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瓊葉(1 / 2)

宋朝小食店 朽月十五 6708 字 10個月前

汴京人愛看燈,更愛圖個熱鬨,哪怕是寺廟裡遠離俗世專心誦經的僧陀,也有流連於燈會中,不能免俗。

祝陳願也愛看燈,要她說看到精巧的燈籠就跟發現上好的食材一般,都讓人心動。

福州燈瑩潔,白玉雕成,玲瓏剔透,蘇燈用五色琉璃製成,大而炫目,羊皮燈精巧,萬眼羅燈最攝人心魄,更彆提旁的鏡燈、坐車燈、字燈、走馬燈…

好似天上星都落到地上,化作萬千燈盞,月色花光,美不勝收。

祝陳願的目光從燈山上移開,全汴京精巧奪目的燈籠全都紮縛在上頭,看得人眼花繚亂。

“歲歲,你瞧!”

宋嘉盈湊近她耳邊大聲地說,聲音穿過樂聲人聲直抵祝陳願的耳朵,把她嚇得肩膀連帶著整個身子抖了抖。

她拍著胸脯順氣,沒好氣地望過去,宋嘉盈咧開嘴笑,拎著一對燈球在她眼前晃。

燈球很小巧,隻有棗子那般大小,難為那些巧匠還能做成燈籠的外形,隻用珍珠和琉璃貼在外頭,精致又悅目。

“上元哪能不帶燈球的,你瞧瞧,人家頭上還帶著花燈呢,知你便是沒上心的,還好我一早就買了兩個。”

宋嘉盈絮絮叨叨地念著,讓祝陳願蹲下來點,拿起燈球直插在她的發髻間,垂下來的球光映在臉龐上,楚楚動人,又是好一番誇讚。

兩人走走停停,總能瞧見頭上插戴花燈的人,有的戴火楊梅,是用鐵枝穿起來團成圓球,裡麵的芯加油蠟點燃起來再戴頭上,有的戴蓮花燈碗,碗裡點蠟。

“年年都有花燈火星子吹到頭發上點燃的事情,偏偏這些人總愛戴這種,那真的是三千煩惱絲一晚就消失。”

祝陳願要是打趣起來,真是能把人給逗樂,偏她自己還說得一本正經。

兩人走到巷子口時,裡頭內設小影戲棚子,有影戲人專門在這裡表演,但可不是給賞燈賞累的人瞧得,而是吸引落單的小孩子。

年年上元節總有孩子走失,官府左思右想後在每條小巷口都設了棚子,讓人守著,彆讓孩子亂跑,卓見成效。

紙人在皮影上活靈活現,旁邊圍了一群個頭高矮不一的孩子,兩個小吏守在一邊,隻等他們的父母尋來。

除了小影戲棚子外,祝陳願每路過燈棚,總能瞧見雲梯、裝滿水的巨桶和數來個鋪兵,他們專門來滅火的。

比起燈來,更讓祝陳願難忘的是,每年官府都會在棘盆燈上處置罪人,通常都是混在人多的地方,或小偷小摸,或占人便宜,或是拍花子,隻要一被發現,立馬就拉上前來,當著成百上千人,輕則打板子,重則徒刑,以此警示世人。

幾次下來,風氣確實好了不少。

夜色漫長,她和宋嘉盈從禦行街走到宣德路再到寶華街,觀燈、猜燈謎、窩在巷子腳兩人盤地而坐看影戲、看菩薩雕像眼放金光五指出水、站在彆人鋪子前玩走馬燈、欣賞路邊的小娘子。

天快亮時,還一起去喝鹽豉湯、蠶絲飯,直走到兩股顫顫為止。

兩人在巷子口分彆時,宋嘉盈累雖累,但還是精神奕奕地,拉著祝陳願的衣角,“你要是得空了,一定要來我家看我,我不能出去,要是你再不來,我得在家裡憋悶得慌。”

“知道了,你已經反反複複說了不下十遍,三日後就去瞧你,也好久沒去見伯父伯母了。”

祝陳願可沒有宋嘉盈那麼好的精神頭,懨懨地點頭,說話也有氣無力。

臨走時宋嘉盈還在後頭喊道:“你可一定得拎些好吃的來看我呀!”

祝陳願忍不住笑出聲來,隻能連連跟她保證。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在這個巷子中告彆,兩人倒退著走,互相跟對方揮手,直至背影都遠去到看不見。

祝陳願總是真誠地希望,願歲並謝,與友長兮。

……

一個人走在巷子裡,跟昨夜的熱鬨相比,現下就冷清得多,遠處的謾罵聲也就越清晰。

她豎起耳朵,聽見有人高聲叫罵,“怎得年年就來偷我家的花燈,是瞧著稀奇不成,去年被偷了十次,今年才剛掛上去,轉眼就被偷了!嘿!你說氣不氣人!”

明明大娘罵人語氣很重,聲音高昂,在巷尾罵的,巷子頭都能聽見,可祝陳願卻止不住發笑。

大娘丟了花燈其實並不生氣,也不值幾個銀子,但為何要罵,祝陳願早先也不明白,還以為此地民風彪悍,後來才知道這也是汴京的習俗。

此乃偷燈,就是生不出孩子來的夫妻,在上元節那天去偷旁人家的燈籠,聽彆人的罵聲,隻要被偷的那戶人家罵得越難聽,就更容易懷上孩子,所以每每有人家被偷了花燈,總要裝腔作勢地罵上一番,什麼難聽罵什麼。

這事官府也放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又叫“放偷”,是無傷大雅的小事,花燈也不過幾文錢,不必在這上頭做文章。

祝陳願走出那條巷子,大娘罵聲間歇,又聽得她和鄰舍交談,“要是我就這麼罵上兩句,小兩口就能有孕,我也算是積德行善了。”

她笑,旁邊人也笑,祝陳願也忍不住麵上浮起笑意,直到走出很遠,笑意都沒有消散,她想起《墨子》中的一句話,時年歲善,則民仁且良。

萬幸能生於盛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