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2 / 2)

農門婦 欣欣向榮 10390 字 11個月前

桃花抹了抹眼眶:“當初不是姑娘,我連周家的大門都進不去,俺娘那麼不看事,跟姑娘為難,姑娘一點兒都未記在心上,讓小三管著鋪子,還讓杏果兒風風光光的嫁給了小五,如今還讓承業承安進學堂念書時,姑娘的大恩,桃花三輩子做牛做馬也報答不完,不讓承安承業給姑娘磕個頭,俺這心裡實在過不去。”

碧青拉著她的手:“咱兩家是鄰居,如今更是親戚,說這些可就遠了,俗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當初若不是富貴叔幫著,碧青也沒有今天,外頭冷,咱進屋說話兒吧。”

進了院才看見杏果兒跟小五,在門裡頭等著呢,碧青不瞞的道:“大冷的天兒,怎麼讓你姐跟孩子在門外站著,凍病了可怎麼好。”

杏果兒道:“姐非要帶著兩個外甥兒在大門外等著給嫂子磕頭,俺勸不住。”

桃花道:“不怨杏果兒,是俺想給姑娘磕頭。”

碧青道:“往後可不用這麼著了,武陵源的學堂不稀罕,承安承業是咱自己家的孩子,進去念書也是應該的。”

話是這麼說,桃花心裡比誰都明白,武陵源的學堂請的是大齊最好的先生,教經史子集,算學之外,還有手藝,啟蒙之後不是念書材料的,可以學手藝,木匠,鐵匠,泥瓦匠什麼都有,武陵源王家的買賣大,隻要學會一門手藝,將來就不愁飯吃,且不收一文學費,先生的工錢都是王家出的,進了學堂的學生,一年四季的衣裳,鞋子,帽子,還有在學裡的一日三餐跟住處都管。

武陵源牌樓旁邊那幾棟新起的小樓就是學堂,誰都知道,隻要進了哪個學堂的大門,一輩子的飯碗就算有了。

學堂不收學費,能進去念書的學生門檻也不高,隻要家裡有給王家乾活的,無論說夥計掌櫃的還是小廝丫頭,哪怕你是給王家掃地打雜的,家裡的孩子也

能進學堂念書,武陵源的人進學堂容易,可彆人想進來卻是難上加難.

雖說小三在王家當管事,杏果兒又嫁給了小五,可桃花的兩個兒子卻是周家人,不是碧青吐口,承業承安是進不來學堂的,心裡能不感激嗎,加上碧青還讓自己在王家乾活兒.

王家的工錢福利可是出了名兒的好,自己在娘家住著,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兩個兒子姓周,兩個嫂子縱然嘴上不說,心裡不定怎麼想呢,再說,也不能讓小三養她們娘仨一輩子啊,小三早晚的娶媳婦兒,將來有了自己的家,再養著出了門子的姐姐跟外甥像什麼話,如今兩個兒子進了學堂,就算有了出息,自己在王家做工,有吃有住還能賺些錢存起來,等以後承業承安娶媳婦兒的時候,不至於兩手空空,能得這份的差使,心裡萬分感激。

自打開春,江婆婆的身子就不怎麼好,年紀大了,再好的身體也會出毛病,不是老人家舍不得虎子,碧青早讓江婆婆歇著了,跟江伯老兩口子累了一輩子

,也該享享清福,可江婆婆一直不放心,說冬月跟冬時年紀小,又沒嫁人,有些事兒不好近前伺候,桃花來了正好補上這個空,知根知底兒,又是親戚,人穩妥,手腳也勤快。江婆婆看了幾天,終於放了心,這才把手裡的事兒都交代給桃花,自己跟江伯回去養老了。

兩位老人伺候了師傅一輩子,不可能離開,就在師傅的宅子旁邊兒劈出過地方蓋了個小院,這是江伯跟碧青要的。

老人家難得要什麼東西,碧青自然不會反駁,更何況,不過是個小院,兩位老人守了一輩子主仆規矩,臨老也不肯稍有逾矩,碧青本打算把山腳下空著小樓給二老一棟養老,可兩位老人死活不要,碧青隻能依著他們蓋了個小院。

竹籬笆門兒,三間房,房前養幾隻雞,房後種幾畦菜,想虎子了,江婆婆就來王家溜達一圈,抱著孩子玩會兒,膩煩了,老兩口套上牛車去田裡轉上一圈,瞧瞧地裡的莊稼,日子過得其樂融融,心情一好,

江婆婆的身子也好了不少。

貴伯來了一趟,都不想走了,不是大軍南征,碧青要去京城送他,貴伯擔心京裡沒人料理,就留在武陵源了。

走的時候跟碧青說:“怪不得人人都說武陵源好呢,老奴來了也不想走呢。”

碧青道:“這有什麼難的,等大軍開拔,貴伯就跟著我回來吧,您的年紀大了,總在京城裡頭待著做什麼,武陵源上瞧瞧桃樹,看看莊稼,釣釣魚,跟江伯說說話兒,比什麼不強,京裡您老就不用費心了,交給小五什麼都能料理的妥妥帖帖。”

貴伯點點頭:“成,等這回大軍開拔,老奴就跟著姑娘回來,好好享幾年清福。”

馬車進了內城門,貴伯忽的停了車,跟碧青道:“姑娘是成材。”

