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農門婦 欣欣向榮 13988 字 11個月前

王大娘家的屋子收拾的極乾淨,炕上鋪了一張蘆席,晚上放上枕頭一趟,就能睡覺,天熱了,這樣睡涼快,怕碧青不慣特意墊了一床厚厚的褥子,碧青見那褥子簇新,上頭的木樨花好看的緊,上月裡聽娘說,定山大哥說成了

媳婦兒,王興娘做的大媒,王興娘的侄女兒,臨山屯的人,身子壯實,手腳勤快兒,就是年紀大了些,過年就十九了。

碧青聽她娘說年紀大的時候還以為三十了,一聽才十九,愣了半天,心說十九算毛大啊,可想想自己這還不到十五呢,都成親兩年了,十九是有點兒大,這裡畢竟不是現代,人均壽命低,女孩兒老早就嫁人,十四五就生孩子,不到三十就有當奶奶的了,能活到五十那都算高壽,十九沒嫁人的姑娘,就成老姑娘了。

碧青一見就猜著不定是王大娘給定山大哥預備著娶新媳婦兒鋪炕的褥子,折起來放到一邊兒道,大娘,碧青是您瞧著長大的,什麼苦沒吃過啊,哪會如此嬌氣,再說如今天熱,坐席子上才涼快呢,您幫忙忙活了,趕緊打一盆糨子來,我教大家糊桃袋。

王大娘一聽忙往外走,不一會兒打了一盆糨子端過來,碧青已經把桃袋折好了,碧青沒糊過桃袋,卻糊過梨袋,家鄉出產鴨梨,糊梨袋是家家戶戶都會乾的手工活兒,旺季的時候,全家老小齊上陣,忙上一個月,能有不少收入,也是孩子們賺零花錢的法子。

很簡單,折起來糊上,下頭留著防水口就成了,用的時候,撐開套進去,捏著敞口往兩邊折著紮緊就行,現代

大都用報紙或者專用紙,這裡沒報紙就用草紙代替應該也可以。

鄉下的婦女姑娘大都手巧,看碧青糊了兩個,差不多就會了,七嘴八舌的問碧青什麼時候開始糊,碧青應著明兒一早就讓小五去縣城買紙,大家夥才散了,屋裡也清淨了,崔九終於找著機會忙跟碧青道,我說你倒是給句痛快話兒啊,到底挪不挪桃林,王大娘一見兩人有話說,磨蹭一會兒才到外間屋坐著去了,沒出去,裡屋的簾子也撩的老高,外間屋的門更是大敞著。

碧青知道王大娘這是為自己好,這時候舌頭根子底下壓死人,崔九一個年輕男子跟自己單獨在屋裡說話,的確不妥當,想到此,說了句熱,沒搭理崔九,站起來往院子裡搭的涼棚裡坐著去了,崔九也追了出來。

王大娘忙搬了兩個板凳過去,又舀了兩碗荷葉茶放到桌子上,才放心的坐到棚子門口做針線。

崔九著急的道:“你倒是怎麼想的啊,真打算急死我不成。”

碧青瞥了他一眼沒好氣的道:“你比我家豬圈裡的豬都蠢。”

崔九不樂意了:“咱說正事兒呢,不帶這麼罵人的,我怎麼笨了?”

碧青瞥了他一眼道:“我記得誰說過我瘋了,說什麼房子能賣一千兩…”

崔九嘿嘿笑了兩聲:“得了,我承認我是豬還不行嗎,咱現在彆扯這個成不,賺錢要緊啊。”

碧青渴了口茶道:“你前頭說的是,京城裡的兩進的院子也就值二百兩銀子,憑啥咱窮山溝裡的房子就賣一千兩呢。”

崔九不乾了:“咱這可不是窮山溝,是世外桃源,是仙境,一千兩都賣便宜了,咱得第二期得漲價,就跟普惠寺那些鋪子似的,價高者得,誰出的銀子多,咱就賣個誰。”

桃源?碧青哼了一聲:“要是光禿禿的沒了桃花,還算個屁桃源啊,之所以房子能賣這麼高的價兒,就是因為桃源這個噱頭,沒了噱頭,你十兩銀子都賣不出去,誰吃飽了撐的跑山溝裡頭來住。”

崔九撓撓頭,是啊,自己怎麼忘了這茬兒了,那個效果圖上之所以被彆人稱之為仙境,就是因為這片鋪陳在山腳下如煙如霞的桃花,才使得隱在其中的宅院如同仙境,要是把桃花砍一半下去,立馬就會大大失色。想到此不免有些遺憾。

碧青看了他一會兒道:“算著蓮花山這三期的工程跟

普惠寺那些鋪子所得的利潤你我對半分,也相當可觀了,你一個沒開衙建府的皇子,要這麼多錢花的過來嗎?”

