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郭新年想了很多致富的路子,但都需要時間,唯一來錢快的就是去當“倒爺”,所謂的倒爺,就是倒騰貨物,把貨物從南邊賣到北邊,北邊的貨物,賣到南邊,靠著南北差異賺取差價,這在當時是個被人唾棄的行業,早幾年還會被打上“投資倒把”的標簽。
要是換作一般農婦,聽到郭新年要去當倒爺,恐怕一分錢也不會自助,但李娟在聽了郭新年的想法後,義無反顧的拿出了壓箱底的600塊錢。
看著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裹的600塊錢,郭新年感動不已,“要是賠光了怎麼辦?”
“錢是死的,人是活的,賠光了,可以再賺。”李娟大氣道。
“放心,不會賠。”郭新年滿眼的愛意。
二人在獨處,曖昧升溫。
“娘……”一聲清脆的呼喊,打破了氣氛,是小童跑了進來,昨天李娟將小童拜托給隔壁鄰居潘大媽照顧。
當然了,也不是白白照顧的,照顧一天得給2毛錢。
“新年哥哥……”小童看到郭新年後,歡欣的跑上去,抱住了郭新年,然後佩服的瞄母親李娟。
娘,你真厲害,那麼快就拿下了新年哥哥。
夜晚,李娟留郭新年吃晚飯,她把生蛋的老母雞給宰了,還搞了半斤老白乾。
郭新年、李娟、小童三人坐在炕上。
“這個雞腿給小童,這個雞腿給新年。”李娟掰了兩個雞腿,笑盈盈的放在郭新年和小童的碗裡。
小童很久沒有開葷了,迫不及待的啃著雞腿。
之後,李娟又給郭新年倒了一杯老白乾:“新年,這杯酒我敬你,祝你馬當成功,你娘我會細心照顧。”
郭新年和李娟碰杯,一飲而儘。
“另外出門在外要小心,凡事不要逞強,退一步海闊天空。”李娟叮囑道。
“嗯,我知道。”
“還有,錢這東西不能強求,這次能賺就賺,不能賺就早點回來。”還沒走呢,李娟就戀戀不舍了。
喝了酒,吃了肉,郭新年就先回家準備行李了。
80年代有句話,叫“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光東”,這次郭新年的目的地就是光東省的省會城市光州,光州從古至今就是發達城市,天然的港口帶動貿易,最新的事物都會首先登錄光州。
翌日天色還灰蒙蒙的時候,郭新年就背起行囊出發光州。
先要到縣城然後再坐火車南下光州。
80年代初期,平原一代農村鄉鎮人們穿衣服有兩種布料,一種是棉花紡線織布,俗稱粗布;一種是棉花為原料,摻雜腈綸,俗稱樣布。
不管是粗布還是樣布,都有不耐損、不舒適的兩個弊端,直到80年代中期,出現一款叫洋布的布料,白色細膩薄如蟬翼、光滑,當時說是進口布,叫“的確良”,做成衣服,穿著透氣、舒適、輕便。
緊跟著,又一款名叫“的卡”的布料火了,的卡厚實,耐磨,和當時我國的工作環境、社會風氣十分貼合。
一直到90年代,人們才知道“的確良”“的卡”都是用石油做的。
而在80年代整個中期後期,“的確良”“的卡”兩款布都是供不應求,當時供銷社的員工南下一趟,來回倒騰一下,就能賺上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