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晴川眼睛裡帶著期望的光芒,小心翼翼帶著幾分開玩笑。
“依你依你,晴川哥哥莫要秋闈都考不過,到時候我可要笑話你。”
沈筠曦沒有猶豫,直接應下,抬聲打趣。
“才不會!”
顧晴川堅定道,剛才與沈筠曦的兄長一同交流,沈筠曄還誇讚他學識好。
白鹿洞學院人才濟濟,他也是其中翹楚。
沈筠曦目送顧晴川離開,見顧晴川回眸,又衝他搖了搖手。
……
顧晴川走了,沈筠曦又到小花園前,看著假山上休憩的紅腹錦雞,唇角慢慢抿住。
沈筠曦心思靈巧,剛才顧晴川麵上的猶疑,沈筠曦看得明白。
這紅腹錦雞難道是太子蕭鈞煜送的?
沈筠曦眨了眨眼睛。
上一世,沈筠曦在蕭鈞煜在書房看書時,從後麵攀著蕭鈞煜的後背,啄吻蕭鈞煜的麵頰,纖細的食指點著書冊,雪腮貼著蕭鈞煜麵頰撒嬌:“這鳳凰好看,我也想要。”
“世間哪來的鳳凰?”清冽如玉石相激的聲音。
蕭鈞煜回眸拉住沈筠曦的皓腕,將沈筠曦抱在膝頭,攬著她的柳腰一同翻《山海經》。
沈筠曦貼著蕭鈞煜的胸膛,溫暖寬厚的胸膛讓沈筠曦整個人都暖融融,她尋了個舒服的姿勢,揚起秀頸能看到蕭鈞煜俊美無儔的麵容。
沈筠曦心中一動,仰著頭,雪腕反手挽住蕭鈞煜的頸項,拉著蕭鈞煜低首。
沈筠曦蜻蜓點水輕啄一下,在蕭鈞煜抬首之時,又拉住蕭鈞煜的額頭朝下。
兩人四唇相貼,沈筠曦用櫻唇輕輕摩挲蕭鈞煜的菱唇,丁香小舌點在蕭鈞煜唇畔勾勒,倏地,貝齒輕輕咬住了蕭鈞煜的下唇,美目流盼。
蕭鈞煜自上而下俯視沈筠曦,兩人近在咫尺,沈筠曦灼若芙蕖的嬌顏美得驚豔動魄,秋波瀲灩的明瞳顧盼流轉,她咬住蕭鈞煜唇瓣抬眸的那一刹那,蕭鈞煜隻覺有電流在四肢百骸流竄。
他喉結不由得上下滾動,抬手拖住沈筠曦的後腦勺,傾身吻下,攫住了沈筠曦的呼吸。
最後是沈筠曦貼在蕭鈞煜胸膛上心口劇烈起伏,被蕭鈞煜攬著身子才不跌落。
蕭鈞煜與沈筠曦交頸,麵頰著沈筠曦麵頰,慢慢平複呼吸,倏而,薄唇貼在沈筠曦唇畔,啞聲道:“彆亂動了。”
“太子殿下先管住自己。”沈筠曦長睫低垂,意有所指,又不自在扭了扭,氣鼓鼓道。
蕭鈞煜深深呼一口氣,合上眼睛,圈著沈筠曦,兩人如交頸的鴛鴦一樣。
過了良久,兩人平複了呼吸,蕭鈞煜圈著沈筠曦一同看書。
沈筠曦看著蕭鈞煜泰然自若的樣子,有些鬱悶,將書又翻回了方才講鳳凰的那一頁,嘟唇嗔道:
“不管,我想要一隻鳳凰。”
蕭鈞煜凝視沈筠曦,愣了一瞬,眸光閃過一抹流光,唇角綻出一抹寵縱的笑意,目光深情而繾綣,溫柔應下:“好。”
好什麼好?哪來的什麼鳳凰,沈筠曦當時翻了一個白眼,蕭鈞煜卻好脾氣擁著她,信誓旦旦:
“孤會尋一隻。”
隻要你想要,孤會竭力做到,便是傳說中的鳳凰,孤也會去尋一隻人間鳳凰,蕭鈞煜含情脈脈用下巴蹭了蹭沈筠曦的發頂。
可惜,蕭鈞煜上世矜持端方,這話他一輩子也沒說出口,沈筠曦永遠不會知道蕭鈞煜所思所想。
沈府,玉蘭苑小花園中,沈筠曦擰著眉頭回神,看著眼前被譽為人間鳳凰的紅腹錦雞,眉心更是團蹙在一起。
如若,她沒有在進宮時邂逅蕭鈞煜,不對蕭鈞煜一見鐘情,是不是她的人生就會一帆風順?
或者,如果她上一世不那麼傻,不跟著蕭鈞煜去東宮,會不會她的人生也會不一樣?
沈筠曦垂下眉睫,倏而,她低低輕笑一聲,眸光黯淡,喃喃一句:“不會。”
眼前閃過蕭鈞煜俊美無儔的俊顏,他一身絳紫色錦袍矜貴無雙,銀紋滾邊的玉蘭更襯得他霞姿月韻,皎皎如明月,周身如籠著清輝一般,沈筠曦一年萬年。
當時心跳如雷,根本不受自己控製。
所以,幸好蒼天憐惜,沈筠曦闔上眼簾。
“感謝上天讓我重來一世。”沈筠曦低喃,她終於不被色相迷了心竅。
……
紫禁城,景安宮。
二皇子蕭和澤風塵仆仆,看淑妃慢條斯理得飲茶,冷著臉,攥著拳頭道:“沈姑娘與顧二公子定親了,母妃為何不給我傳信?”
自那日與沈筠曦一彆後,蕭和澤便出了京都城,今日蕭和澤剛回京都城,便聽到沈筠曦同顧丞相之子定親的消息。
去歲,汛期黃河暴漲衝塌房屋,百姓流離失所,太子深入前線治水平災,得到百姓交口稱讚。
前些日子,京都城未下雨,新安等地已暴雨連綿數日,太子春搜重傷未愈,蕭和澤自請南下視察。
“傳信什麼,你好不容易趁太子重傷領命南下,難道想中途抗旨不遵?”
淑妃吹了吹氤氳的茶香,抿了一口,眉心一蹙。
同是茉莉花茶,這茶與沈筠曦送她的茉莉花茶還是差些滋味。
蕭和澤抿唇,麵色冷沉。
見蕭和澤不說話,淑妃冷笑一聲,將茶盞撂在桌案上,睨了一眼蕭和澤,勾了勾唇角:
“好的沒學著,倒是學會了兒女情長,那沈家女真是大能耐。”
淑妃話中的鄙夷顯而易見,似乎對沈筠曦不屑,蕭和澤英眉飛速皺了一下,啟唇:
“母妃,莫要……”
剛說兩字,蕭和澤眸子閃了一下,前行兩步坐在淑妃右手位置,端起桌案上的茶盞輕輕撥了撥茶盞蓋:
“這次新安、滎澤等地又受災,我去的及時,國庫的物資卻需層層審批,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沈家商號來人尋了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父皇早朝嘉獎我了。”蕭和澤飲了一口茶,補充道。
淑妃轉了轉眸子,翹起蘭花指,端起茶盞,目光凝在圈圈漣漪,幽幽道:“果真不愧是盛朝首富。”
作者有話要說:1出自《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