崔九道:“錢是好東西,沒錢說什麼都沒用,故此,自然是多多益善,你甭說我,你不也一樣,你家一共才幾個人,瞅你這折騰勁兒,恨不能我大齊的銀子都讓你賺了才好呢。”

碧青氣樂了:“既是你家的銀子,回京去當你的大爺得了唄,跟我這兒瞎摻和什麼,”

崔九嘿嘿笑了:“我替大郎看著你,我可瞧得真真兒,杜子峰那小白臉沒按好心,回回見了你都往前湊,出於合作夥伴的立場,我提醒你一句,彆跟那小白臉走太近,那小白臉兒不是個善茬兒,杜老頭外頭養的兒子,能進相府認祖歸宗,成了正兒八經的相府少爺,沒點兒心機手段能成嗎。”

碧青挑挑眉:“我倒不知道你這個堂堂皇子竟如此八卦,連人家的私事都一清二楚,再說你算那根兒蔥啊,用得著替大郎看著我,跟你撂句實話,老娘是不想出牆,要是真想出,就算你是你老子也管不著。”

“你,你這女人,□□,大膽,不要臉,良家婦人紅杏出牆就該侵豬籠。”崔九一蹦三尺高,仿佛碧青給他帶了綠帽子似的,氣的臉都紅了。

碧青發現自己挺惡趣味,跟這小子吵這種毫無營養的嘴架,看著這小子被自己氣的跳腳,心裡就覺特彆爽。

歪著頭欣賞了一會兒崔九臉紅脖子粗的樣子才開口道:“有功夫在這兒瞎嚷嚷,還不趕緊操持著進磚瓦木料,房子蓋起來,錢才能到手,桃林這邊兒,普惠寺那邊兒,這是多少事兒,還不夠你忙活的嗎。”

崔九一聽也沒工夫生氣了:“我今兒進京,三天後回來。”撂下這麼一句就跑了,碧青猜著他是找人去了,之所以選擇崔九可不光是因為這小子的身份,還有他背後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資源,就算他這個九皇子年紀還小,上頭不還有太子呢嗎,太子爺一句話,可比什麼都有用。

碧青忽想起剛崔九提起的杜子峰,自己跟杜子峰是該遠著些了,自己心裡毫無齷齪,可就怕彆人多想,尤其蠻牛的性子直,回頭真誤會了就是大麻煩,好日子剛開始呢,自己可不想找麻煩。

崔九一路馬不停蹄的進了進城,直接往東宮去了,太子哥管著工部,手下有的是人,自己要倆幫手應該不難。

太子慕容湛正在收拾園子裡的番薯,番薯長得很好,活力十足的番薯藤,順著地壟攀爬的到處都是,慕容湛記得小九說過,番薯藤能吃,味道還不錯,好幾次想讓膳房做些嘗嘗,又怕耽擱了番薯的收成,沒舍得動,這不隻是

一園子番薯,這是能救深州百姓命的良藥。

想著小心的撥開番薯藤把瓢裡水澆了下去,生怕碰折了。

崔九進來就見太子哥跟伺候祖宗似的伺候一園子番薯,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幾步過去,接過太子手裡的水瓢丟到一邊兒,提起水桶,嘩啦一下就澆在了地裡,太子想攔沒攔住,忙低頭去看,卻被崔九扯到了外頭道:“太子哥,這是番薯,用不著這麼伺候,不用怎麼管,還有不用這麼費勁的澆水,在前頭挖一條小溝,留下放水口,需要澆水的時候,把水倒在溝裡,自然而然就流進地裡去了。”

太子愣了一會兒沒明白,崔九隻能進屋去找了紙筆出來,想著大郎家田裡的樣子,畫了一副簡易圖,遞給太子。

慕容湛拿著圖看了半天,越看越覺得精妙無比,若是大齊所有的農田都用這樣的法子灌溉,隻要在有水源的地方建造一架水車,就會把水源源不斷的送進田裡,如此可大大省了人力,需儘快招募謀士好好研究,完善之後,上報父皇,著司農司下到地方上,督建此事,乃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想到此,吩咐蘇全把自己的謀士都找來。

等著太子騰出空來,已入了夜,蘇全進來換茶的空,低聲回稟:“九爺還在外頭呢,說是有事兒要跟太子爺說

。”

太子這才想起來,從書房出來就見老九坐在廊凳上抬頭看著天上的月亮發呆,不知想什麼呢,連自己在他旁邊兒坐下都發覺,太子搖搖頭,咳嗽了一聲:“想什麼呢,衣裳都沒換,什麼要緊的事兒,值得這麼著。”

崔九這才回神:“太子哥忙完了?”

