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天早晨起床,杜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母親一起進入庫房檢查文物,撒石灰殺蟲,填補鼠洞,檢查牆壁和屋頂是否有破損。
日頭好的時候,杜獻會跟著爺爺一起將那些容易受潮的文物一樣樣小心拿出來曬曬。下雨的時候,爺爺會爬上屋頂修補瓦片,杜獻就乖乖在屋簷下為爺爺扶著爬梯。
父親每日工作完成,便會在青燈古佛下做文物研究,杜獻就守在一邊,認真看著父親滿臉嚴肅地寫下那些晦澀的論文和報告。
最開始,杜獻什麼都不懂。
後來,她懂了《富春山居圖》的精妙,看懂了那畫中的天水茫茫,懂了金佛塔每一尊金龍首的巧奪天工,懂了陳倉石鼓蘊含的珍貴曆史意義。
她從時間的縫隙裡窺到前人絕妙的智慧和才情,她自然而然愛上了文物研究。
於是,她開始喜歡去舊貨市場找一些老物件。
但守護國寶的生活本來就十分窘困,更何況她隻是一個小女孩兒,她的零花錢省吃儉用下來,也隻夠她買下些價格實惠的小錢幣。
不過這也能讓她開心很久。
後來,收集古錢幣,成了她這一生的愛好和習慣。
杜獻十二歲那年,這個安靜的小縣城發生了一場大火災事故,國寶險些毀於一旦。
當時,不僅僅是守護國寶的工作人員和官兵們在搶救國寶,當地群眾也為了守護國寶也做出了巨大犧牲,甚至不惜拆除自家房舍,為國寶庫房留出一條防火帶。
那時候小小的杜獻也跟著家人加入了這一場滅火行動之中,在手上留下了一大塊永久的燒傷。
但幸好,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國寶未有絲毫受損。
火災事故後不久,杜獻不幸感染瘧疾,命懸一線,幾乎沒能撐過去。
就在她病情最凶險的那一夜,它們出現了。
父母都守在她的床前,疲憊地睡了過去,於是他們都沒有注意到,放在杜獻小書包裡五枚古錢幣跳了出來。
它們一路骨碌碌地滾到了存放文物的庫房,也不知道嘀嘀咕咕了些什麼,便有幾個箱子從裡邊兒被打頂開了,汧沔鼓、金佛塔、兩卷《富春山居圖》都跑了出來,著急地到了杜獻的房間。
一陣金光以後,杜獻的眼睛睜開了一條縫。
她看到五個圓滾滾的小孩兒站在她的麵前,笑著看著她,奶聲奶氣地說:“阿獻,我們帶你去玩兒。”
隻有兩條腿的汧沔鼓馱著杜獻,帶她在一副絕美的畫卷中飛快奔跑,金龍圍繞著她發出長長的吟唱,溫柔的水拂過她的臉,那五個小孩兒在她的身邊笑著鬨著,將星河捧在她的眼前。
那是一個無比美妙,無法言喻的夢。
天光快亮之時,小孩兒對她說:“阿獻,我們是最好的朋友,我們等著你呢。”
就是這樣一句話,給了杜獻堅定無比的信念,她隻來得及回答了一句“好”,它們便都消失了。
之後,小女孩兒在鬼門關裡走了一圈,竟然真的挺了過來。
杜獻把這個夢告訴過家裡人,可大人隻當那是她迷蒙中的幻覺。她自己也不敢真的相信,認定那是自己生病燒糊塗了。
但並不妨礙這個美夢溫柔了她很多年。
國寶們在這個小縣城平安地度過了八年,於是也陪伴了杜獻整個童年和少年時期。
生逢亂世,小小的女孩兒如飄萍,但她的內心卻無比充實快樂。
1948年,部分文物被運往對岸,杜獻的爺爺也是運送成員之一,他們帶著《無用師卷》離開。
自此,杜獻再也沒見過那個全世界最慈祥和藹的小老頭。
最終,堅不可摧的華夏人終於獲得了和平。戰火平息以後,大部分文物回歸了故宮,無數的人獻出了青春和生命,保護了這些華夏文明瑰寶免受戰火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