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繼續辦手續,新的一周開始了,老師們都到了位,手續辦得還算順利,就考核分班那一塊遇到了點波折。
現場考,年級主任讓數學老師當場出了兩道題讓做。袁海和何玲玲都在外麵等,半小時後才讓進。
謝天欣低著頭紅著眼,看著叫人心疼。老師坐在她對麵,也是一臉為難。
“咋啦?”何玲玲低聲問。
謝天欣低低抽泣,什麼也沒說。
袁海看到了老師手上的答題紙,是否答對他不清楚,但空了一題還是能猜到考試的結果的。於是他連忙打煙。
“我不抽,謝謝。”年級主任輕輕敲了敲桌麵的答題紙,“你在市一中上學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試考得怎麼樣?”
“期中還行,期末差點……”這次是何玲玲出頭回答,笑得滿臉褶子。
“哦,是嗎?考了多少分?知道年級排名嗎?”
何玲玲多乖覺,說了期中考試分數和排名,期末的就隻有大概分數,排名不知道。
“我家姑娘遇到點事,有一段時間沒上學了,期末掉得有點兒厲害,她其實以前成績挺好的。初升高全市統考,還是我們鎮第一名呢。”
這事做不了假,全市統考,有記錄的。隻要還記得準考證號,就能查到成績。
年級主任問了準考證號後,當即查分數,看到成績,愣了愣。
不到一年,由全市前一百名下滑的這麼厲害?連兩道中等難度的題答不出了。
不過,也情有可原,孩子身體不好,有一段時間沒去學校。
高中的知識跟初中不一樣,難度大,課程拉得也快,三四天不上都夠嗆,更彆說長時間停學了。
年級主任想了想,寫了個條子,讓謝天欣自己拿著條子到隔壁辦公室找勵誌班的班主任。
好苗子哪個學校都稀罕,往年這樣的根本就輪不到他們學校。
初中成績好,底子不會太差,給點時間,隻要孩子想學,應該能跟上了。
分班的事情搞定了。謝天欣要跟新同學見麵,袁海和何玲玲就回袁蘭家了。
也就休整一晚,袁海就出發了。天要熱起來了,手工活要趕緊完。他先到何老五那兒打了個報告。
“我話都沒說
完,你走啥?回來!”
袁海又轉回來。
“家事都忙了吧?我跟你講啊,後半年就都沒假了,接了一個大單!”
這麼大事情,袁海也就嗯了一聲,“你安排吧。”他乾活就是。
何老五不樂意,這天大的好事,他怎麼不高興呢,問都不問一聲。還要他自己主動說。
“是辦公樓裝修,八層樓呢,全包!”
袁海這才露出吃驚。辦公樓裝修,全包!這是大公司接的活兒啊!怎麼會落到他們頭上?
何老五得意了,“明天跟我一起去看預算。”
袁海點頭:“聽你的。”
回來出租屋,袁海就開始整理自己的行李。東西不多,就幾件換洗衣服,清理出來後,蛇皮袋裡就剩下了一個盒子。
盒子裡的手機泛著金色的光澤。許多手機店都能看到宣傳,中興科技才出的新款手機。這是他閨女給他的。在家裡他都沒敢動。
從舊手機裡取出手機卡,他又不知道怎麼安裝進去了。於是又看說明書。
出租屋是人家的儲藏間,光線不好,他又開了燈。正琢磨著,兩個同屋的回來了。
“喲,袁海,買了個新手機!難得呀!”
袁海笑一聲,“不是買的。”繼續擺弄。
同屋的坐過來,“喲,這是中興的新款呢,得要一萬多呢!誰送的?有錢啊,我怎麼就沒遇到這樣的。”
袁海不吭聲,他閨女是有大出息的人,現在還在讀書就能掙幾百萬了。
同屋的看得著急,乾脆教怎樣放卡,少不得拿在手裡過把癮,心裡羨慕。但袁海嘴緊,就是不肯說誰送的。
第二天要看預算,何老五帶了二人,除了袁海,另一個是負責泥瓦的老夥計。木工和泥瓦工是裝修的重點,需得懂行的來看。
各要多少材料,預計工期多久。這些都要算清楚,算好了才能跟人談價。
一整天忙下來累得夠嗆,三人就在路邊攤解決了晚飯。
“喲,袁海,換了個手機啊,幾多錢買的?”何老五問。
“不是買的,是人送的。”
何老五奇怪了,笑著問:“誰送的?這麼大方!”
袁沅又不吭聲了。何老五太知道他的根底,嘴跟上了密碼一樣,休想撬開。所以,他沒緊著問了。
“給我看看。”
過
了手,感覺更明顯,絕對不便宜!網速超快。再看商標:“喲,中興科技的,這是中興科技的新款吧,一萬多的那個?”
廣告打得太多,何老五沒進手機店,就知道中興科技出了一個爆款手機。
袁海憨笑一聲。這是承認了。何老五心裡驚訝,他帶的人都是一個鎮上的,知根知底。要說困難,沒哪一家比袁家更困難。一個人掙錢,養一大家子。平時出去吃飯,他都挑最便宜的。關鍵是他那口子狠,全鎮有名的。雖然是他本家,他也得這麼說,人人遇到了都怕。
也隻有眼前這個老實貨,能受得住。
何老五把手機還給袁海,瞅了空,提醒一聲:“你家的不知道你有這個手機吧?”
袁海又沒吭聲了,這就是猜對了。何老五又說:“反正今年你回去不了,乾完這次活,今年的收益應該不低,你啊,也該給自己買點啥了,彆把錢全交了,每次借借借的……”
他這是提醒袁海把新手機找個妥當的理由,手機是個常用的物件,不可能總瞞著。
泥瓦工拿了一大杯紮啤回來,給每個人都倒上了,“老五啊,這次的活兒,你在哪兒找的?”
他們這樣的裝修小隊通常是接熟人的活兒,活兒乾得好了,人托人,就自動找上來了。現在跟以前又不一樣了,現在的房地產商精了,都賣起精裝的了。他們想找一段新活兒不容易。舊房裝修能有多少?僧多粥少,他們前段時間就在嘀咕,今年乾不到年底了。有的甚至在籌劃把老家的地種起來。
說起這事,何老五有點得意了:“我哪兒有這本事?在這裡,我認得幾個人?是人家覺得咱們實誠,自己找上來的。”
那就是曾經做過的熟人介紹來的。紅星鎮上搞裝修得多,最早乾的那一波人都起來,何老五是後來才加入的,他年紀算小,但腦子靈活,手藝學得後,就自己遊說拉了一幫人起來。
就是運道差點,乾了幾年,市裡房子還是買不起。不過,今年之後,應該有指望了。
“老五啊,你說這個靠不靠譜?不瞞你呀,我這心裡總有點不踏實。”
這是擔心工錢了,這事沒少發生。乾了幾年,拿不到一分錢,跳樓的都有。他們這些
外出乾活的,哪個不是家裡的頂梁柱?要沒了收入,那真是一家子老小得喝西北風了。
連袁海也看向何老五。
何老五得意說,“你都能想到的事,我會不考慮到?放心,我跟人談過了,如果預算還行,人家同意了,就會和咱們簽合同!”
這個好,簽了合同,白紙黑字,想賴都賴不掉。這也是大公司的待遇,所以啊,還是大公司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