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生郭奉孝(2 / 2)

在吳笛的筆下。郭嘉是個清俊的男人,有一股不羈浪子的風範,體弱多病,不拘小節,最令人深刻的,則是郭嘉那一雙能夠看透人心的深邃眼睛。當然。郭嘉能這麼讓人追捧,他的早死也是很大的原因之一,連《三國殺》中他都有“天妒”這個技能。

至於為什麼郭嘉有個外號是“鬼才”,那當然是他有不少策略是非常出人意料的,彆人根本想不到這種計策。而且他的計策賭博性非常高,可又不得不承認那是他對人心的把握。

郭嘉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其實算是個心理大師,他所貢獻的計策,每一條都出人意外,每一條都有可能帶來巨大的危險,每一條都取決於敵手的心理狀態是否嚴格遵循他的調度——

且不提郭嘉那最著名的“遺計定遼東”了,其實在三國中著名戰役官渡之戰這段時期,郭嘉的“鬼才”便體現得淋漓儘致。

當時曹操大軍正與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敵強我弱,形勢堪虞。與此同時,曹操又頗為擔心身後那個不安分的梟雄劉備,怕他突然發難,在背後捅上一刀。

但正麵的強敵已不克應付,曹軍又怎能分出兵馬,實施兩麵作戰呢?

郭嘉說‘可以‘,而且事不宜遲,必須趁劉備目前根基未穩,民心未附之機,急出重拳,把劉備一舉打敗。

至於袁紹,郭嘉料定他不會有何動作。‘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這段時間差,正可用來消滅劉備。

這難道不是一個規模更大的‘空城計‘嗎?使這項大膽計劃得以成立的唯一條件,就是袁紹在該出手時不出手,不然,曹操將遭滅頂之災。

然而一切都按照郭嘉預料的那樣發生了,還有也是在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時期,說是孫策要來偷襲許都,這讓曹操一方非常擔憂,畢竟孫策可是江東小霸王,所以當時曹操手下有不少都已經暗中向強大的袁紹獻媚了,要不然曹操贏了以後,為何要將手下的什麼書信全部燒掉,就是為了安撫人心。

結果郭嘉卻非常淡定地表示:主公根本沒必要抽出兵力去保衛許都,因為孫策來不了。

根據他對孫策的透徹了解,郭嘉斷言孫策必定會在半路上死於刺客之手——與其說這條計謀大膽,不如說它荒誕,難道能將曹操大軍的命運,能將曹操‘天下歸心‘的雄心寄托在那幾個天知道會是誰的刺客身上嗎?難道能保證這些刺客不僅能夠得手,而且一定會在孫策趕到許都前得手嗎?

當年為陳壽《三國誌》添注的裴鬆之先生,讀到上述記載顯然也被弄傻了,他的大腦想必隻能理解所謂‘上智‘,對於郭嘉在這裡體現出的‘神智‘,則無能為力,因此,他斷言孫策後來死於許貢家族的刺客之手,隻是一個巧合而已。

然而這看似巧合,實際上卻是因為郭嘉有著驚人的膽略,他的作戰計劃總是最大程度地追求效率,為此不惜將風險係數每次都置於高危點上,他對對手心理的揣摩已經到了神而化之的程度。

曆史上本就有這樣精彩的橋段,吳笛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全部寫到書中,以她的文字掌控力,能將這樣的情節寫得更加精彩,讓郭嘉這個人物散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d!μ*0*0.(\(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