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茅府回到食店已經過了晌午,她到的時候,葉大娘和夏小葉正靠在柱子上等她來,頭碰頭在那裡攀談。
“今日去參加一小友的生辰宴,這才來遲了,你們等很久了吧。”
祝陳願從馬車跳下來,還沒落地,話就先出了口。
“我們也才剛來。”
葉大娘跟在她身後進了門,並不說自己和夏小葉兩人在門口候了小半個時辰。
每天要做的菜,她會在前兩天晚上就想好,今日要做的是醬汁素麵。
跟鹹口的麵用到的東西並不相同,這麵甜味更濃,之前她也很難想象,怎麼麵還有甜口的。
可早先她太婆教她時,就曾說過,旁人可以喜歡這種東西就多吃點,不喜歡就可以摒棄。
但要學好廚藝,切不能這般,不能全憑自己的喜好行事,口味一定得要寬,什麼都要嘗一嘗,哪怕是些不入流的食材做成的。
嘗得愈多,見識愈廣,到那個時候,滋味全在心頭,是好是壞自然見分曉。
太婆是個很睿智的老人,以前她剛學廚時,並不強求她握刀炒菜,隻是把她抱在膝頭坐好,跟她講那些跟廚藝相關的趣事。
大道理全都是融到故事裡頭講給她聽的,無外乎過去那麼多年,她還能寸字不忘。
收起全部心神,祝陳願一門心思都放到醬汁素麵上,做麵得用到乳餅。
乳餅又可稱奶豆腐,市麵上賣的有兩種,一種是用牛奶做的,另一種則是拿山羊奶製成的。兩種她都嘗過很多次,要她說,乳餅得用山羊奶做得才好吃,手藝厲害的師傅,能做到一點腥氣都沒有,吃進去又嫩又滑。
豆腐塊似的乳餅,單吃上佳,要是蘸點糖霜抑或是放點椒鹽生吃,又或者拿油來煎它,吃起來都彆有風味。
她將乳餅放到一旁,取出玉蘭片來,本來做醬汁素麵用鮮筍才好,可這時節冬筍殆儘,春筍還窩在地裡頭,隻等著驚蟄的雷雨將它驚醒。到那時又能做煿金煮玉、山家三脆和山海兜。
作為一個喜歡吃筍的人,尤其是鮮嫩的春筍,祝陳願比誰都盼望驚蟄的到來,這樣又可以嘗到來自江南的春筍。
可惜還早著呢,她悠悠歎氣,隻能將玉蘭片放到盆裡泡開,又拿出個大石臼來,讓夏小葉把乳餅和玉蘭片放到裡頭研磨碾碎。
研碎後的細末投到鍋裡甜水中,煎取到汁水冒出泡來,味道全都滲入其中,拿舊紗布過濾掉渣滓。
剩下的則還要往裡頭加入法醬、鹽,再煎沸幾次後等著澄清。
祝陳願另起鍋放油炒蔥和薑絲,放一旁備用,今日她來不及自己做麵,到巷口有戶專做麵條的人家買的。
等麵煮熟後,還要抖散,放到溫水裡,撈起來即可淋上料汁,再往裡頭放點薑和醬。
這碗麵,真的又甜又有點鹹,偏偏還不難吃,滋味全在那料汁上頭,拌在麵裡,更彆提滑溜的麵條帶著醬汁進嘴後,甜得跳躍,鹹得沉澱。
等她們幾個填飽肚子後,祝陳願先去將門打開。
張巧手聽到開門的動靜望過來,她今日給自己拾掇得很素淨,發髻綰得一絲不苟,不再眉目往下耷拉,麵上的笑意都衝淡了刻薄感,隻是臉色卻不怎麼好看。
進店後,祝陳願要給她上麵,卻被她給拉住,乾枯到青筋暴露的手指拽住祝陳願的衣角。
張巧手剛出聲時聲音嘶啞,“小娘子,不急著上麵,你坐下來,我有點事情想跟你說。”
她顫抖地從自己的衣袖中掏出一本卷起來發黃的書冊,塞到祝陳願的手上,目光沉沉,眼前好似所有的東西都是灰蒙蒙的。
“這本醬菜冊子,送給你。我知你不會要,聽我說完”,她咳嗽了一聲,上身不自然地抖動,“醬菜鋪子我不開了,我要回老家去,以後就不會再做醬菜了,你也知曉,我是個無兒無女,無牽掛的人,這要是不給你,我都不知道給誰。”
總不能死前帶到棺材裡頭,還不如留給這個跟她女兒相似的小娘子。
“回老家去,老家在哪兒?”
