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義結金蘭(2 / 2)

月色涼涼,漫步在道觀中,心中一片的寧靜祥和。

不知不覺來到一個小院子,院裡房間的燈還亮著,房內之人沒有入睡。

李燁故意乾咳了一聲。

果然,片刻之後房門打開,卻是領他來道觀的徐陵。

徐陵行禮道:“原來是李公子,還未曾歇息麼?”

李燁回禮道:“見月色正好,出來走走,不曾想打擾道長清修了。”

“無妨,小道平日裡睡得晚。李公子若是無心睡眠,可到房內一坐。”

“哦,那就打擾了。”

李燁進得徐陵房間,發現房間擺設簡單,而房中最多的居然是書籍,不禁好奇的問道:“如此多書籍,道長喜愛讀書?”

“自小就喜愛,隻是讀的繁雜,學而不精,見笑了。”

“哦,道家講求無為,不爭,而讀書講求學而致以用,學而有所為,講求有為。不知徐道長可否解惑?”

“李公子可能對道家有所誤解。

無為,不爭並不是不作為,不爭取。例如用於治國一道,便是不與民爭,順應民眾,不恣意妄為。如果反其道而行,國將不國。

讀書致用,有所為,是用於國,為百姓,並不衝突。”

“那麼道家講求的是出世還是入世?”

“心出世,行入世。”

“我心入世,行入世,稱呼你徐道長。”

“我心出世,行入世,稱呼你李公子。”

“既然是行入世,可知世?”

“略知一二。”

“哦,那徐道長對北周太子督建新都洛陽有何高見?”

“是問北周,還是問太子?”

“太子。”

“太子年前必被廢!”

李燁心中掀起滔天巨浪,不是因為太子被廢而震撼,而是因為徐陵的推論而震撼。

李燁自己靠著身份便利,了解朝堂形勢,人物關係,當事人的心性等等,並加以分析推導,才得出這個結論。

徐陵這麼一個深居山中道觀的小道士居然和他的推論一樣,怎麼能夠不震撼!

李燁震撼片刻後,鄭重行禮道:“在下李燁,太原李家家主李信正是我父親。”

徐陵卻是微微思索,疑惑道:“天下五姓望族太原李家?可我隻聽說過李信的兒子叫李裕啊?”

看來徐陵情報來源不足,但更證明了他的大局觀,他的判斷力。

李燁苦笑著講到:“我七歲隨父親搬至長安,十二歲因父親持節留質長安,一直也如你般讀書,也是深居簡出。直到去年……”

李燁將這一**情大概的說了一遍,包括促成北周西蜀結盟,當眾擊殺蔡用,引導形勢讓太子督建洛陽,被流放逃亡。

“所以你不知道我很正常。但是你在沒有足夠的情報下推論出太子一年之內要被廢,著實令我驚訝和佩服。我想交你這個朋友,所以將這些事情如實相告。”

徐陵也被李燁震撼到了,因為李燁的胸懷,李燁的才智,李燁的擔當,李燁的坦誠……

於是,徐陵誠懇地說道:“你更令我驚訝和佩服。其他的暫且不談,就衝你的至誠至信,我願意交你這個朋友。不,是交你這個兄弟。”

“兄弟?要不咱們結拜吧。不知道你是否願意?”李燁提議道。

徐陵欣喜地回答道:“求之不得,我高興還來不及呢。走,我帶你去主殿,咱們去那裡結拜。”

兩人來至主殿,也就是五方道觀的三清殿。兩人互報了生辰,李燁稍長為兄,徐陵稍幼為弟。

兩人俱是灑脫之人,焚上香,跪在三清天尊像前,發誓道:“我李燁,我徐陵,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死生相托,吉凶相救,同心協力,不離不棄。三清在上,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兩人既然結為異姓兄弟,自然有說不完的話。

於是,兩人拿了些糕點水果回房,繼續徹夜長談。

隻可惜道觀裡沒有酒。

兩人從個人身世到人生經曆,從自身所學再到天下大事,無所不談。

這一聊,更讓李燁吃驚。

徐陵自幼被師父收養,卻自學成才,可謂胸懷韜略,腹隱機謀。

隻是年紀尚幼,閱曆稍淺。李燁自己又何嘗不是需要曆練呢。

而徐陵佩服李燁重情重義,心懷黎民百姓,更是武功高強,精通兵法韜略。

道觀裡的生活清淨而自由,兩人餓了就一起用飯,困了就抵足而眠。

到了第三日,李燁終究要完成該做的事,隻能忍痛告彆。

徐陵送了一段又一段,一直將李燁送到山腳下。

“二弟,就送到這吧,再送就到靈武郡了。”李燁調侃著說道。

“好吧,大哥一路保重,隻恨我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