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第 155 章(1 / 2)

接人回來享福還真不是洪武帝說說而已。

在船回來以前,洪武帝就已經命令沿海各地做好了接待準備,房子土地都安排上,還都是選的各地治安最好,地方鄉老最能乾,鄉鄰氣氛最和樂的地方。

考慮到歸來的人可能喪失了勞動力,他還特地命令地方政府屆時每月發放米糧布補貼,並從中撥出一小部分用以雇傭當地的青壯來搭把手,減輕老人們的生活負擔。

可以說一應政策之下,隻要老人們沒有大病大災的,這輩子都能平安順遂得過去,如果要去找家人,洪武帝也下了命令,讓地方官員必須儘心竭力,彌補老人的遺憾。

是的,在這些人回來之前,洪武帝就做好接回一眾老者的準備。

這也是日本方麵為什麼如此爽快放人的原因,如果大明想要帶著一群青壯年離開,那麼哪怕是日本政府再忌憚大明,也要好一通扯皮。

正因為這些歸來者都是老人,雖然日本方麵也會覺得有些沒麵子,但總體還算過得去,在朝政的時候甚至還會說幾句這是大明給他們解決困難雲雲,也算是不錯的遮羞布。

眾所周知,老人的體力和健康狀況就放在那兒,在創造社會價值十分有限的情況下還占用糧食及資源,對於如今的日本政府來說可以說是累贅,如今日本的不少深山就有將六十歲或是七十歲的老人背上山任其自生自滅的情況。

雖然從官方的角度來說他們明麵上是肯定不會支持的,但從地方政府任由這樣的惡習發展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習俗”就可以知曉他們真正的態度。

所以,他們著實是不太能夠理解大明帝國為什麼要將這麼一群累贅帶回去,就為了所謂的麵子嗎?那未免也有些太不值得了。

值得和不值得不是讓外人來說的。

皇太子研墨,洪武帝親自執筆謄抄,祖孫兩人代筆,將這七十三個千裡迢迢歸國之人的名字寫在了黃冊之上。

自此,無論他們離開前是哪兒的人,現在他們都是名正言順的大明人。

將這一本單獨立冊的戶籍冊鄭重交給了戶部侍郎,又把自己親手寫好的戶籍證明一一發給這些麵上還帶著惶恐和茫然之色的歸者,聽到這些戰戰兢兢的老者說出的謙辭後,朱元璋溫和道:“不必覺得麻煩了我們,諸君會有如今的遭遇,皆是因為國家貧弱。說到底,這是我為帝王,他們為朝官、為兵士的無能,才讓你們遭受此等一劫。”

“硬要說來,這事本就應當我們請求你們的原諒,未守土,未□□,是我等的過失,聽你們一句謝,咱慚愧啊。”

“不,不是這個道理。”這些遠離漢地多年,不可避免漢話中帶上幾分艱澀的老人連連擺手,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寬慰洪武帝,木白落後一步看著,眼神漸漸柔軟。

在木白看來,他的爺爺真的是個很奇怪的人,他仿佛擁有兩張臉孔,對著朝臣和敵人如同修羅,對著百姓和家人,卻又如同彌勒。

在洪武帝退居幕後的這一年裡,木白幾乎每次去探望他老人家都是在老鄉家裡找到人的,在鳳陽的老家中,周邊的農戶都知道,老朱是個特彆講義氣的人,又大方又友善,還有好多好多兒子,有什麼要幫忙的都能找他,他都會幫忙,實在做不來,也能讓兒子孫子搭把手。

