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旭日東升(2 / 2)

正等在義莊大門口的人群,見棺材運出來,忽的哭聲大作,呼啦啦的就圍了上去。

人群中一個全身孝服的女子,手裡拉著一個小兒,撲在棺材上,哭的分外大聲。

“那是我家五少奶奶!“身邊的楊家管事上前一步,靠近石珪身邊,很是機靈的給石珪介紹到。

石珪點了點頭,沒做聲,也沒有催促,就這麼靜靜的站在一旁看著。

身邊的楊家管事見石珪又沉默了,也隻得再次後退一步,陪著石珪一起沉默。

周圍一起等待的衙役們,著急回家,再睡個回籠覺,就紛紛開口,勸慰了幾句。

楊家派來主持出殯的人,算是個有見識的人。也連忙開口招呼圍著棺材的親屬家眷,說是不要在此地耽擱太久,要不誤了下葬的時辰,讓眾人扶著棺材趕緊上路。

然後,又指揮著楊家下人,趕過馬車來,接了一眾家屬親眷上車,安排拖著板車的家丁,把棺材抬到早就準備好的馬車上。

又再留下兩輛車馬,專門負責送衙門裡的諸人回城。然後又一一將衙門諸人安排上車,這才施施然的跟縣衙裡的諸人告彆,目送馬車遠去後,又親自請石珪登上一輛馬車,尾隨在楊家隊伍之後。

如此這般安排一番之後,才讓井井有條的送葬隊伍趕緊出發。

於是楊家出殯的一行人馬,開始扶著棺材,從東門外順著城外的道路,一路南下,見到了縣城城牆的東南角,再折轉朝西,過了縣城南門,再轉向西南,走上一兩裡,就看見一座鬱鬱蔥蔥的小山聳立在眼前。

這山十來丈高,緊鄰著漓龍江,漓龍江從蒼梧山而來,在寶華山腳下拐了幾個回頭彎之後,就往東麵奔流而去。

這山的東麵,是一麵陡峭的懸崖,站在崖頂,朝東望去,就能看見漓龍江十景之一的“九曲八彎連成海”。

由於崖頂所在的視角,僅有十來丈高,於是在崖頂之人眼裡,那拐了幾道回頭彎的“九曲八彎”江段,就連成波光粼粼的一大片,讓人仿如置身於大海之上,波瀾壯闊,水天一色,這就是所謂的“九曲八彎連成海”。

更奇妙的是,在漓龍江幾個轉彎的江段之中,有一座黑黝黝的小石山。從寶華山東麵崖頂望去,那小石山就仿若一隻巨大的烏龜,正在抬起腦袋嘶吼。

最最不可思議的是,在一年的大半個時間段裡,每天早晨,隻要站在寶華山東麵崖頂,向正東方望去,就會看見太陽,從那小石山的背後升起,仿佛是一隻靈龜托起了太陽。而這就是漓龍江十景的另一景“靈龜托日”。

那楊家的家族歸葬之地,就在寶華山的西南麵,也可以看見江水。眾人在寶華山的北麵下了車,然後打起火把,由幾個家丁扛了棺槨在前,楊家親屬家眷帶著下人跟在後麵,浩浩蕩蕩的就往楊家的家族歸葬之地而去。

石珪也不想真的全程陪同楊家出殯的所有過程,隻跟著眾人去看了一下,得知了下葬的位置,自覺可以應付交差,就算完成了自己任務。

於是,石珪跟楊家管事的說了一聲,約好了回去的時間地點之後,就獨自離開了。

這是東方已經泛白,夜幕逐漸消退,雖然天空中仍然是星光點點,但天幕已經開始泛藍。

石珪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清冷的空氣湧進胸膛,不竟讓石珪振奮起來,於是一抬腳就往東麵的山崖而去。

等石珪爬上寶華山東麵的崖頂時,不禁扭頭往西麵一看,就看見平蒼縣城西門那熟悉的影子,正在清晨的霧氣中若隱若現。

石珪再往西門的西麵看了看,想找找遇見白衣少年的所在,可惜目光所致,到處是蔥蔥鬱鬱的樹木,竟一時間也找不到遇仙地的所在之處。

石珪隻好扭過頭來,伸手從自家胸前內包掏出玉牌,放在眼前,端詳了片刻,又深深歎了一口氣,揚起手準備扔掉玉牌。

石珪這廂剛抬起手,想將玉牌遠遠扔下崖底的漓龍江裡,另一邊卻又在心裡猶豫起來,這仙緣扔了真可惜。

石珪暗自思忖,這玉牌是從蒼梧山遇仙而來,也許自己也該把它放回原來遇到的位置上,還是再等等,另找個時間去蒼梧山那邊,再扔吧。

石珪這樣想著,心裡又才好過了些。這才把手中的玉牌,又揣了回去,然後掏出那枚淺藍色的珠子,放在手心把玩著。

石珪心不在焉的看著眼前的景色,隻見百十丈寬的漓龍江,在平蒼縣南麵的大地上,來回縱橫,仿如一條巨龍在大地上蜿蜒盤踞。

幾段寬闊的江麵,在視線裡相連接,形成一片汪洋,水汽升騰而起,在半空中纏結成一片薄薄的輕霧,像長長的綢帶飄動著,如夢如幻。

極遠處的江麵形成了一條線,和泛著白的深藍色天幕相接,天空中的星光熠熠,水裡波光粼粼,皆隱在輕霧中星星點點的閃爍著,一時間竟然分不清,誰是天上的星光,誰是水中的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