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宅邸(2 / 2)

所以當初選擇建摩天大樓確實是個迫切的選擇,要不然以玉京的商業體量來看這點地皮根本塞不下。公司疊羅漢總比民宅疊羅漢要好。

這麼做有一個大問題,就是私家車沒法用,根本沒地方停也沒地方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少街區的曆史有超過三四百年了,當初就不可能想到幾百年之後要留出空間來容納私家車。

所以雖然私家車並不貴,但玉京境內的通勤主要還是靠公共交通,五品以下都得去擠地鐵。所以地鐵的煤改電才如此迫切,因為這確實太重要了。玉京市民每天都要在地鐵裡待上一兩個小時,讓地鐵不冒煙才是大家最迫切的需求。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擠地鐵,因為大多數人其實都不需要到好幾站路之外的地方去通勤。比如商洛家就不用,商家是武功左衛軍匠出身,這整個街區的地皮全都是各大衛所的。武功左衛的地盤就在不遠處的清涼山西側的“天字十六號製作所”,直線距離隻有一公裡,騎自行車就到了。

真正像五台山這麼擠的地方其實沒太多的民戶。南京城外的地盤要寬敞不少,皇宮和朝廷也都搬到外麵去了,外頭城區也要更新一些。

不過雖然這裡很擠,但畢竟這方天地是自家的,給個縣令也不換。

商洛打開了家門,鎖是新換的,門裡的地也剛剛掃過。屋子裡黑漆漆的沒開燈,但有月光和外頭的燈光從天井裡照進來,照亮了天井中央的地麵。

踏入門內時,他感受到了腳底下傳來的厚重感,腳底的黑石磚都踩出包漿來了。

理論上這其實是祖宅,但地皮不是祖地。商家世世代代都是衛所的軍匠,但也可以不當軍匠。泰昌年之後戶籍就解綁了,做不做軍戶和匠戶都是自己的自由,也僅僅止於自身。自己選了之後,兒孫輩還要重新選。他們可以頂班,也可以自己獨立成民戶去另謀生路,軍戶和匠戶的數量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基本不變了,一個蘿卜一個坑。

一家一般都至少有一個人繼承軍戶和匠戶的戶口。也可以不繼承,但軍戶和匠戶還綁定了彆的東西。比如五台山傳習所、教習所的入學資格,再比如這塊地。

這塊地其實是武功左衛的。雖然在這裡住了不知道多少年,但衛所的地皮不能買賣,不在衛所工作就要收回——反過來說,隻要這家沒絕戶,隻要大明朝沒有完蛋,這塊地皮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還有一份旱澇保收的工作,底薪至少餓不死人。如果能加把勁考個高級鉗工,還能有一份相當可觀的薪水。

而且以今天的地價來看,這塊地就算可以買賣他家也買不起了。每月50兩的薪金對這黃金地段來說還是太少,商洛都不敢算這塊地到底有多少貴。反正外麵的公司都在疊羅漢,百貨大樓也在疊羅漢,地下的地鐵都快疊到十八層了,就這裡沒有疊。衛所的態度是:反正大家看著辦就好,蘿卜坑也有蘿卜坑的好處。

另外雖然地皮是衛所的,但房子還是自家的。商洛依稀記得老商說過,這房子在祖爺爺的時候改建過一次,前些年拉電線的時候也小小地改動了一下。錦衣衛之前也來打掃過。

【好家夥,這些錦衣衛是搞家政的嗎?這地板怎麼擦得和鏡子一樣,還在桌上給你留了紙條?】

“聽說他們在內庭乾的就是這個活.先睡吧,明天就要開始忙了。我的房間,我記得在這.好家夥,他們連床都給鋪好了,他們怎麼知道我住哪個房間?竟然還泡了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