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各有誌(1 / 2)

1644英雄誌 韭菜東南生 7981 字 6個月前

喬元柱不止是一個讚畫參軍,他進士出身,在兵部亦掛有職位,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七品職方郎中,但久在孫傳庭的身邊,熟知軍情,孫傳庭在陝西募兵練兵,他深度參與,名義隻是一個讚畫,實際卻是孫傳庭的副手。因此,他的意見非聽不可。

喬元柱撚須不語。

從尤振武的問話就知道,尤振武並不讚同楊暄所說。

為什麼不讚同?喬元柱心中自然是明白的,督師在,一切都有希望,督師不在了,人心散了,希望沒有了,陝西巡撫馮師孔非帶兵之才,也沒有決斷力,各地一盤散沙,要糧沒糧,要兵沒兵,西安已然是死地,尤振武不想做無謂的犧牲。

尤振武是沒有勇氣嗎?

當然不是,不論從五家橋之戰,還是卸鞍村之戰,尤振武都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

尤振武不想為,隻是因為已經把時事看清楚了。

如果尤振武是一個莽夫總兵,他會想辦法勸說尤振武,說督師剛剛提拔你為總兵,屍骨為寒,你怎麼可以拋下西安,讓他失望呢?你應該帶著榆林兵協防西安,憑城死守。

到最後如果不能成功,他自然跟著尤振武共死,如此,他不但對得起朝廷,對得起尤振武,也可以告慰督師在天之靈。

如果尤振武是白廣恩高傑那種桀驁自私,不顧大局的軍頭,他也會曉以利害,苦苦勸說,說明西安一旦失守的危害,即便不成,他也算是儘力了。

但尤振武兩者都不是。

這些話,以尤振武的聰明,根本不用他說。他說了,尤振武怕也不會聽。

喬元柱是一個理智冷靜的人,他理解尤振武的選擇。

不過,他也不是完全讚同尤振武的想法,因為在他內心裡,仍有最後一絲絲的希望。

那就是,尤振武既然能預知河南九月的連綿大雨,能造出自生火銃,能練兵帶兵,能提前布置,大膽計劃,萬軍之中救出了督師,還五家橋大勝,今日在卸鞍村,又擊潰追兵,擊斃臨陣脫逃的總兵王定。

種種種種,都是人所不能之事。

但尤振武偏偏都做到了。

如果能帶兵協防西安,尤振武又有沒有可能再造出一個奇跡呢?

想一想,喬元柱抬頭看尤振武:尤總鎮,督師雖然病逝了,但西安仍有馮撫台和一乾良才,如果能把商洛的甘肅總兵馬鑛,四川總兵秦明翼的兵馬撤回,四川副將王良智的兵馬聽說也已經到西安,加加總總,湊一湊,仍可有兩萬人,如果尤總鎮願到西安,喬某必跟隨到底,堅守西安,不是不可能。

不錯!楊暄忙響應。

見喬元柱仍然抱持希望,楊暄更堅持,尤振武知道,有些話必須明說了,不然接下來的時間裡,眾人還會有糾結,另外,他也想儘力改變楊暄死守渭南的想法,為大明朝挽救一位可用的忠臣。

不想,不等他說,就聽見李承芳已經搶先道:不然,我有些不同,願與喬參軍,楊知縣探討。

喬元柱和楊暄都看向他。

李承芳撚著胡須說道:闖賊大軍分為兩部,主力大軍由他親自統領,從潼關進軍,另一路由袁宗第率領,攻打商洛。雖然是偏師,袁宗第麾下的兵馬,怕也超過了五萬,馬鑛和秦翼明的兵馬本就不多,如果潼關堅守,他們或可咬牙堅持,但現在潼關失守,馮撫台連夜返回西安,帶走了他的撫標營,商洛兩地的兵力更加短缺,我料他們兩人此時已經是敗了。

敗兵思歸,這兩路兵,已經是指望不了。

白廣恩高傑鄭嘉棟等部的殘兵,如果督師在,仍有希望召回他們,現在督師不在了,馮撫台的鈞令,對他們而言,相當於廢紙,麵對西安險

地,他們隻會遠離,不會加入。

所以西安現在能用的,隻有副將王良智的五千四川兵,以及馮撫台他自己的撫標營和西安留守的一些兵馬,加起來,隻有一萬人,或可再收攏一些敗兵,加臨時征調,各個官署衙門,諸位大人的親隨和家丁,全部都城防守,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兩萬人。

兩萬人,堪稱精銳的,怕也隻有標營副將孫守法的一千人,馮撫台又非帥才,想在他的統領下,用這兩萬人,守住西安,何談容易?

