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數!”
“一,二,三”
“向前看,正步走!”
隨著演練的進行,十個人形同一體在校場上齊步向前,眾人表情漸漸變了,從剛才的不屑、懷疑,變成了驚奇、肅然。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三百新兵的隊列,因為剛操練沒有幾天,感覺還很亂,看不出此種操練的意義和目的?但王守奇等十人的演練,那令出即行,十人一體,同進共退的動作,卻讓他們有所明白了。
如果一支隊伍,在聽到口令之後,十人、百人能同時的作出同一動作,且齊整有力,宛如一體,這樣的隊伍,豈不正是每一個將官都希望的?
大家都是練兵的,這一點還是能看出來的。
雖然不是將門,但都任多年宦海,見識是有的,他捋著胡須,似有所悟。
同行的戶部督餉郎中王家祿早年曾經任南京兵部主事,知兵,父親王台是明代有名的大儒,承襲家學,一向都是有話直說的脾氣,這一份到延綏督餉的苦差事,也是他主動向朝廷討來的,今日見到長樂堡練兵,他忍不住驚奇,口中道:“十人一心,百人同體,齊進同退,這行伍操練之法,倒也頗有新意啊。”
說著,看向尤振武:“尤千戶,這十人練了多長時間?”
“四十餘天。”尤振武回。
王家祿點頭:“那再有三十天,這三百新兵豈非也可以練到這種地步?”
“是。”尤振武抱拳。
“此練兵之法,你從何學來?”
尤振武謙卑道:“回大人,此練兵之術,乃是屬下研讀戚少保的紀效新書練兵實錄,從中領悟,又稍加改進而來,今日班門弄斧,兩位大人和諸位前輩都見笑了。”
“好,三十天後,本官會再到長樂堡。”王家祿微微點頭,不再問,但對尤振武的練兵之法,顯然是有所認同並且是期許的。
都任看向諸老將:“諸位老將軍,劉參將,你們以為如何?”
眾人都默默、
尤世威尤定宇侯世祿都是自家人,他們不好為尤振武說話,其他人各有顧忌,也不好直接說,靜默之中,一人說道:“練兵先練身,練身先聽令,戰場之上,唯有聽從命令,同進共退的兵,才能算是好兵,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正是這個道理,老夫以為,此法練兵,頗得戚少保練兵之精髓。”
眾人看去。
卻是老將王世欽。
作為王守奇的爺爺,自己的孫子就在十人之中,王世欽對尤振武的練兵之法,比眾人有更多的了解,因為王守奇幾次回家,都向他詳細講述,同時一個月的時間,他也清楚發現了孫子的變化,不但身體更加強健,而且腰杆筆直,走路如風,說話鏗鏘有力,這都是一月曆練的結果啊,加上他和尤世威侯世祿關係極好,侯世祿常常旁敲側擊,因此今日他自然是要為尤振武說話的。
王世欽之後,其弟王世國也點頭道:“不錯,二十日之後,這三百新兵必有一番大麵貌!”
兩個老將這麼說,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反對,即便心中不讚同尤振武的練兵之法,表麵上也都是點頭。
見諸位老將沒有異議,尤振武的解釋也合理,都任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不過就在此時,卻有一人提出了異議,
卻是榆林管屯參將劉廷傑。
比起在場的老將,劉廷傑是晚輩,但他卻有一個諸位老將都沒有的身份,那就是舉人,不是武舉人,而是正兒八經的鄉試舉人,因為見兵事不堪,他才投筆從戎,轉為武職,不過和大名鼎鼎的盧象升不同,劉廷傑沒有自募兵馬,而是實實在在的從武職做起,
比起那些大字不識的泥腿子,劉廷傑的舉人身份注定了他的不一般,不要說在場的諸位老將,就是都任和王家祿也都高看他許多,假以時日,劉廷傑前途不可限量也。
這也是曆史上,在李自成大軍逼迫之時,劉廷傑第一個站出來,以一個小小的參將,呼籲血戰,並得到諸位老蔣響應的原因之一。
“末將冒昧的說兩句。”
“一月之期,方能練的基本行伍,如果要聽懂旗鼓、操練兵器、學習刀槍弓箭,進退陣法,那又得多少時間呢?”
“更不用說練習騎射了。”
“此等練法,何時才能有強兵?”
“尤千戶,你中衛所的練兵之法,外人雖然不能乾涉,但我卻不得不說,此種操練行伍之法,雖然好看,但士兵們手中沒有武器,不見殺氣,怕是沒有太多的實戰用處,倒不如使用我榆林鎮的操練之法,器列並重!”
“畢竟真上了戰場,比的還是膽氣和武藝,而不是隊列。”
“春秋孫武,戰國吳起,漢霍去病,唐李績,我朝開平王常遇春、戚少保,都是將行伍號令,糅合在實戰操練之中,沒有一個是單獨操練隊列的。”
“一點拙見,對與不對,尤千戶莫要見怪。”,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