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 章 107(一更)(2 / 2)

洛州長史賈敦實人品與實力都不差,雖是在做事上一板一眼了些,卻也正合乎武媚娘的需要。

洛陽元氏知情識趣,代表著洛陽世家的想法。憑借著彙報洛水之上拱橋的修建進度,還能將洛陽的消息源源不斷地帶到她的麵前。

東都尚藥局因孫思邈的存在,正在陸續栽培醫療好手,也在收容洛州境內的病患,爭取著此地的民心。

而已經在洛陽商戶之中站穩腳跟的回紇商人,則行將啟程前往梁州,前去一並籌劃第一批糧食的釀酒行當。或許她身在長安,還要更容易過問一些。

這樣算起來,已是洛陽朝野均有人脈了。

沒有外戚勢力從旁協助又如何?她自己便是自己最大的助力。

遠行在外的女兒,又何嘗不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告訴她,要想衝破這種種桎梏,就看有沒有劍走偏鋒的勇氣了。

她轉頭朝著桑寧問道:“我之前讓你往玄奘法師處問詢,他怎麼說?”

桑寧應道:“他說,洛陽西苑比之長安大慈恩寺清淨,若是陛下與皇後垂憐,不如讓他繼續留在此地翻譯經文。或者讓他應邀前往白馬寺修編經書。”

武媚娘頷首,那就是暫時不回長安的意思。

這樣一來,大慈恩寺和西明寺的住持,都需要重新擇選一下。

而這個選人的相關事宜,以陛下如今的情況看,恐怕是沒這工夫多加過問的。

或許,在回到長安後,還有另外的一件事能讓陛下多分去一點注意力。

她心中一步步有了成算,方才短暫浮現出的煩躁情緒,就被她儘數壓製了下去。

洛陽境內的暑熱已一步步退去了,正顯出天高氣清之態。而當她置身於這皇城最高處的時候,所看到的就是被日光染出金絮的雲團慢慢在秋風中舒展開來。

她忽然揚聲說道:“備馬!”

桑寧本以為皇後要繼續就著玄奘法師的事情往下說,竟冷不丁聽到了這樣一句。

當她抬眸之時,就見皇後目光已投向了遠方。

若說她此前所思乃是洛陽方寸,此刻便好像在這雙灼然的眼睛裡,看到了更遠的地方。

“愣著做什麼,”皇後伸手朝著洛陽宮城之外指去,“我要去看看這洛州地界上的秋收。”

------

孫仁師自航船著陸後所見,空氣中也是一片黍麥成熟氣息。

他有一會兒在想,自己是不是登船錯了地方,要不然為什麼感覺看到的景象過於平和,不像是邊地的樣子。

可又轉念一想,泗沘城終究還是昔年的百濟王都所在。

這周遭總不至於是個不開化的樣子。

再加上百濟反叛軍勢力已被暫時壓製了下去,更應該顯示出平和寧靜的樣子。

他朝著自己綁著匕首的烏皮六合靴上看了眼,發覺上頭沒被沾染上什麼塵土,這才挺著胸膛往前走去,顯出幾分驕矜傲氣的

樣子。

這已是距離洛陽下達敕令的二十天後。

自洛陽往營州的加急奏報,連帶著一並前來的醫療隊,隻花了四天的時間就趕到了營州,將敕封安定公主為熊津大都督,並調派水師前往熊津的詔書,送到了蘇定方的手中。

不過李治大概都沒想到的是,李清月在百濟地界上大展身手的同時,可沒忘記聯係蘇定方。

在劉仁軌協助她將那封送回長安的奏報寫完後,還有一封寫給蘇定方的信。

倭國、新羅的動作和百濟境內發生的變化,連帶著她對拿下百濟叛軍後的軍事考慮,都被一字一句地寫在了這封信中。

而這封相對正式的軍情往來,是她親自寫就的。

所以當詔書抵達之前,蘇定方對於百濟那頭的情況已基本知道了。

他也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公主對於戰局和人心的洞徹。

百濟戰事的收尾本就是蘇定方在無奈之下的選擇,也對此頗有些遺憾,現如今公主已為他掃平了這個遺憾,比起尋常的戰事獲勝,還要讓他有所觸動。

更讓他倍感欣慰的是,公主在贏下了百濟這一戰後並未對此有何驕狂的表現,反而在信中說道——

熊津若要支援高麗戰事,必要北上攻破高麗山城。

這座山城,最好不要是在上一次太宗皇帝征討高麗之時已經打過的,比如那座“四麵懸絕,隻有西門可上”的卑沙城。

姑且不說此地已被攻破過一次,高麗人必定會提防敵軍攀登懸崖,這也完全浪費了先定百濟帶來的地理優勢。

她會先行說服百濟俘虜,尤其是將領為己所用,進而發揮出百濟人山地作戰的優勢。

至於具體要從哪個方向出兵,還需要看蘇將軍那頭的行動。希望隨時能在兩方保持消息往來,以免延誤戰局。

此外,為確保軍糧充裕,除卻在百濟各州郡府庫之中適度征發,必要的時候她可能會對新羅采取武力威脅,希望邢國公提前給出準允。

當然,她會注意好兩國交鋒之中的分寸,不會直接將新羅給逼反的。

……

孫仁師不太理解,為何蘇將軍看完了這封陳述戰況和未來計劃的信後,就對安定公主給出了絕高的評價。

反正這種往來信件也完全可以由下屬代筆完成。

他隻當這是蘇將軍對皇室公主的尊重,加上還有些再度發作的惜才之心,就像他在看到裴行儉的表現後,也對其器重有加、傾囊相授一樣,到了年歲漸長的時候,總會對小輩有些關切的。

可當洛陽的詔書抵達營州前線,蘇將軍毫不猶豫地應允了這個水師調度後,這件事就和孫仁師休戚相關了。

“其實來這裡也挺好的,我們都不用繼續在遼西灘塗裡搭橋了。”孫仁師麾下的兵曹參軍小聲說道。

孫仁師朝著對方瞥了眼,見後頭的士卒個個爭相點頭,沒好氣地說了一句“好什麼好。”

那遼河作為如今大唐和高麗的分界線,上遊水網縱橫,下遊沿海灘塗,就沒一個正常地方,對於士卒來說確實挺難熬的。

可他身為南衙十六衛之一、官居從三品的將軍,忽然要聽從一個八歲公主的調遣,而非在百戰百勝的邢國公手底下任職,令他怎麼都覺得有些牙酸。

偏偏那前來迎接他的左驍衛將軍劉仁願,乃是與他同階的從三品,卻好像對於這屈居人下的狀態毫不在乎,還興致勃勃地問起了那冊封之事,仿佛對於陛下的“慧眼識人”極為欣賞。

孫仁師打斷了他的話茬,正了正麵色,在下意識端著做派的動作裡也順勢看向了前方的泗沘山城,開口發問:“公主眼下可在此城中?”

“不在,”劉仁願朝著這個很有……孔雀做派的同僚看了一眼,“公主去看秋收了,你是在此地等上幾日,還是——”

孫仁師當即應道:“我也去吧。”

他非得看看,這位安定公主到底是何方神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