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係統讓我當大佬[七零]》全本免費閱讀
無人機項目逐漸走上正軌,有了裝甲車項目的經驗,主導一個項目組,孟秋也算是駕輕就熟了。
項目組之前沒有和她共事過的人本來還想像不出來她當組長的樣子,經過這段時間,對她這個組長心悅誠服。
有些人,或許天生就具有領導力,也天生就能給人帶來信心。
剛開始了解過這個項目,他們心裡還認為難度太大。但現在卻覺得,在組長的帶領下,未必不能實現。
無人機項目按照重要組成部分分為四大組:動力、控製、機體以及信息采集。
首先是機體,包括兩部分,結構設計以及機體材料,由顧鶴年和林亦寒負責,兩人一個動手能力超強,一個是學材料的,剛好。
其次是控製部分,孟秋自己負責,這一部分涉及到無線電遙控、計算機處理,人數最多,除了如陳紹英這樣研究無線電的,還有胡曉梅等人。
然後就是動力和信息采集組了,也都按照各自所擅長的來分配。
項目正式開始的第一件事不是設計圖紙,也不是計算數據,而是培訓。
無他,孟秋發現大家對無人機的認識還是太少了。大概是因為他們所沒有過飛機相關項目。
孟秋覺得這樣不太好,都不清楚無人機,那不是盲人摸象嗎?先對項目有個整體的認識,知道他們要做的是什麼,才能知道要做到什麼程度,以及怎麼做。
所以,來培訓吧,磨刀不誤砍柴工。
“一共三部分內容,分彆講無人機的構成、飛行原理以及係統組成。首先是無人機的基本構成……”
這場培訓一開始隻是他們本組的人聽,後來沈教授聽說小徒弟在給組裡的人上課,拎著茶杯,背著手,慢悠悠地晃過去。
“不用管我。”沈教授在會議室挑了個後麵的位置坐下,“我是來旁聽的。”
結果研究所裡的其他教授聽說了,也跑過來了。他們起先湊熱鬨的心思居多,可聽著聽著吧,嘿,認真了。
這個培訓裡麵講到的有些東西很新穎,用一句話來說就是,都是乾貨!
無人機項目組的人本來聽得還很歡樂,一回頭,看到後麵坐了一排教授,自家老師/主任就在其中,齜著的大牙瞬間收了回去。
教授們聽就聽吧,還
時常提問,然後,他們就看到,教授們和組長就某個問題深入探討起來。
唉,頭皮發麻,如坐針氈,所以……教授、組長,你們能不能說慢一點?
教授們的到來引發了一波聽課熱潮,一部分是教授們聽完課,覺得值得一聽,回去後叫自己的學生們下次記得去聽;還有一部分則是其他人看到這個狀況,心裡好奇,那麼多教授都去聽,這個培訓到底講了什麼。
於是乎,再一次上課,孟秋簡直懷疑自己走錯了場地。
她瞪著眼睛,看著這擠得滿滿當當的會議室,不敢相信地退了兩步,扭頭看向門框上的門牌號。
沒錯啊,是這個會議室啊?
可是……誰能告訴她,怎麼會有這麼多人?!
孟秋擦了擦汗,走進去,會議室裡的大家喊道:“孟組長,我們都是來聽課的!”
那也太多人了吧?
沈教授悠哉遊哉地走過來,一看,謔,都坐滿了,連他都沒位置了。
沈教授大手一揮:“走,換個更大的場地去!”
片刻之後,大家移步大廳。
研究所當初建造時工期比較趕,除了必須的實驗室、辦公室,會議室並不多,其他的也大不到哪兒去。
隻有一樓大廳最寬敞了,大家自己帶個凳子,往一塊一坐得了。就跟他們以往所裡開大會似的。
大家還有閒心說笑,當事人孟秋緊張得直扣手:“老師,是不是太誇張了?”
沈教授捧著茶杯,說:“哪裡誇張了?這說明你講得好,大家都對你講的內容感興趣!”
這事讓他產生了一個想法,類似的活動完全可以常規化,一周一次不行,那就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一次。
搞研究也不能一直埋頭苦做,還是要多交流。各個學科,各個人,不同的想法,在一塊碰撞,才能產生火花,保持思維的活躍性。
孟秋一開始很緊張,尤其是麵對下麵烏壓壓的人頭,壓力山大。本來隻是打算簡單講一講,現在不行了,總感覺不講點乾貨是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
一個人一分鐘,這麼多人,豈不是浪費了研究所幾百分鐘?
孟秋把肚子裡的那點東西都掏出來了,為了有東西可講,晚上回去就進係統裡抱佛腳。講到最後,都從無人機不
知道引申到哪兒去了。
就這麼,原定三天的培訓,講著講著,變成了一周。
第七天大家還意猶未儘,孟秋攤手:“沒了,真沒了,我也是現學現賣……”
有人就起哄:“孟組長,要不然你再臨時學一學我們化學吧!”
孟組長講課由淺入深,提到的很多東西都特彆有意思,還特有啟發性。隻可惜她講的以無人機為主,涉及他們本專業的比較少,沒聽過癮。
無人機項目組的組員們頓時怒目而視,我們有好東西和大家分享,你竟然還想連盆端走?
說話的這人“哎呦”一聲,誰啊?誰踹了他一腳?
孟秋婉拒了他的熱情邀請,化學,暫時還是算了,她現在都有點忙不過來了。
感受到了大家強烈的求知欲望,孟秋不由想到係統裡一資料庫的書,要是能把書拿出來給他們看就好了。
“不可以。”係統的聲音在她的腦海中響起,“係統中的所有書,隻有宿主本人能看到。”
晚上回去孟秋試了試,發現書隻能在係統空間裡看,一拿出來就變成了空白。
而且抄寫或者默寫下來也不行,在這方麵,係統的規則意外的嚴格,隻有宿主自己學會,再教給彆人,才不算違反係統規則。
否則的話,還有處罰,輕則罰星幣,重則封號。
看著頁麵上大大的“封號”兩個字,真是警告的意味很強烈啊!
孟秋:“好吧好吧,我自己學還不行嗎?”
本來也就是想想,係統裡的書太超時代了,拿出去也沒法說啊。
培訓結束,下一步就是實驗階段了。
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他們的目標是無人機,但也產生了一些“副產品”。
比如,電池。
當前,國內有的多是碳性電池,也就是俗稱的乾電池。這種電池應用範圍廣,但缺點也很明顯,不耐用,無法充電,蓄電量低。
無人機上要是用碳性電池,說不定還沒到目的地呢,啪嘰,沒電了。
所以,他們考慮使用一種新電池——鋰電池。這種電池,一是能充電,二是耐用,三是體積小,正適合無人機。
在孟秋的前世,無人機已經發展到民用程度了,電池用的基本上還是鋰係電池,隻
不過那時候已經用上了鋰離子聚合物電池而已。
研究所裡搞化學的郭教授對他們這個說法很不滿意:“什麼‘副產品’?這能是副產品嗎?”
這可是一款新電池!
孟秋看著情緒激動的郭教授,默默更正:“不是新的,國外說不定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