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坐驢車花不了幾分錢。
比如從火車站到市區中心,坐驢車一趟,大概需要三四五分錢,價格不定。下雨天或下雪天的時候會貴一些,平日裡便宜一些。
知道歸知道,在長川市,薑湘從未舍得花錢坐驢車。
她扭頭靠近梁遠洲,在他耳邊悄聲問:“梁遠洲,到解放路那走這一趟,得花多少錢啊?”
梁遠洲耳朵動了動,被她靠近時輕聲說話的氣息弄得酥酥癢癢,他不自在地咳咳兩聲,給她比了三根手指。
薑湘頓時了然,那就是三分錢了。
還好還好,沒有貴得很離譜。
她扭頭繼續看了看趕驢車的老大爺,大爺穿著打滿補丁的藏青色棉襖,外頭又罩了一層防風的哢嘰布褂子,寬寬大大的褲子上也是東一塊西一塊補丁。
這年頭衣服破了打補丁,是很常見的事情。
薑湘瞧著,老大爺穿的衣服,麵料像是更生布。
什麼是更生布呢?建國前的更生布,是破棉絮、廢舊棉花、破衣服等破爛纖維,水洗之後重新織成粗線,再織成粗布,這樣的粗布就叫更生布。【1】
因為是廢物利用,織布的原料都爛成一堆了,再重新織一遍,隻會更不結實,稍微用力一些,衣服就要破一個口子。
但這是以前非常劣質的更生布了。
現在情況好了一些,據薑湘所知,鄉下有人專門回收舊布條子,拿這些原本質量就挺好的舊布條子重新紡的粗線,再織成粗布,這才是如今最常見的更生布,也就是老大爺身上穿的麵料。
可想而知,這樣的粗布更耐穿了一些,但也有缺點,料子太過粗糙,刮皮膚,小孩子穿著能把嬌嫩的皮膚磨破了。
雖然如此,但更生布仍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很簡單,它價格便宜,又不要布票。重點是不需要布票就能買到!
鄉下的人家不好攢布票。
按照規定,城裡人發放布票,每人每年三尺三,再多就沒了,有時候碰上年景不好供應不足,連三尺三都發不夠,隻給三尺的布票。
輪到鄉下,發放的布票隻會更少。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有婦女更願意去買不要票的更生布,雖然穿著粗糙不舒服,但鄉下人皮實,經常頂著大太陽天下地乾活的人,哪有那麼嬌弱?有的穿就不錯了。
薑湘想起兩年前,初到紅河灣生產大隊的頭幾天,她看見隊上曬得黑黝黝的小屁孩兒,三四歲大,有光著屁股就出來玩的,也有滾泥坑的。
因為小孩兒老是把衣服弄臟弄爛,家裡嫌他費布料,乾脆不給穿衣服了,罩一個小麻袋應付著,勉強不辣眼睛,直接光屁股滾出去玩吧。
薑湘當時乍然看見五六七八個光屁股小崽哈哈大笑。
如今想來,卻是有些心酸。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我國人口眾多,生產力落後,發展跟不上,所以人人吃不飽飯,人人穿不上新衣裳。
我們連一個飛機大炮都造不了,閱兵時飛機不夠飛兩遍,因為沒有足夠多的飛機。
但薑湘知道這樣的情況不會一直下去,雖然沒能想起全部的現代記憶,但她知道二三十年以後會有很大發展,特彆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現代社會。
人人都能吃飽飯,衣服輪番換著穿,一星期都能不重樣。
到那時,空中梯隊戰鷹列列,飛機再也不用飛兩遍了。【2】
*
驢車慢慢悠悠,終於到了解放路的路口。
駛進路口時,一路上有零星幾個人好奇張望,薑湘全程低著頭,不想搭理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街坊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