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6(1 / 2)

千裡同風 江一水 5427 字 3個月前

鐘離然帶著顧思源從太一觀下來,乘坐著馬車來到了山腳下。顧思源也不問她要去哪裡,隻隨著馬車一路搖晃。半個時辰後,馬車停下,顧思源隨著鐘離然下了車,看到了立在眼前的小樓閣。

小樓閣前麵栽了一排山茶,紅色白的此時在春光下開得燦爛。一叢茂密的低矮荊棘在樓閣四周繞了一圈,嚴嚴實實地裹住了樓閣與閣前的山茶地,隻留下一道柴門通向了樓閣。

此刻柴門緊閉,儼然一副樓閣中無人的模樣。鐘離然命侍人隨著車馬原地等候,自己卻牽著顧思源的手,朝樓閣走去。

“一會隨著朕喊人就行了。”鐘離然這麼說著,來到了柴門前。還差一步就到柴門時,啪嗒一聲,柴門無風自開了。顧思源略有些訝異,跟在鐘離然身後,踏入了柴門。

一入柴門,方才在荊棘叢外看到的山茶全部都消失不見了,隻見一條鵝卵石小徑通向了樓閣,兩旁都是青蔥的菜地。

地裡種著大白蘿卜,黃花菜,嫩蔥還有蒜苗,以及其他的香草,韭菜一類的東西。顧思源驚訝地扭頭,看向了後方,卻見那一叢低矮的荊棘不知何時起變為了兩米高的荊棘牆。

她似乎隱約有些明白了,這是某一個太一觀得道修士的住所。

鐘離然似乎早已見怪不怪,牽著她走上鵝卵石通道,徑直到了樓閣門口,俯身行了一禮,道:“姑祖母,焚求見。”

鐘離然表字一個“焚”,在楚國,小輩在長輩麵前是要自稱表字的。

閣中響起了一個懶洋洋的聲音,“早知道你來了,快進來。”得到允許,鐘離然這才牽著顧思源走入了閣中。

顧思源一入閣,隨著鐘離然走了好幾步,就來到了回廊。一道回廊,入眼便是一池溫泉,冒著汩汩暖氣。溫泉中假山嶙峋,相互間隔,擋住了不少視線。

鐘離然看也沒看溫泉一眼,牽著顧思源穿過回廊,徑直走向了樓閣後院。樓閣後院,是一大片果樹林。樹林中橘子樹居多,剩餘的便是柚子樹,梨樹等。

樹影綽綽間,隱約傳來了揮鋤挖土的聲音。鋤頭吭吭地挖著土,顧思源好奇地朝果林看了看,隱約看到了幾個身穿青衣的人影。

鐘離然牽著她,朝裡喊了一聲,“姑祖母,你要忙活到什麼時候?”

果林傳來了女人的聲音,“還要一會呢,你要是不著急回宮,幫我鋤個土。”鐘離然應了聲“哦”,她說著,將外袍的擺子掀起來,紮進了腰帶裡,然後走向了擺在屋簷下的各類農具。

顧思源瞧她這般熟練,有些好奇地看了她好一會。鐘離然取了一柄她能揮得動的鋤頭,走過顧思源身邊,說道:“姑祖母閣中有藏書,就在前廳左側,你先去看看。朕幫她乾點活,一會就好了。”

顧思源說道:“我隨陛下一道吧。”

鐘離然抬頭,看了她一眼,說道:“將衣袖和裙擺紮好,跟朕過來。”

顧思源點點頭,與鐘離然一起取了柄小鋤頭走入了果林中。時值春日,恰好是給林中橘子樹施春肥的時機。一路走過,不少橘子樹四周的土都被翻新了,前麵的那一片還施了草木灰肥。

兩人走了幾步,鋤頭的吭吭聲越來越近。顧思源跟在鐘離然後頭,遠遠瞧見了一抹藏在墨綠之色中的青衫。待走進了些,方才看清了那青衫之人。

那是一個麵容妍麗的女子,身著太一觀道人慣常穿的青衫,雪白的長發被整齊地束在了一圈紅繩中。女子手持鋤頭,在身前的這棵橘子樹周圍翻著土,見鐘離然過來,停下了動作,兩手搭在鋤柄上,微眯著眼略垂眸打量走近的鐘離然,說道:“去給你母親上香回來了,額頭上的傷怎麼回事?”

鐘離然施了一禮,應道:“回姑祖母,的確如此。傷是不小心磕到的。”

顧思源雖不在源州城長大,可作為大家閨秀,該記住的各家家譜,她一點也沒落下。鐘離然口中的姑祖母,必然是楚明帝的姐妹。明帝的姐妹中,信奉太一,又得到如此福地歸隱田園的,便隻有前大司命鐘離岱了。

鐘離岱是楚國的前大司命,如今的大司命鐘離鈺的師父,也是烈武帝的嫡親妹妹。四十年前,蠻族入侵楚國邊境瀾州,一連奪下無數城池。為了一舉殲滅蠻族,初登基的烈武帝傾舉國之力,窮兵黷武,發動了耗時七年的伐蠻之戰,最終將蠻族驅趕到溯北中部之地。

可這場戰爭,給楚國百姓帶來的卻是一場滅世之災。戰爭耗時耗力,揮霍了楚國的國庫,導致伐蠻之戰期間,爆發了洪水淹沒中宛二州時,國庫無力振濟百姓,導致百姓死傷近五十萬人。

不僅如此,烈武帝生活窮奢極欲,不顧百姓死活,大肆修築宮殿。在伐蠻之戰好不容易結束後,卻不給百姓喘息的機會,打造了數支艦隊派遣使團出海,欲尋求不死之藥。

這樣的無道帝王,最終被英明的君主推翻了。當時還是滄瀾王的楚明帝,打著清君側的名號,在瀾州邊境掀起了一股颶風。與此同時,當初還是少司命的鐘離岱攜著監天司坐視不理。在如此裡應外合之下,烈武帝最終被迫禪位給當時的滄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