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1 / 2)

劉大銀最近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省裡的人專門到她家,給她送來了一個好消息,從德國進口的真空包裝機已經定下來了,等一段時間就能到了。

這次這麼快,多虧了簡省長,他知道劉大銀想再進口一台包裝機,立馬就跟在德國的考察團打了電話,那邊就幫著劉大銀把機器定下來,和國營大廠的設備一起回國。

包裝機有了著落,劉大銀找了好幾個人,把新買的那處院子收拾出來,重新粉刷一遍,以後做燒雞就在那個院子了。

招人的事也得搞起來,這多了一台機器,要得工人肯定得多啊。

還有公雞,養殖場也要多進一批,做鹵蛋的雞蛋也要找到門路,要不零散著收根本就供應不上。

丈夫和兒子做活能行,可操心不行,這一切都得劉大銀安排好了,他們才能去做。

除了這些事,劉大銀還要上課,晚上還得一遍一遍的複習,根本就沒有閒下來的時候。

偏偏這個時候,張水生又給她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南方有地要賣。

這可是劉大銀要辦的頭等大事,她當即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和張水生一起到了海市。

張水生對劉大銀的要求很不解:“劉姨,你要是買地蓋工廠,不如去特區,那邊的人更多發展也更好,海市雖然是老牌城市,但特區現在才是改革開放的前沿。”

劉大銀:“這些我都知道,隻不過我的錢隻夠買一塊地的,買了特區就不能買海市的地了。我跟你這麼大的時候,海市可是全國第一繁華城市,現在全國都在搞改革開放,海市雖然現在不如特區,但它一定不會落下的。水生,我問問你,特區和海市,哪個繁華,哪個更富有?”

“當然是海市了,”張水生脫口而出,“特區這才剛剛起步,海市可是發展了多少年了,解放前它就是全國的經濟中心。”

“這不就得了,特區發展這麼快,海市的領導人能看不清這個形勢。你也說了,海市是全國的經濟中心,要是特區的這條路子走對了,海市絕對會後來居上的。”

這些話是劉大銀結合“江聞鐘的書”上自己琢磨出來的,那本書上說了,地產業在後來的幾十年裡發展的飛速,是最賺錢的幾個行業之一。

海市的房價和京市的房價是最高的,一套最最普通的住房也要大幾百萬。

地產商們個個賺的盆滿缽滿。

劉大銀沒有那麼大的本事,開房地產公司對她來說是天方夜譚,癡人說夢,她就想買一塊地以後再賣給房地產開發公司賺錢。

至於為什麼不先選擇特區,是因為劉大銀心裡有一個感覺,海市也馬上就要開放了,隻要它一開放,就絕對不是劉大銀這種小蝦米能夠插得上手,買到土地了。

到了海市,劉大銀和張水生先找了一家招待所,接著就馬不停蹄地到了張水生說的地方。

“這裡怎麼樣?劉姨,江的那邊就是海市了,地理位置好,視野開闊,交通方便,以後這裡絕對是風水寶地啊。”

張水生說的很好聽,其實現在他們站的地方就是一片長滿野草的土地。

除了他們,還有幾個人也在這裡看。

張水生說道:“劉姨,那幾個人是海市人,想在這裡辦個服裝廠。海市的土地租賃太貴了,人工也貴,他們才想到這裡辦廠子的,自己的廠子省了房租,乾什麼也方便,這裡的政府放出消息後,有不少人來看了。”

劉大銀低聲問:“看的不少,那有買的嗎?”

張水生生搖搖頭;“還一個都沒有呢,他們也害怕。”

劉大銀知道人們害怕什麼。

以前的那些工廠主們,都被打成□□,現在政策變了,允許辦廠子做買賣,這不就和沒解放的時候一樣嗎?

租彆人家的房子還好說,要是真的自己蓋房子辦廠子,政策再一變化的話,可真的不好說啊。

要不是劉大銀做了夢,大概知道未來的一點事情,她也不敢買地建廠子。

開個店賣燒雞還不算回事,要是有了自己的廠子,那就真的是資產階級了。

到時候渾身是嘴都說不清楚了。

張水生也有些猶豫,到底要不要自己建廠子。

他的服裝廠已經有了一點規模,他想把廠子挪到南方來,地址就在特區或者海市。

本來他的打算是租房子的,恰好劉大銀讓他打聽有沒有合適的地,他也想順手買下來。

劉大銀問:“水生,這價格多少錢?”

“一畝地一萬塊錢。”

一畝地一萬,還不算太貴。

劉大銀現在家裡有錢,她對張水生說:“這裡的政府工作人員在哪裡,我要買。”

張水生問道:“劉姨,你真要在這東浦買地?”

劉大銀斬釘截鐵道:“買。”

“那你跟我來,我帶你去找他們的工作人員。”

張水生帶著劉大銀到了東浦縣人民政府,找到了主管辦公室。

辦公室裡隻有一個工作人員,等劉大銀說明來意後,工作人員的瞌睡嗖的就沒了:“你要買東邊的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