曆來想堅守一地,一是有能謀的統帥、善戰的將領,二是有兵,三是有糧,前兩點我已經說過了,那糧呢?此時的西安,府庫空空,不要說給將士們的賞銀,就是軍糧和將士們的冬衣,怕也是湊不出來,今日雨雪,天氣已經這麼冷了,如果吃不飽穿不暖,將士們如何能守城?

如果孫督在,不管是逼迫秦王府,還是查抄富商,以孫督的魄力和決斷力,仍有可能湊出守城所需。但馮撫台不是孫督,他沒有這樣的魄力和決斷,他唯一能做的,怕就是到秦王府苦苦哀求,但秦王吝嗇,想要求他拿出錢糧,是極其難的。

為了籌措軍餉,孫傳庭在陝西大力清屯,對涉嫌侵占軍田的豪紳,抄家殺人,一點都不客氣,很多豪紳恨孫傳庭,勝過恨李自成。現在兵敗被逼到絕境,如果孫傳庭還在,他對西安城中的富商有錢人,絕不會客氣,連帶著,秦王府也不可能不出血。

這也是尤振武認為,如果孫傳庭在,西安猶有希望的原因。

堅守三要點,西安一點也沒有,說道最後,李承芳忍不住長聲歎:所以我以為,西安不可守了,我榆林軍如去西安,如羊入虎口,有去無回。

眾人聽得都是黯然。

這些點,他們並非完全沒有想到,隻是沒有李承芳想的這般清楚和全麵,聽李承芳說完,眾人更加確定最初的想法。

尤振武暗暗點頭,對李承芳的分析十分讚同,又十分欣慰,欣慰自己找到了一個好智囊。

喬元柱長長歎。

楊暄卻有不同意見,叫道:李先生差矣。因為你忘了尤總鎮!頓了一頓,他望著尤振武,微微激動的說道:尤總鎮之才能,勝過十個白廣恩,我榆林軍也依然有戰力,隻要他能帶兵進入西安,以他的才能和連續的勝利,馮撫台必重用,錢糧困境,也未必就不能解決,下一心,西安必然可以堅守啊。

李承芳搖頭:難如登天,隻是錢糧兩字,馮師孔就處置不了。

楊暄不理李承芳,隻盯著尤振武:總鎮,你怎麼說?

尤振武必須說話了,他望向楊暄,誠誠說道:楊知縣,李先生已經將局麵分析的很清楚了,麵對西安,不是振武不願意,實在是無法做到,但有三成的希望,我都願意進入西安,哪怕死在西安,我也認了,但現在一成機會都沒有,我不能帶著榆林將士,去做必死、但卻毫無意義的事情。

楊暄臉的激動,慢慢消去。

楊知縣,你知道你難過,我何嘗不難過?振武雖然有些粗陋之才,但不能無中生有,更不能撒豆成兵。有些事,強為也是做不到的,西安不可守,渭南就更不行了,同時也沒有堅守的必要,必死必失之地,犧牲又有何益呢?不如留下有用之身,以待來日,我向你保證,有一日,我一定會收複西安,收複渭南!尤振武勸道。

楊暄卻搖頭,冷冷道:我身為渭南知縣,守土有責,豈能棄渭南而走?我原以為尤總鎮將門出身,和令尊一樣,秉性忠義,想不到卻也是一個畏首畏尾、處處盤算自己得失的人。道不同不相為謀,就此告辭!

說完,轉身就要走。

楊知縣你這是何必?

李承芳起身攔他。

李應瑞也忙站起來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