太子搖搖頭:“深州大旱未解,數萬黎民嗷嗷待哺,北境的胡人蠢蠢欲動,屢有劫掠殺人之事發生,我大齊如今內憂外患,父皇夙夜憂歎,哥是大齊的太子,又怎能置身事外。”

說著歎了口氣道:“不說這些了,說說你的事兒,怎麼從冀州府跑回來了,不是送了信兒回來,說要在冀州府待一陣子嗎?”

崔九點點頭:“是要待一陣子,這次回來是想求太子哥給我找幾個幫手,我有大用。”

太子好奇的道:“什麼幫手?你要幫手做什麼?”

崔九:“我得蓋房子,蓋很多房子。”說著把特意帶回來的蓮花山跟普惠寺的效果圖拿了出來,拽著太子進屋,叫蘇全撥亮燭火,把圖攤到案上。

慕容湛看到效果圖就是一愣,從不知道大齊還有如此堪稱世外桃源之地,繚繞於山腳的桃花林,蒼鬆翠柏,山

溪清流,尤其武陵源,跟陶公的桃花源記,更不禁讓人向往,哪怕自己有那麼一瞬也想住進這片世外桃源裡去,過一過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生活。

還有這個難道是普惠寺?太後隔兩年便會去普惠寺禮佛,自己沒少跟著去,故此對普惠寺很是熟悉,卻記憶中的普惠寺遠沒有這麼大,而且就算擴建,如此大的工程,怎會落到老九手裡,淨遠大師雖是得道高僧,卻並非不理俗事,想到此疑惑的看著崔九。

崔九知道太子哥疑惑什麼:“太子哥您可彆以為我是胡說八道,這些也不是我一個人能乾的,是大郎媳婦兒的主意,您也知道大郎媳婦兒買了間河縣蓮花山附近的一百畝山桃林,順道就蓋了點兒房子,跟弟弟合夥,賺點兒小錢兒使喚,至於普惠寺,知道皇祖母誠心向佛,我這是想儘儘孝道,才幫著普惠寺擴建,可是一文錢都沒收,還得幫著老和尚修繕彌勒殿。”

太子一愣:“擴建寺廟修繕彌勒殿,沒一兩萬銀子是絕對不成的,你一文錢不收,哪來的錢,莫不是回來找我要銀子的。”

太子一想平白無故多了一兩萬的窟窿,頭都疼了,以前自己也沒少給老九填饑荒,可那都是小錢,這一兩萬銀子,就算自己是東宮太子,也沒地兒弄去。

崔九嘿嘿一笑:“太子哥您彆為難,我不是要銀子來了,擴建寺廟修繕大殿的錢我有,如今差的就是人,您給我找幾個妥帖的人,幫著弟弟把這事兒乾成了,以後太子哥就再不用為銀子發愁了。”

“有銀子?你哪兒來的銀?”慕容湛不信。

崔九道:“這個太子哥就彆管了,反正弟弟沒偷沒搶,都是正經來的銀子,您就幫我找幾個幫手就成。”

慕容湛被崔九磨得,倒是想起個人來,就是前將作監的掌判監事陸明鈞,因私自貪了一百兩銀子被下屬高發,後自己查明是因其母之病需百年人參,監事的俸祿微薄,陸明鈞才起了貪汙之心,雖觸犯國法,卻其情可憫,自己憐他出於孝心,隻罷免了他的官職,責令其退回銀子,此人是個全才,又任將作監掌判監事多年,若是能一展長才有所作為,也免得荒廢了一身本事,故此,跟崔九推薦了此人。

崔九眼睛都亮了,將作監都是些什麼人,沒有比自己最清楚的,大到皇城裡的宮殿,小到各衙門官署,可都是出自將作監那些人之手,有這麼個人,彆說蓋房子,修寺廟,就是蓋玉皇大帝的宮殿都成。

叫旺兒去掃聽了陸明鈞家住哪兒,這小子機靈,不光掃聽到了陸明鈞家在哪兒,連人家裡什麼樣兒都摸清了,

跟崔九道:“爺,陸明鈞家可都快揭不開鍋了,本來老娘就有病,貪銀子就是為了給老娘治病的,這官兒丟了,賠了銀子,家裡就什麼都不剩了,兩口子帶著個十歲的兒子,病歪歪的老娘,外城的棚戶區住著呢,爺這會兒給他找個糊口的差事,可算救了他一家子的命,還不對爺感恩戴德的。”

崔九一聽,二話沒說先去藥鋪裡買了根老人參叫旺兒捧著,興衝衝的去了外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