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天(1 / 2)

想一想也就明白了, 部落之間的戰爭雖然殘酷, 動輒滅族, 但想要活下來還是有可能的。阿鴻要是願意去青鹽部落落戶肯定也是沒問題的,就是去巨石部落,一個有經驗的追蹤者也是寶貴人才,也會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她也得成為“寶貴人才”,這樣才能活下去。

*

防禦工事對於岩石小屋這樣小的地盤來說,有三角架和陷阱就夠了,壕溝的工程量太大, 暫時不考慮。天氣漸冷,霜降之後土地就很難挖掘了, 這部分就先放下。

又在第一場降雪之前, 要阿鴻砍了很多樹杈, 在森林裡布下了另一種陷阱:人或者動物踩到機關,就會有帶有木刺的木排從兩邊猛擊下來,侵入者身上就會被紮出很多血窟窿。

他們抓了一頭鹿來試驗, 試驗結果很理想,但阿鴻說, 這也太浪費了,肉還可以吃, 但鹿皮全是洞眼,什麼都做不了。

塗莉莉解釋了半天,這個“木排陣”主要的作用是防止侵入者靠近。阿鴻想了半天,說要是紅鬆部落有這樣的防禦, 也不會這麼輕易被人襲擊。她表示同意,然後根據紅鬆部落的地形地勢,設計了一套組合型的防禦措施。

遊牧部落時代是沒有什麼防禦工程的,能有崗哨和消息樹就算先進了,要到“城市”或“城邦”發展出來之後,也就是人類開始定居之後,才發展出防禦工程。

她不是什麼專業的軍事專家,但要想在原始社會成為一個防禦工程專家還是不在話下的,畢竟有相對原始人類來說的海量,知識點不用全都掌握,隻要知道形狀、功能,然後想辦法複刻。

他們一共抓了8頭鹿,於是有了很多根鹿的腿部筋腱,可以用來反複試驗製造弓箭。原始部落用的武器都是粗加工,石斧、石刀、石錘,包括石塊這種投擲型武器,帶有燧石尖的木棍也用來當做投擲型武器,就相當於初始版的長-槍。彈弓就算是比較有技術含量的複合型武器了。但阿鴻從來沒有見過超級大型的彈弓,聽塗莉莉描述,將彈弓放大幾十倍,可以投擲出比人重得多、需要好幾個人合作才能使用的大型投擲武器,頓時被刷新了眼界。

弓箭出現的很早,但製造精良也不過隻有兩千多年的曆史,工藝複雜,選料講究,保養也麻煩。在電子遊戲裡,弓箭手都是遠攻職業;在實戰中,弓箭手也是戰場上的提前批次,冷兵器時代傳統的戰鬥方式,是一方騎兵進攻後,另一方開始防禦,第一輪是箭雨,對方騎兵受損,然後防守方再上騎兵,最後才是步兵。騎兵要避過箭雨,便發展出了“重騎兵”這個兵種,騎手和馬匹身上都披有厚重的鐵甲,以抵擋箭矢的傷害。

一場典型的冷兵器時代的戰鬥,所用到的有金屬冶煉、金屬鑄造、武器製造等硬核科技,科學技術的發展總是最全麵的在戰爭中體現出來。

傳說,成吉思汗在西征歐洲和東征中國的時候,破城之後總會大肆掠劫,殺人無數,但要是工匠,就能免死。所以不管什麼年代,有技術的人總能儘可能的活下去。

*

為了複刻弓箭,塗莉莉可算是絞儘了腦汁。

如何將鹿筋固定在木頭上,就是一個大難題了。還有木材的選擇,要有彈性,要牢固而有韌性,可以彎曲而不能折斷。阿鴻整天往森林裡跑,能找到的每種樹都砍下樹枝拿回來給她試驗。

箭矢的製造也有難度,首先要選擇足夠筆直的細樹枝,沒有金屬冶煉和鑄造的技術,就用最基本的,將樹枝削尖;箭羽需要反複試驗,於是抓了很多鳥,鳥肉做食物,鳥羽用來製作箭羽。

磕磕絆絆做了一個樣機出來,效果不是很理想,射程有限,穿透力不夠。

塗莉莉並不氣餒。弓箭的形狀在這兒,錯是沒有大錯的,主要問題就是材料問題,冷兵器時代弓箭手培養十分昂貴,除了材料方麵的消耗之外,弓箭手本身的素質也得很好才行。弓的計量單位為“石”,“一石”之力在古代來說因為度量衡的不統一而不等,但普遍認為能拉開“一石”弓的就算體力非常好的弓箭手了。實戰中弓箭手必不可少,但基本上在戰鬥序列中也就是前幾分鐘的事情,拉弓所需的臂力不能夠維持長時間的密集開弓,為了補充人力弓箭手的不足,後來又發展出了“弩”。

弩屬於高科技產品了,她是沒法很快複刻出來的,這個現在沒法考慮,主要攻關項目還是弓箭。

她整天忙著試驗弓箭的材料,想要什麼材料,便讓阿鴻去森林裡找。

時間很快又過去了大半個月。

*

【第一百二十六天】

第一場雪下的算是很大,傍晚開始飄雪花,沒到午夜,地麵上就堆積起到腳踝的積雪。

夜晚的計時是做了水漏。

既然有了阿鴻這麼個做事效率很高的勞力,當然要物儘其用。

她早先在巨石這兒做了一個日晷,很好用,白天看時間就靠它了。按照日晷的計時,要阿鴻做了一些小木桶。

水漏的要點不在水滴的滴速,在儲水容器的容量,反複試驗後,在木桶裡麵劃上刻度。

春分和秋分,白天與晚上的時間均等,日落到日出有12個小時,實際做不到精準確定夜長,但她也不需要太精確的時間。

水漏做了兩個,4小時的,時的,日落之後用4小時的那個,冬天日落時間是5點多到6點,隨著時間推移,日落時間越來越早。4小時的水漏滴完後,用時的水漏。

阿鴻不用水漏,他體內生物鐘很準時,天一亮就醒了,醒來後便到溪水邊洗漱。塗莉莉教他用青果子清潔口腔,他很快就學會,養成了習慣。

岩石小屋裡十分溫暖,經受住了下雪天的考驗。

塗莉莉很滿意。

小屋的中心有一個用碎石堆出來的火盆,角落裡堆著很多樹枝,足夠燒到明天早上。

入秋之後,門上掛著的草簾也加上了木棉和兔皮,還在小屋裡麵做了一個樹枝門,進了小屋就把樹枝門搬過來擋住門,雙重防漏。

沒有布,阿鴻還是隻能光著兩條腿,她則穿上了牛仔褲。隻要不出去的話,牛仔褲還是很能保暖的。

她早就在雪能在地麵上積起來之前趕走了阿鴻,要他明天看雪厚不厚,雪太厚的話,就不要過來了,他的樹屋裡什麼都有,食物和水都是充足的,樹下麵還堆了很多乾樹枝,完全能自給自足。阿鴻答應了。

他沒見過下雪,還挺興奮的,像孩子似的,覺得雪花這麼飄飄的很好玩,並不覺得冷。

紅鬆部落之前冬天遷徙去的南方山區算很溫暖了,冬天幾乎不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