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互相理解(1 / 2)

當然,普通的讀者也許讀不懂吳笛這部純文藝向的,但對那些學院派的文人來說,解讀這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文章,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讀蕶蕶尐說網du00.com

事實上,無敵文化公司企劃的文藝向雜誌《解語》,獲得了許多讚譽,不少學院派人士認為,這才應該是真正的好雜誌,因為它其中的文章,總能夠引起讀者們的思考,而且都是耐讀的文章。

學院派青年作家阿誠就在文藝青年們聚集的荷葉網寫下了自己對吳笛這篇《雙生花》文藝向文章的思考,然後被轉載到了天淨沙論壇,讓不少人更深入地理解這樣一篇充滿韻味的文章。

阿誠認為,這是一篇很耐看的文章,他反複了不下五遍。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論:“這不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姑且就將它稱之為吧,雖然它的結構一點也不像,它太過任性了。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篇不太‘好看’但卻非常耐看的(故事性強的往往讓我不會再有看第二遍的欲望)。而《雙生花》我卻前前後後看了五遍。她有的是對細節的精致雕琢,有的是對情緒含蓄地鋪陳。

的確,看完整篇並沒被故事抓住的感覺,但卻為一種情緒所籠罩,讓人整晚難以入睡,夜裡,路燈昏黃的光線從窗台漫進,中那似乎能夠通靈的歌聲久久地無法散去。(感謝吳笛還是個原創音樂人,她將自己的文字與音樂完美地結合了起來。我感覺她若是去拍電影的話,一定會成為電影大師)

不是占據、不是震撼。是彌漫。這正是文藝向的氣質。

一種情緒在彌漫,沒有太強的敘事性,但對光影、色調、水氣、甚至塵埃,對這些細節的捕捉,和背景音樂引領,構成了她暗淡、柔軟、憂鬱、又略帶暖意的調子和質感。……”

洋洋灑灑一篇不下於三千字的讀後感,被阿誠命名為《孤獨迷失是生命的本質》的文章,受到了許多文藝青年的追捧。

阿誠並沒有僅僅著眼於本身。而是結合了吳笛本人的成長經曆,他認為,在所有人都追捧著吳笛的時候,這位才華橫溢的青年女作家,卻一直處於孤獨與迷失之中,或許她在寫這篇文章時,很任性地將自己那四溢的情緒都融入到了文章中去。

阿誠並沒有在評論中吝嗇自己對吳笛的讚美之詞。作為一名比吳笛出道還要晚的青年作家,他心中對吳笛的傾慕,圈子裡不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阿誠一直覺得,吳笛骨子裡就是一位極為浪漫的詩人,她那種無時不刻散發的文藝氣質,讓人著迷。

雖然是學院派的青年作家。但阿誠也知道,文章的商業性也十分重要,若吳笛沒有之前的積累,她寫得這樣一篇文藝向的文章,可能隻會在小圈子裡流傳。而不可能引起這麼多人的討論與揣摩。

阿誠寫得這篇《孤獨迷失是生命的本質》就像是引燃了一個導火索,不少學院派的文人開始紛紛表達自己對吳笛這篇文章的解讀。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曾獲得過周迅人文學獎的吳笛,在文壇中的地位已經漸漸鞏固,加上《三國》係列越來越有成為巨著,並一舉獲得遁矛文學獎的趨勢,不少文人自然就開始研究吳笛的文章了。

一個筆名叫“書魚”的作者就寫了一篇《女性的純粹情感——關於《雙生花》》,裡麵有一段便是“女性總是更為敏感,更相信直覺,更注重內心的感知,這些在某些時候比生活本身更重要,更值得珍視。更多時候,女性寧願跟隨自己內心的感受而行事也不願意做長篇累牘的分析。請相信,這不是弱點,這是天性。是天性中僅僅屬於自己的、私密的、純粹的情感。”

這樣的觀點讓不少人都接受了,現在大部分讀者已經明白了,這《雙生花》純粹是吳笛個人的情感發泄,隻是中的那兩個幾乎一模一樣的女孩,是不是都是吳笛自己呢?

吳笛最好的朋友之一的夏薇薇,似乎更懂這樣一篇文章,尤其是她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吳笛與吳迪的關係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