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袁沅一樣在這邊看熱鬨的還有很多人,大家看著說著,在馮如風的名牌下停留的最久,人也最多。
“這娃好可惜,差2分就能上北大了。”
“680分是夠北大的提檔線,但進去了也分不到好專業。這孩子選擇上交大是正確的。”
“不是說咱們市一中今年考得挺好嗎?怎麼沒一個上清華北大的?”
許多人嗤。
“北大清華哪是那麼好上的?除非考七百分!”
“咱們市一中有好多年都沒人考上清華北大了吧
?”
快十年了,上一次考上清華北大的同學姓沈,叫沈清遠,以全市第一名,全省第九名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在當時全市轟動,媒體爭相報道,市裡好幾家知名企業都給他家送了獎勵。
聽到獎勵二字,袁沅轉過頭來。說這些的估計都是送新生報到的家長們。家裡都有娃,對這類消息自然格外留意。優秀的沈同學不僅得到了知名企業送來獎勵,有手機電腦,也有送現金的。教育局,學校也給予了豐厚的現金獎勵。當然教育局和學校的這些都是私底下的,沒在媒體上報到過。
家長們之所以對沈同學這麼熱烈,除了他考上清華外,還因為在新生的軍訓後,這位沈同學會做為嘉賓來學校演講。
這些都寫在與錄取通知書一起送達的學校介紹上。可惜袁沅是非正規渠道進來的,沒有這些,也不知道軍訓後還有學長演講這回事。
袁沅在這邊看熱鬨聽閒話,擠進去看分班名單的袁海和謝天欣已經出來了。
何玲玲問:“怎麼樣?天欣是不是分到重點班了?”
這個從謝天欣臉上藏不住的高興就知道了。她被分在八班。
市一中的分班有三個檔次,競賽班,科技班和實驗班。競賽班的學生除了都是各學校各鎮最優秀的學生外,還得有一定的學科特長。說直白點,這類學生進行過專門的學科競賽培養或者在某一科上有強大的天賦。謝天欣雖然是紅星鎮的第一名,可惜鎮上根本就沒有關於競賽培養的機構,她是在文科上有點優勢,但是五大學科競賽並沒有語文和英語。
一千八百名新生隻有一個競賽班,而且競賽班隻有四十名學生。科技班有九個,學生都是這一年全市中考的佼佼者。謝天欣就是其中一個。
至於袁沅嘛……袁海的臉色慣常低壓。
何玲玲高興過後,又問:“那袁沅呢?”
袁海還沒說呢,謝天欣說了:“她在二十九班。”
何玲玲心知肚明,二十九班肯定沒八班好了。不過她還是問:“二十九班,好嗎?”
二十九班是實驗班,也就是普通班,排名又靠這麼後,自然不能算好了。袁海和謝天欣這回都沒說話了,何玲玲臉上的笑都要壓不住了。
“走吧,先去班上看看,再去學生宿舍。”袁海說。
何玲玲扯著嗓子:“袁沅,還在看啥呢?趕緊過來了。”
袁沅跑過來,謝天欣白了她一眼。袁沅看看他們的臉色,就知道自己分班的情況了。不過,這都在她的預料中,走後門用錢砸進來去自然不會分到多好班級了。所以,她沒問。跟著走就是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