祝陳願乍一聽她說的話,怎麼像是在臨終托孤,連連發問,聲調一聲高過一聲。
張巧手順順氣,近日來她時時都感覺難受,聽到這話,回祝陳願,“我的老家在越城,在越城的山溝裡頭,那裡呀,全是山,除了山就是樹,要到鎮上去買點東西,得翻好幾個山頭,來回要走上一天。”
明明年歲小時,被雙親帶出山溝,到了汴京城是那樣歡喜,覺得自己不再土氣,還暗暗想過,再也不要回到山溝裡去。
可現下,卻是眼巴巴要回去,連夢裡頭,都是那裡延綿不絕的山頭,蜿蜒曲折的小道和操著鄉音的人。
“為何,為何要回去,你說那裡連去鎮上都要走好久,可為什麼還要回去呢?”
祝陳願的聲音有些抖。
她真的不明白嗎?
張巧手拿手拍拍她的手背,聲音又輕又縹緲,“孩子,我離開那裡有三十年了,前幾十年沒想過要回去。可近兩年,我總會想起那裡。”
她的女兒,她的官人都是在前年走的,午夜夢回時,她總會想起那個偏僻的小山溝,那裡樸實的鄉民。
就算她喪夫又喪女,在那裡也沒人會一句句戳心窩似的罵她,沒人會像避瘟神似的避開她。
她要是回去,他們肯定會拿出家裡頭的醃菜,那是招待客人的,炒上一盤,放一兩滴油,拌一拌,給她吃,還會說,娃子,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那天張巧手跪坐在女兒墳前時總算明白了,葉落歸根的意思,她從來沒有那麼堅定過,她要回到越城去,回到那個小山溝裡去。
“什麼時候回去?”
“今晚就走,店麵已經盤給彆人了,我是一刻都等不了了。”
張巧手的話裡有急切的歸鄉之意,也有自嘲。
祝陳願沒再挽留,隻是沉默地收過醬菜本子,仿佛有千斤重,握也握不住。
最後留下一句,“張姨,你等等我,我去給你下碗麵,你吃完再走,等等啊。”
逃似的奔到廚房裡頭,開始煮麵,心裡頭卻很難過。
端著醬汁素麵放到桌上,祝陳願遞給她一雙筷子,喉嚨口有東西堵著一樣,說出來的話都有點含糊不清,“張姨,這碗麵是有些甜的,吃完再回家。”
張巧手緩慢抬手,麵一入嘴,甜滋滋又有些鹹的料汁瞬間湧上來,讓她發苦的舌頭感受到了甜味。
“好久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麵了,小娘子,我該走了,彆送我,剩下的路我得自己走。你,好好保重。”
張巧手吃完麵,連湯汁都喝光了,留下個空蕩蕩的瓷碗,撐在桌子上站起來,語氣像是在跟老友道彆時那樣平和。
“張姨,你……,你也是。”
祝陳願頭一次詞窮,不知道該說什麼,兩人交情並沒有好到那種份上,她拿著這醬菜冊子,心裡頭並不安生,好似有隻兔子在跳,難以平靜。
張巧手笑笑,並未再回話,出門的時候,風很大,刮過她的衣袍,拂過她空蕩蕩的身板,慢慢消失在祝陳願的眼中。
祝陳願坐在凳上,匆匆翻了幾頁書冊,裡頭記錄的醬菜法子很詳儘。
一時間,她生出點衝動來,急忙跑到賬台後頭,那裡有張交子,揣上後交代廚房裡頭的兩人一句,跑了出去。
她怕自己不去送這一程,日後想起來都會後悔。
張巧手走得慢,很快就被祝陳願給追了上來,兩人對視,她喘著粗氣,“張姨,我送,我送你上船。哪有自己一人走的,總要有個相送的人。”
最終,張巧手沒有拒絕,去拿了行李包袱,祝陳願接過一隻,偷偷往裡塞了一張交子,到哪裡都能兌換得開。
船臨了要開的時候,張巧手本來覺得應該高興,終於離開了讓她不高興的地方,可是為什麼鼻頭發酸呢。
為什麼呢?
