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9(2 / 2)

但張友歲也就是剛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的學生,還是積極響應號召下鄉的,根本抵擋不住劉康民的追問,很快就漏了底。

為了轉移自己的尷尬,就說起另外一個話題。

“四千多人,這麼多嗎?”果然後麵這半句話,吸引了三人的注意力,簡修文對於這樣的人數也有些震驚。

要知道他們六二年下鄉的時候,他們當地報名的人數也隻有兩百多人。

這樣的數量,他們在下鄉的途中遇到其他地方知青,經過一番交談才知道,他們當地的人數已經不算是少的,有的地方還當年下鄉的還不到一百。

“其實不算多,還有些沒報上名呢。”張友歲說起今年下鄉報名的盛況,去年他畢業的時候,就有領導層在各高校宣講,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去年各省市就在秋季組織了一批知青下鄉,這就是原身這一批人。

當時報名的人不多,一部分算是組織上安排下來的任務,為的是積極響應政策風向。當時急急忙忙組織的人,比起之前的要多不少,張友歲老家這邊,有將近一千人。

今年三月的時候,張友歲的老家召開了一次知青代表大會,表彰了二十多名下鄉、歸鄉的知青,再在當地的報紙上刊登了動員相關的文章。

經過一係列的宣傳,張友歲的家鄉掀起了一陣“下鄉熱潮”,一些家長把子女下鄉當成一件大喜事,知識青年甚至以到艱苦的地方插隊落戶為榮。

因此知識青年報名下鄉的人不少,張友歲可是好不容易在報名成功的。

聽著張友歲講述今年知青報名的盛況,況葉三人才想清楚,為何今年九大隊這邊有兩名新知青。

簡修文和劉康民剛剛探親回來的時候,他們家鄉也開始了下鄉報名,但當時的情況還沒有張友歲講述的這些。

他們離開的時候,報名的人數並不算多。

所以推測今年九大隊這邊不一定有新來的知青,結果大隊長卻通知有兩名。

當時況葉他們還有些疑惑,如今有了張友歲的解釋,倒是解開了他們的疑惑。

張友歲家鄉有這樣的宣傳,那麼其他省市也不會少,想必今年下鄉的知青,人數遠超之前,所以九大隊這邊才又分到兩名知青。

交談間,況葉他們也抵達了住處。

“就是這裡了。”領著張友歲走進院壩,劉康民指著顯得十分破舊的屋子說道。

看到屋子這麼破舊,張友歲並不在意,他們下鄉之前就聽說了,插隊落戶的地點,很多都條件艱苦。

況葉看著樂嗬嗬跟著進屋的人,心下感歎。如今下鄉的知青,至少一開始的心態比較好,張友歲看著也是個單純的小年輕,後麵四人相處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之前以為兩位知青都要住這,況葉他們就收拾出了兩間屋子,現在一間用不上,張友歲就自己選了一間。

他選的是靠近廚房的這間屋子,這裡早上可能會吵一些,但比堂屋後邊的房間大,而且開窗也比另一間大,采光要好上不少。

況葉三人看他選好房間,也就開始幫著他整理房間,和況葉之前一樣,穀草、竹席這些交給張友歲,鋪床的話就他自己弄。

這期間況葉他們則去忙活晚飯和小菜園的事,晚餐除了多加一人的分量,和添了一道蔬菜,也沒有做其他的。

這樣的飯菜,張友歲吃的倒也津津有味。

他原本就是觀市隔壁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