碧青一愣,聽貴伯說,開春的時候成材的婆婆病了,成材尋不著好郎中跑來小院,跪在地上直給貴伯磕頭,腦袋都磕出了血,貴伯尋了熟人,請了位太醫

給他婆婆瞧了,也不頂用。

成材的婆婆年紀大了,加上這些年饑一頓飽一頓的,沒少受罪,如今眼看著生活安定,日子也好了起來,就再也撐不住了。

這人啊,苦難的時候就靠一口氣兒撐著,多苦多難,咬著牙關也能挺下來,可就怕難過去,這難一過去,咬住的牙關一鬆勁兒,人就垮了,跟攔河的堤壩一般,開了口子,河水傾瀉而下,就再也堵不住了。

堪堪熬過了一夏,剛入秋的時候沒了,成材哭的上氣不接下氣,貴伯說當時瞧成材那樣兒,都怕他想不開跟著婆婆去了,大病了一場,生意也耽擱了,這會兒怎麼跑城門來了。

碧青推開車門,成材看見碧青,噗通就跪下了,懷裡頭還抱著一個骨灰壇子,碧青忙叫貴伯扶他起來:“好好的跪什麼?”

成材道:“俺婆婆臨死最後的願望就是埋在家鄉,俺不能讓婆婆死不瞑目,俺想回鄉。”

碧青想了想:“你想跟著大軍南下?”

成材點點頭:“俺爹娘都是南蠻子殺的,俺想給爹娘報仇,也能把婆婆埋回家鄉。”

碧青想了想:“你先起來,這事兒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楚的,咱們家去再說。”成材這才起來,跟著碧青的車回了小院。

這一晃都十月中了,天也冷了起來,淨遠老和尚十月初才把驅蟲丸做好,十月初四,皇上就下旨招大郎回京,封平南將軍,安大牛常六封威武將軍為先鋒,擇吉日率大軍南下。

這次因為知道的早,有所準備,比起上次北征強的多,可碧青這心裡仍然七上八下的不安生,戰場上變數太多,就沒有穩操勝券的時候,哪怕準備的再充足,也可能出現意外,尤其南境氣候濕熱,易生瘟疫,叢林中更是危機重重,一不小心命就沒了。

自己這次也不能跟上回似的不管不顧的跟去,家裡有個大的,肚子裡還有個小的,這一大一小都離不開她,所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準備些東西。

陸超跟大郎去了,震天雷剛研發成功,具體性能

應用沒人比陸超更清楚,碧青本來不想讓陸超去,畢竟戰場上太危險,若陸超有個閃失,碧蘭怎麼辦,可陸超一定去,說年紀不小了,想建功立業,回來好娶碧蘭。

碧青知道這不過托詞,陸超若想建功立業,從北胡回來,慕容湛就曾延攬他們父子,可父子二人執意要回武陵源,這才幾年,怎麼就想起建功立業了,想是怕大郎不熟悉震天雷,才跟去的。

師傅說男人誌在四方,總圈在跟前不成,得出去曆練,小海如此,陸超也一樣,年少去各處走走見識見識,沒什麼不好,陸明鈞也是這個意思,執意讓陸超跟去。

碧青不同意也沒用,大郎走的時候陸超偷偷跟去了,如今是大郎跟前的小兵,比起熟知震天雷的陸超,成材也相當有用。

當初幫成材的時候,碧青真沒想到有一天會用上他,成材是南境人,他家的村子就在叢林邊兒上,對於叢林的地形,南白呢的氣候環境,比誰都熟,在南

邊有他跟著會好的多。

可成材不是陸超,而且成材有蠻人血統,從他眼珠的顏色就能看出來,這讓碧青頗有顧慮,想來想去把崔九找了來。

上回去北胡,是太子慕容湛監軍,此次南征監軍卻是崔九,皇上的意思很明顯,就是為了振奮軍心,都知道戰場凶險,也都知道崔九是皇上最寵的皇子,這次派了崔九任監軍,就是告訴南征的兵士們,皇上必勝的決心。

還有一個,碧青覺得是為了寶藏,赫連家富可敵國的寶藏,如果真在南境,即使知道大郎無仕途之心,皇上也不放心,所以才派了崔九跟去。

皇上是明君,可隻要坐在那個九龍禦坐上以後,就不得不處處提防,其實挺可悲的,聽師傅說,皇上從深州回來就病了,如今還沒好利落呢。

這是大齊的最高機密,師傅之所以知道是因為皇上召師傅進宮議事,至於議什麼?估計十有八九是儲君的事。

皇上隻要覺得自己身體不好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即使慕容湛這個太子做的十足完美,皇上依舊不放心,對於自己的選擇也存著一些疑心。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太子對原太子妃所出孩兒的偏愛,讓皇上有些不滿意,碧青真心覺得,皇上管的太寬了,對崔家的打擊到了這份上,也差不多算趕儘殺絕了,就一個女流之輩能怎麼著。

更何況,肚子裡的孩子也是他的親皇孫,娘是誰?有這麼難以接受嗎,非把太子逼得毫無人性才滿意不成。

師傅回來不久,太子良娣就懸梁自儘了,這大概是交換條件,想保住儲君之位就隻能犧牲老婆,新生的孩子交給太子妃趙氏撫養。

碧青忍不住想,在這一連串的變故中新任太子妃趙氏出演了什麼角色,恐怕並不簡單吧,宮鬥大戲從來不是她們這樣的平民老百姓能想明白的,所以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