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 174(2 / 2)

在身居吐穀渾期間,眼見吐蕃的進攻愈發不帶掩飾,大唐卻毫無動靜,她也越發可以確定,弘化公主與裴行儉的判斷都不曾出錯

若是現在,唐軍又已為出兵安西都護做好了準備,那麼吐穀渾那邊真的有機會得到足夠的援助嗎?

“那我們怎麼辦?”侍從忙問。

“不管了,先進宮請見。”

她人都已經在這裡了,弘化公主派遣她前來送信,也本就是想要通過她來轉達清楚吐穀渾的現狀,就算可能得到的是一句拒絕或者延緩出兵的決定,她也必須儘到自己的責任。

在關中守軍的帶領下,她轉而跟上了宮中禁軍的腳步,而後出現在了天子接見來使的地方。

在聽聞了庫狄氏的身份後,李治在上首自言自語:“吐穀渾那邊怎麼也出事了?”

但說是自言自語,以他的身份本不需要在意旁人是如何想的,所以這話還是清楚地傳入了在場眾人的耳中。

庫狄真如當即心中一沉。

陛下的這句回複中,分明有將吐穀渾視為累贅的意思。

但她還是努力維係住了麵上的沉穩,垂首答道:“回稟陛下,吐穀渾急報,國主慕容諾曷缽戰死。”

這句最有衝擊力的結果一出,饒是李治對於吐穀渾本沒有報以多少認真的態度,都臉色驟變,“你把具體情況說來。”

慕容諾曷缽怎會突然死了!

庫狄真如答道:“吐穀渾與吐蕃近年間大小摩擦不斷,吐蕃大相祿東讚之子欽陵讚卓長駐吐穀渾邊境,動輒發起進攻,但因王後等人的布置,並未讓其得逞。但此次……”

此次的情況不同了。

“庭州與西州的戰況在送到鄯州的時候,還被送往了吐穀渾一份,與此同時,吐蕃竟意外做出了撤兵之舉。裴將軍懷疑,這是吐蕃與回紇、突厥等部有所聯係,意圖趁機兵進西域,立刻發兵對其攔截。”

“但想到這也有可能是吐蕃做出的疑兵之計,試圖調虎離山,裴將軍也令人繼續戍守關隘,謹防吐蕃分兵來襲。”

庫狄真如頓了頓,語氣沉痛:“哪知道,慕容國主忽然離開吐穀渾王帳,前往南部邊境,而此地的吐穀渾貴族戍守不力,竟讓祿東讚以白蘭羌、黨項羌部眾突圍而入。交戰之中,吐穀渾國主不幸遇難。”

李治扶額。

他都不知道該當說諾曷缽是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了。

但凡慕容諾曷缽有統兵之才,這出南麵的邊地巡視,在裴行儉帶兵對上吐蕃大部隊的時候,其實該當是他的機會才對。

他應當能趁機發現吐蕃分兵南路的陰謀,在祿東讚身邊守衛最為薄弱的時候將人給擒獲下來。

李治想想他阿耶和他女兒的種種戰績,都覺得這聽起來很有操作空間。

然而事實卻是,慕容諾曷缽在此戰中罹難,讓那位吐蕃大相達成了襲殺吐穀渾國主的戰功。

偏偏李治自己都沒有親自上戰場,在這幾年間更是連政務上都需要皇後做出協助,再加上這死者為大的道理,他就算是想要對諾曷缽責備兩句,都並不太合適。

他也隻能問道:“眼下吐穀

渾情況如何了?”

前來報信的庫狄氏一派風塵仆仆的焦慮之色,若非她還沒到神情失措的地步,李治真是擔心她直接說出一句吐穀渾已被吐蕃滅國的話來。

好在,局麵似乎還沒到如此失控的地步。

庫狄真如答道:“所幸吐蕃兵力分散,白蘭、黨項二部又沒那麼聽從號令,祿東讚暫時隻取了南部,並未繼續推進。”

“但慕容國主新喪,國中有些非議之聲,王後不得已之下,當廷親自斬殺了意圖歸罪於裴將軍的素和貴,用來威服群臣,並推舉慕容國主之子慕容忠繼位,以便集合國力與吐蕃周旋。”

“王後遣我速抵長安轉達,吐穀渾內部分歧已有多年,慕容國主的送命與吐蕃大軍的壓境,已是加快了這出分裂,所以懇請陛下儘快發兵支援,否則吐穀渾遲早要落入吐蕃手中。”

這絕非庫狄真如在此危言聳聽。

縱然弘化公主在從王後變成王太後的時候,因為慕容忠聽話的緣故,在調兵遣將的自主性上比之前強出了太多,但吐穀渾與吐蕃之間的實力差彆還是個既成的事實!

