妄之災,就該早些送你們回去。”
崔顯一頓,裴家人心中便一緊,裴玠明笑道:“隻是什麼?”
這幾日又沒防著他們聚集,他與弟弟已經想過,若當真避不過這禍事,就將全盤家財奉上一半,怎麼也不能讓一家子折在此處。
田地鋪子早先賣了一半,餘下的緊急賣了,湊一湊總有個五六十萬兩,就不知喂不喂得飽姓崔的。
這句“隻是”一出,兄弟二人互換個眼色,都道這是要錢來了。
誰知崔顯說道:“隻是裴家三爺的書,還在查,也已有了眉目,裴大人不必憂心。”
這事裴玠明相信裴觀已經料理得乾淨,但依舊要重謝崔顯。
崔顯除了跟裴玠明兄弟二人搭上話之外,還與裴觀幾個哥哥有了交際。
“咱們這就算相熟了,往後多走動,多來往。”
裴玠明連連躬身:“不敢不敢,還要多謝齊王明察秋毫,才沒讓咱們一家蒙不白之冤。”崔府雖設宴款待,可他們這兩日間連驚帶嚇,哪敢多吃,一桌宴席根本沒動幾筷子。
崔顯乾脆坐陪,眼見桌上幾道葷菜都沒動筷,笑道:“這是特意做的素食,雖看著是魚蝦大肉,俱是豆腐丸子而已。”
他如此周到,竟連裴家還在孝期都算進去了。
“這幾壇子,也都是些百花蜜釀,不是葷酒,再不然咱們還能以茶代酒。”崔顯又感慨,“本來我府中養得好樂伎,琴瑟琵琶樣樣都絕,等下回,再由我作東,請裴大人過府一敘。”
裴玠明提杯敬他,崔顯隻是擺手:“我這也是奉命行事,都是王爺的吩咐。”
“王爺這般年輕,辦差就這樣老道,怪不得陛下如此看重他。”裴玠明滿心感激的模樣,謝了又謝,還請崔顯定要將謝意帶到。
又請崔顯幫忙打聽打聽裴觀的事。
崔顯頷首應下,以齊王之尊,還特意吩咐優待他
們,由不得他們不生出感激之心來。
席上推杯換盞,直到素酒水飲儘了,眼看天色將晚,城門欲關,這才送他們上車去。
裴玠明方才在宴上還談笑風聲,一上車人便萎靡下去,靠在車壁上,示意兒子們繼續往下說。
大房長子裴恒還順著方才席上的話頭,繼續說道:“外頭都傳言齊王為顯功勞,將小案滾成大案,今日才知是都是小人胡言。”
裴玠明閉目聽著兒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直到馬車駛進建安坊,諸人這才鬆了口氣。
車夫和隨從,也自會把這些話稟報給崔顯。
裴玠明剛入府門先問:“六郎回來沒有?”
徐氏本在後院陪著妯娌們,知道門前來了車馬,還待關二門,聽說是大老爺回來了,她急急出去。
徐氏支撐了數日,眼見丈夫兒子回來,她身子一軟,昏了過去。
一摸額上滾燙,丫頭這才哭道大夫人連燒了兩日,隻是每日都強撐著起來理事。
消息報到三房時,裴三夫人剛要喝下安神湯。她接連數日未能好睡,熬得兩頰如削,醒著便是嘴上念佛。
一聽見人回來了,她扶著床沿坐起來:“我恍惚聽見人回來了,觀哥兒呢?回來沒有?”
陳媽媽扶住她:“夫人莫急,是大老爺二老爺他們回來了,他們都回來了,觀哥兒必是快回家了。”
裴三夫人一聽兒子還沒消息,急得差點兒又厥過去:“去,打發人問問大哥大嫂,再……再趕緊把阿寶叫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模式。謝謝:,,.,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