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十一.2(1 / 2)

千裡同風 江一水 5966 字 3個月前

宛王反叛的消息傳入宮中,卻沒有弄得人心惶惶。鐘離然自接到消息後, 就迅速召集大臣商議此事, 應該如何決斷。

前去打探敵情的斥候匆忙來報, 說是宛王親率兩萬大軍意圖速攻,直逼朝暉殿。經驗老道的大臣們摸清了他的意圖,覺得宛王這是想速戰速決, 先入宮拿下鐘離然, 逼她退位。

鐘離然登基八年, 可謂是老臣們看著長大的君王, 拋開皇帝身份不談,這樣的鐘離然在大多數朝臣的眼中與他們家中偏愛的子侄都差不多。哪怕平日裡再與皇帝有齷齷的臣子, 此刻都不齒宛王的行徑。

趁著國中大亂起勢, 在兢兢業業的君主背後捅一刀, 如此行事實在是過於難看了寫。

於是就有個將軍出了個十分陰損的主意,那便是將西邊外城與內城之間的一座耳城作為誘餌, 將宛王的大軍引誘到那處, 集結城中大多數的金袍衛,以火攻之。

鐘離然覺得火攻有傷天和, 不太同意這件事。可考慮到此時城中的兵力,又隻好勉強點頭。

於是留守在城中的大臣們,組織了家中的青壯男女, 在宛王攻來之前, 先將百姓疏散到各處庇護所。

這麼一奔走相告, 人人都知道宛王趁著州府的兵馬在救災時反叛了。源州城的老百姓也不是吃素了, 他們的祖祖輩輩大多都居住於此,因此沒少經曆宮變與政變。

宛王在民間沒什麼威信可言,比不得當今天子的口碑好。雖然此前鐘離回炸堤劃了泄洪計劃一事讓百姓頗有怨言,可在這檔口,他們心中還是支持如今坐在王位上的那一個君主。

於是一個如此不得民心的王爺攻入了源州城時,麵對著就是一群一腔熱血保家衛國的百姓了。

遠在皇宮的鐘離然也沒有想到她在民間如此有威信,她在安排好一切之後,就遁入書房匆匆寫了一份詔書。

彼時顧思源剛令侍衛去將還留在源州的各王子郡主接入宮中,處理好這件事後,連忙去書房找到了鐘離然。

她一入書房,就看到鐘離然舉著玉璽往詔書上蓋。顧思源心中一跳,走過去問她:“陛下在做什麼?”

皇帝見她來了,連忙收了詔書,將它捆好放在了案前,抬眸對顧思源露出了一個虛晃的笑容,“思思,弟弟妹妹們都去了未央宮嗎?”

顧思源點點頭,應道:“我讓侍衛們都將他們接去了未央宮,有祖母看著,這些孩子也沒那麼害怕。”

顧思源抬眸,凝視著鐘離然消瘦的麵容,看著她青黑的眼眶心疼道:“陛下已經快有一日未睡了,現下皆已布置妥當,陛下不若小憩一會吧。”

自鐘離回炸堤失蹤後,鐘離然就沒怎麼睡好。對於鐘離回失蹤一事,她一直頗為自責,深覺鐘離回出事她要負大半的責任,因此差人不留餘力地去尋鐘離回。

在鐘離回失蹤後,源州被淹一城之多,她又要忙著賑災,幾乎喘不上一口氣。如今宛王又反,這一樁樁的事接踵而來,簡直是死死掐住了皇帝的脖子,讓她無法呼吸。

顧思源隨著她忙上忙下折騰了好幾天,也沒怎麼好好睡。如今見到皇帝消瘦成這個樣子,忍不住心疼地想抱抱她。

可她還沒伸出手,卻被皇帝一把拉過來,抱在了懷中。

皇帝攬著她坐在椅子上,靠在她肩膀上微眯著眼,輕聲道:“那就暫時讓朕先這麼休息會吧。”

她似乎累極了,趴在顧思源肩頭一動也不動。顧思源怕自己壓著她,於是虛虛地坐在她腿上。鐘離然察覺到自己腿上沒重量,抬手朝著顧思源的臀部拍了一巴掌,冷淡道:“坐下來。”

這一巴掌很輕,但是卻把顧思源拍老實了,隻乖乖地坐在皇帝大腿上,與她相互依偎在一起。

過了好一會,皇帝鬆開了懷記裡的女人,推著她起身,輕聲道:“你也去未央宮吧,帶上格爾沁。”

顧思源一下就愣住了,她怔怔地看著鐘離然,略有些慌張地搜尋她臉上的每一絲表情。鐘離然彆過眼,將案上的詔書遞給了顧思源,望著她認真說道:“偷偷帶上它,在未央宮等著朕。你放心,一切都會很快結束的。”

皇帝的手在抖,注意到這個細節的顧思源往前走了一步,看著她眼底的青黑道:“陛下……”

鐘離然後退些許,將詔書推到了顧思源懷裡,垂眸紅著眼道:“思思,去未央宮吧,宮裡的護衛都在那裡,哪怕……哪怕……”哪怕宛王攻進來,也不敢對未央宮下手的。

顧思源搖搖頭,小心地伸手,想要握住鐘離然。鐘離然卻一把推開顧思源,強硬道:“去吧思思,在那裡等著朕,朕會去接你的。”

“我不去……我陪著陛下哪裡都不去……”顧思源捧著懷裡的詔書,目光堅定地望著眼前的鐘離然,柔聲道:“我不需要陛下來接我,我也不想你來接我。請讓我站在你的身側,與你一起度過此時此刻。”

鐘離然狠狠咬住下唇,說道:“你怎麼就不聽話呢……朕讓你走你就走……”她猛地仰頭,一雙通紅的眼直直看向了顧思源,厲聲道:“顧思源,你到底明不明白啊!宛王在逼宮啊!整個源州城不到湊不到兩萬人馬,朕毫無勝算!”

她難得失態的模樣鎮住了顧思源,懷抱著詔書的女人一下就愣住了。

鐘離然含著淚,似乎終於找到了宣泄口一樣,將近日來積壓在心中的惶恐爆發出來:“皇姑姑不在了!源州淹死了幾十萬百姓!而就在去歲時,朕為了五十三巷一事連斬了三名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