吐穀渾貴族向吐蕃投降的念想,也隻能說是暫時被壓製下去。

所以——

裴行儉在吐穀渾境內所做的,是集合吐穀渾的現有力量,賭一個吐蕃退兵,而不是真能帶領吐穀渾以弱勝強。

弘化公主殺得了一個素和貴,卻不能在慕容諾曷缽過世之後,直接對著那些屍位素餐的吐穀渾貴族統統大開殺戒。

這,便是吐穀渾的困境。

此地固然不像是庭州西州一般,已經直接出現了城池易主的大規模交手,但在局勢的危急程度上,又相差多少呢?

庫狄真如說到這裡的時候,不免下意識地抬頭向著上首的天子看去,希望能從他的臉上看到幾分對此地的重視。

但她看到的景象裡,對方那張稍顯蒼白的麵容上,好像更重的還是一抹犯難之色,而不是在聽到這出驚變後快速做出應對。

反倒是坐在他身邊的皇後殿下,在對上她這稍顯大膽的窺探後,回給她了一個安撫的笑容。

庫狄真如重新垂下了頭,心中不祥的預感越發深重,隻好鄭重其事地補充:“王後還有一事請我轉達,裴將軍的判斷應當確實沒錯,吐蕃此次調兵動作恰好與回紇、突厥叛亂一並發動,大有可能有所聯係。倘若這出叛亂的目的不在西域而在吐穀渾,吐穀渾的局勢將會更為危急。”

“大唐有吐穀渾為盟友,吐蕃若想對外擴張,便能少一條最為便捷的道路,但吐穀渾若滅,吐蕃可徑走日月山口進軍隴右,上臨關中。以今日吐蕃所為,以祿東讚挾持吐蕃讚普總攬朝政的野心,他難道不敢嗎?”

他當然敢!

長孫無忌終究還有幾分顧念親情,祿東讚卻沒有,所以非要將二者相比的話,祿東讚比長孫無忌敢得多!

在庫狄真如說到“總攬朝政”四字的時候,也不知道李治是不是想到了他那個已死去的舅舅,麵色上閃過了幾

分微妙的情緒。

或許是因為想到了往日種種,在讓人先將庫狄氏帶下去休息後,他看著麵前這封由弘化公主送來的信件,還有片刻的思慮沉吟。

過了有一會兒,他才朝著武媚娘問道:“皇後怎麼看此事?”

武媚娘的答案很簡短,“慕容忠的這個忠字取得不錯。”

李治卻聽得明白她的意思,這顯然是希望他對吐穀渾做出支援。

投降大唐的外邦將領裡用“忠”字為名的不少,其中有個典型代表,就是阿史那忠。

慕容忠的這個“忠”是什麼意思,無需多說。

這是對大唐的效忠。

如果說慕容諾曷缽作為吐穀渾國主,還有可能受到吐穀渾境內貴族的影響,那麼當弘化公主作為他的母親從旁輔佐的時候,吐穀渾的立場幾乎不需要受到質疑。

而相比之下,一邊朝著大唐上貢,一邊圖謀吐穀渾這處要塞的祿東讚,才當真是個禍害。

正如庫狄氏所說,他都敢挾持吐蕃讚普作為自己掌權的傀儡了,他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恐怕區區叛逆大唐,也不過如此!

李治深吸了一口氣,答道:“既然如此,就讓邢國公等人在平定了西域動亂之後轉道吐穀渾吧。”

“……?”武媚娘緩緩將視線挪到了李治的臉上,不加掩飾地帶上了幾分不可置信。

平定了西域之後,再行前往吐穀渾?

陛下在說笑不成!