“小娘子,送到這兒就可以,我真的得走了,你快回去吧!”
張巧手說完頭也不回的進了船艙,抱著行李黯然坐在地上。
而祝陳願看著船隻遠去,直至在江麵上變成個小黑點,消失在她的視線裡。
此次一彆,終身難見。
祝陳願的心情低落了好幾天,又高興自己送了她最後一程,沒讓她孤零零地從汴京溜走。
日子照舊過下去,汴京城裡少了個張巧手,無人問津。但她留下來的鋪子,又迎來了新的主人。
人走了,鋪子卻一直開著。
接手她鋪子的是女真族的一對夫妻,男的大高個,蓄著大胡子,人很粗獷豪邁,女的眉目深邃,自有風情。
他們賣得是女真來的美食。
兩人還給自己取了個漢名,男的稱樂山,女的則叫樂水。
祝陳願還以為是取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可他們卻說女真族喜歡山水,離不開山山水水,為了感恩天地饋贈,就連他們的本名都跟山水相關。
祝陳願第一次上門時,兩人就過來熱情接待她,因她是第一個敢上門來買的。
汴京城裡頭的異族人很多,但大多都居於番坊,出來走動開鋪子的少見,大家好奇得多,上門的少。
樂水的官話說得很好,純正的像是在汴京裡頭長大的,“小娘子,今日要買點什麼呢?”
“來點肉糕糜。”
祝陳願說話間環視鋪子,跟張巧手時在的沉悶並不相同,樂水喜歡用鮮亮的彩鍛、春旗、彩繒來裝飾鋪子,人看到亮色總是會心情愉悅。
連糕點看起來都頗有食欲,肉糕糜是樂水拿手絕活,他們那裡喜歡吃羊肉,連糕點都裡頭都放了羊肉。
用羊頭煮爛去骨,留出羊湯來,等鍋熱時就往裡麵倒羊尾油和芝麻油,來炒爛熟的羊頭肉。煮糯米時倒羊頭湯煮成肉糜,倒在羊肉上麵。
吃這個得用碗筷,樂水往裡頭舀了一勺羊肉,再倒上滿滿一勺的糕糜,遞給祝陳願,還貼心地說道:“這是我們女真喜歡吃的,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我的口味雜,隻要做得好吃,並不挑。”
祝陳願接過肉糕糜,並不在意,坐在鋪子裡頭的凳上。
肉糕糜上頭的糯米有股綿甜的感覺,再嘗又吸滿了羊肉湯的鮮,羊肉骨酥而軟爛,跟汴京城裡頭嘗過的風味都不一樣。
可能就像樂山自己說的,他們生於草原,長於草原,做出來的東西都有股子豪邁在裡頭,並不秀氣。
祝陳願看到裡頭那兩大塊羊肉,一塊就有嬰兒拳頭大,暗想確實是這樣。
吃完回去的路上,她回頭看被換上新牌匾的鋪子,鮮豔的春旗在風中飄蕩。
也許,這是這間鋪子的延續與新生。
……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二月初一是中和節,按前人傳下來的習俗,要在太陽誕辰這天祭日。
祭日神的活動,祝陳願沒去,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日”的傳統,祭日活動是祝清和領著祝程勉去的。
她也憊懶,早先倒春寒,晚間吹了風,近幾日昏昏沉沉的,吃了藥才好些,今日食店也不想再做複雜的吃食。
隻做太陽糕和太陽餅,放到外頭賣,省得葉大娘兩人洗盤子。
中和節要吃的太陽糕,得用到專門的模具,是帶有金印圓光的圖案。糯米粉和粳米粉各放一半攪和,將粉放到模具裡頭,振動模具,讓粉在裡頭變得團實,上鍋蒸製即可。
太陽餅則是揉成麵團,攤成餅狀,麵皮上印圖案,刷油進爐烘烤。
祝陳願在門口支了個小攤,陳歡今日晌午後休沐,也過來幫忙,她主要還是擔心自個兒女兒的身體。
手上忙活,嘴上也不肯停下來,恨不得直接拿手指戳祝陳願的腦袋,“讓你先歇兩天,不要忙食店的事情,你非不聽,我就看看你到時候要是再病倒了誰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