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夏至過去之後,日子就過得很快,祝陳願已經辭去了國子監的活計,專心撲在食店上,又有葉三姐的幫襯,銀錢賺的倒是更多了。
偶爾空閒的時候,就會想起裴恒昭來,算算時間,明日就是殿試。
祝陳願一晚上沒睡好,在床上翻來覆去,不知道的還以為明日是她要麵見聖上。
最後,她還是爬起來,默默許了個願望,希望他明日殿試順利。
第二日一早,街上有好些人在議論今年的殿試,想要猜一猜誰是今年的狀元郎,有精明的人,現在就準備去皇榜下蹲著,等到之後張榜,好看中時機,榜下捉婿。
祝陳願默默聽著眾人的議論,聽了幾句後,便回到食店裡,葉大娘幾個說的也是這件事,她好不容易平複的心緒,又開始起伏。
忍不住想,殿試已經開始了嗎?
而被她掛念的裴恒昭,此時正在崇政殿內,按榜上的名次坐在相應的位置上,在下筆前先看紙上的策問。
策問如下:朕自繼位以來,擔皇室之己任,恐有負囑托,夙夜祗翼,然教化未有其果,士大夫間不堪其風俗,為官者也不儘然,不謹不勤,冤假錯案頻頻有之……
欲有其治化為本者,悉數列之,朕必為親覽。
裴恒昭悉數看完,而後攤平紙張,蘸墨寫下:
臣聞其主之煩憂,斯以為惟天下至聖者,為能聰明睿智,足以有臨也…,由此人人皆能為堯舜也。
可夫觀人心有正亦邪,性本不同也,隻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理也。…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
臣閱其陳年舊案,上溯二十三載至今,罪死之人有數萬餘人,附法又問其情者,幸生者少之又少。
……
詩有雲,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是故其理也。
夫以為子日夜思之,唯有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臣昧之也柬上,愚對也。
此篇策問,裴恒昭字字句句斟酌,寫完已過三個時辰,觀全篇字跡有力,且風骨上佳,無一錯字。
寫完後他出了不少汗,又格外細致地再對上一遍,才停筆。
等專人將卷紙糊名、謄錄、封彌後,一日便過去了,可唱名的話還要等上三五日。
裴恒昭在此期間回了太學,便不能再出去,這幾日他將寫完的策論又默一遍,給安平先生看,與諸位好友一同再看一遍禮法道義。
直到第五日,殿試唱名及第。
裴恒昭不算太過於緊張,穿著跟平日一般的襴衫,天亮時分辭彆眾人,跟著太學裡參考的數十位學子進宮。
進宮後照舊目不斜視,跟隨專人進了殿內,數百人站在那裡,卻鴉雀無聲,微微低頭,不敢觀官家的容顏。
殿上有宰臣站在禦案後,案上是這次前三甲的卷子,用牙篦一份份點讀完畢。
宰執立馬上前來,立於西向,將卷子拆開,看到名字後,運氣聲音洪亮道:“一甲,裴恒昭,太學。”
邊上立著的烏泱泱一片的士大夫,立馬踮腳來看,隻有六七位專門的衛士嘴裡其呼,“裴恒昭——”
餘音繞梁,殿內回旋著他的名字,他們又呼了兩遍,才止住,此為傳臚。
等到一甲的幾位進士名字皆喊遍,裴恒昭攜幾人不卑不亢從眾人中走出,立於大殿的中央。
他身材頎長,又生得豐采高雅,在一眾學子裡頭,宛如鶴立雞群,倒是讓大家都多看了幾眼。
待他們走上來,衛士便走過來,詢問他,“進士籍貫和父名,煩請告知。”
“籍貫杭城,家父裴曄。”
裴恒昭說完後,上頭的官家聞言,不怒自威的臉上露出一個笑容,對邊上的宰臣說道:“沒成想,裴曄的兒子倒是比他自個兒有能耐。”
宰臣也笑,“看來裴曄後繼有人。”
兩人說笑時,底下眾人齊聲道謝退下,留裴恒昭獨班謝恩。
邊上有人喊道:“…,狀元裴恒昭,賜進士及第。任於司農寺少卿,為期一年,年後再擇期通判。”
裴恒昭麵色如常,心中卻頗為不解,還是低頭叩謝。
“起來吧,讓我瞧瞧。”
官家的聲音威嚴,他越瞧越覺得這個狀元選得好,至少堪為大用。
讓人將他的卷子拿過來,又細細看了一遍才道:“觀你的卷子,言之有度,當為片石韓陵。瞧你人能稱為荀令留香,這倒是有些鬥南一人的風範。”
官家一番話,讓底下人都忍不住附和,而後他自己又轉了話鋒,語氣沉沉,“聽聞你看了不少農桑之書,也知農桑事務,去了司農寺之後務必多聽多看多思,年後考校,通判必然為上郡。”
官家凝視著他,宛如看自己手頭正得用的一把利刃,眼裡是欣賞。
太學出來的上舍生,所有的卷子都是他一一看過的,更遑論那場上舍試,關於水患重建的言論過於新穎,他連夜傳喚安平入宮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