調兵遣將之中,哪有這等緩緩再說的法子。就算武媚娘自己沒上過戰場,在眼看女兒進學的時候,她也是看過幾本兵書的。

這顯然是個荒唐的決定。

她有一瞬間在想,陛下是不是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當對上他目光的那一刻,作為十多年相伴的枕邊人,她又猛然意識到——

不是的。

他不是沒想到這個決定需要寄托太多在天命之上,需要寄希望於吐穀渾那邊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但他依然這樣說出了口。

而這不過是因為,他以涼薄的心態聽著吐穀渾的王位更替,也從其中聽出了一個對他來說尤為關鍵的信息。

慕容諾曷缽新喪,弘化公主扶持兒子慕容忠上位,用雷霆手段完成了對吐穀渾貴族的第一出震懾。

這足以讓吐穀渾達成同仇敵愾的哀兵狀態。

吐蕃要想順利拿下這塊跳板,必須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偏偏調兵這種事情,在吐蕃的疆域之內不是那麼容易辦到的。

當所有的信息擺在眼前的時候,為了避免李唐這邊的分兵作戰拖累到中央,對李治來說最劃算的辦法,就是一如龍朔元年他做出的決定那樣,先讓吐穀渾自己支撐,等到唐軍在兵力上還有轉圜空餘的時候做出支援。

說不定他還得覺得,在讓蘇定方回師之時對吐蕃敲打敲打,就能算是他的恩賜了。

“可陛下不曾留意到庫狄氏話中所說嗎?”武媚娘抬高了幾分音調,打斷了李治這過於平靜的答複。

“吐蕃發兵的時間過於巧合,西域的兩方又本不該聯合到一起,都說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其中便極有可能有所關聯。西域已失庭州西州,必須儘快平叛,以防諸國林立之地牽扯出更多的麻煩,可吐蕃與吐穀渾的交手同樣是國事利害,怎能來上一出等等再出兵!”

這簡直是將天賜良機送到祿東讚的手中。

大唐慢一步,他就可以更快一步。

對於向來喜歡去抓住主動權的武媚娘來說,這樣的情況簡直讓人如鯁在喉。

李治當然聽得出來皇後話中的勸諫意思,但在對方話中似有對他的指責之時,他又不免目光一凝,“媚娘這話,是否有些出自私心了?”

當年讓裴行儉前往吐穀渾的決定就是由皇後倡議的,如今也是她更為堅持要對吐穀渾增兵。這其中到底有幾分是出於局勢斟酌,又有幾分是因為弘化公主這位故人呢?

可轉念之間,李治又有些後悔這麼說了。

吐蕃確實已日益展現出了其野心勃勃的一麵,若說他們真能聯合西突厥與回紇一並發難,隻為了在此次兩路開戰中達成他們的目的,也不無這個可能。

如此說來,皇後為國事操勞,有此言辭過激也是應當的。

隻是還沒等他收回那話,他便已聽到武媚娘冷笑了一聲:“私心?莫非陛下覺得,我與弘化交好,所以提議給吐穀渾解圍就叫做私心?”

她若真有私心,在從葛薩那裡收到戰事消息的時候,就應該秘而不發,等到陛下自己去獲取邊境戰報,還能免去了陛下對她下意識的猜忌。

這提前五日的籌備,到底能為他節省多少事,李治怎會不知道。

然而他還是將這樣的一句話給說了出來,真是讓人……好生心寒!

李治完全沒想到,對他方才的那一句,皇後會有這樣大的反應。

下一刻,她竟是一改平日裡的端莊風儀,忽然離席而起,在眉目間盛著一派清晰可見的怒火,以居高臨下的視角看向了他。

“非要說的話,難道陛下就沒有私心嗎?先打西域後支援吐穀渾,不過是因為您很清楚,吐穀渾維係國祚的信念,隨著諾曷缽之死還被加重了,他們自會主動做到一些陛下想要他們去做的事情。”

“什麼私心公心的。”她扯了扯嘴角。

“陛下您想要先讓世人知道,來濟、楊德裔等人不是您想讓他們送死,反而還能在舍身殉國後得到您的發兵,是為私心。您舍不得再多分出兵力承擔這場交戰之中的損失,是為私心。您想要先保住那些已打上大唐名號的土地——”

“又何嘗不是一種私心!”

李治額角青筋一跳,怒道:“皇後,你僭越了!”!

千裡江風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希望你也喜歡,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