而就是這樣一個淳樸愛笑的莊稼漢,卻讓朝堂上大半的人都望之生畏。

木白也不是沒有遇到過帝王,他的小夥伴也是一方霸主,伴隨他一路前行的路上,木白見過許多的諸侯王,但那些人和朱元璋卻完全不是一類人。

他從沒見過如同朱元璋一般物欲寡淡,卻又欲壑難填之人。

寡淡是在於他除了家人平安,對一應身外之物都沒有執著,欲壑難填則是他想要的是任何一個帝皇都未曾做到的。

他想要沒有貪官,想要民眾安樂,想要老有所依幼有所養,想要消滅饑餓。

除了對老朱家傳承皇位還有執念外,他大部分的期望都和六百多年後的華夏政黨的理念不謀而合。

呃,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對公務員們的高標準嚴要求也是一樣的。

不過後世的公務員們起碼大多小日子過得還不錯,工資也是基本踩在本地區平均工資線以上,但大明的公務員……那就真的很慘了。

如果不伸出罪惡之手,那麼大部分大明的普通公務員都隻能勉強養活自己一家,但凡家裡的人口多一點,或是有個大災小難的,那距離破產就不遠了。

但大明的所有副官都得自己聘請,這就導致大部分官員的生活都過得乾巴巴的。

如果伸出那隻手……沒被發現還好,一旦發現,立刻叫破人亡牢底坐穿,還要連帶著所有家人一起倒黴。

洪武年間相繼的空印案和郭淮案讓朝堂上的官員被清理了大半。

木白至今都記得當時的情況有多嚴重,就在都城所在的應天府都一度出現了官員斷檔,在接替的官員上任前原來的官員一個個都得戴著二十多斤的鐐銬繼續辦公。

可以說是非常的將社畜進行到底。

更悲慘的是,這些人在後來都被派去開發大西南了,至今都有不少官員還留在雲南耕耘沒能回來,那是連最後一絲價值都要被壓乾啊,嗚呼,慘絕人寰。

但大明有一點好,那就是哪怕官員犯事被丟到邊關勞動改造,卻還能靠著軍功再升回來。

所以大部分官員寧可去邊關也不願意去一些看似和平的地方,前者還能有機會,後者則是要一輩子在那兒蹉跎下去了。

可是即便局麵如此,從洪武帝的角度來看他對官員已經足夠好了。

官員的俸祿不提,單單是減稅減役一點就能為一個家庭省下多少開銷。

他老人家認為官員有錢就變壞,所以在退位之前,他還規定了朝堂官員的俸祿,並且和不允許立丞相一起定為慣例。

作為一個上下五千年都能排得上號的優秀帝王,洪武帝再各方麵都沒的說,但在經濟學上他的確是欠缺了一點,顯然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他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做通貨膨脹。

當然,作為一個公平的帝王,除了管理官員外,洪武帝還一並將功勳們手頭的大片土地軟硬皆施得收回了,改為了發硬性工資。

總之,在洪武帝退位的那一年,滿朝文武均都敢怒不敢言,若不是看著希望就在眼前,估計有一半的人都要“告老還鄉”去了。

好在朱標登基之後雖然礙於父親的命令,不好明著給官員加工資,卻多了逢年過節的紅包補貼。

夏季有冰耗冬季有炭耗,加上一年到頭幾乎月月都有的節日,現在的大明公務員們小日子已經比過去好上太多了。

當然,會這麼做可不是朱標太好心,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大明朝廷真的有錢。

呃,雖然這麼說挺招人恨的,但在重新疏浚黃淮河之後,無災無難的黃淮河流域交上來的糧稅足以讓周圍幾省側目,加上大明近些年來連續不斷采購的米糧,大明的存糧已經到了戶部官員不得不纏著工部官員修建糧倉的程度。

其實在蕩平了北方草原後,多年沒有發動大型戰爭的大明本身的存糧就相當可觀,也多虧了這些老本,大明在疏浚大河的時候才沒有發生前朝那些糟心事。

被征召的役夫全都是有償勞動,用來發餉的稻穀每天都一擔擔堆到大河邊上,乾完了活就能直接領回去,為了方便攜帶,現場還提供兌換服務,可以直接用剛發下的糧食換成布料首飾等一應生活用品。

這些東西回老家買也是大價錢,還不如現場就換了,回去是轉賣也好還是送人都很有麵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