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塔貝萊蘭王國是恩戈尼人建立的土著王國,他們現任國王叫做洛本古拉,這位國王從1869年登基至今。
馬塔貝萊蘭王國有三個階層,讚西階層,是王國的貴族,成員大都擔任王國內的重要職位。
恩赫拉階層,蘇陀-茨瓦納人為主,這些人能夠擔任一些不重要的官職,屬於平民階層。
霍拉階層,是津巴布韋地區原來的土著人種-紹納人,屬於被征服者,他們在王國內的地位最低,屬於奴隸階層。
三個階層界限明顯,嚴禁通婚。”
介紹情況的是一個老年白人,名字叫做羅伯特.莫法特,他還有個外號叫:“幸運的莫法特”。
他是蘇格蘭人,曾經是一個修道院的園丁。
他熱衷向土著人傳教,也樂於幫助土著人並教導他們文字,是以他和南部非洲大部分的土著酋長的關係都很好。
他曾把《聖經》翻譯成了茨瓦納語,用來發展更多的茨瓦納人入教。
他也是一位勤奮的記錄者,他在傳教過程中寫了不少文集,主要記錄他在南部非洲傳教日常以及土著人狀況。
但是這個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殖民主義者,原時空就是他充當塞西爾.羅德斯的幫手,騙過洛本古拉國王。
最終馬塔貝納蘭王國成了英國殖民地,被命名為南羅德西亞。
南華公司找到他的時候,希望他能夠充當向導去馬塔貝萊蘭王國出使時,這位老白人一口答應了。
從佛朗堡(今博國弗朗西斯堡)乘坐牛車出發之後,代表團一行人在路上已經晃蕩了五六天了。
之所以不騎馬和坐馬車,是因為南馬納紹蘭地區存在著一種蠅子,這種蠅子會讓馬匹感染瘟疫,所以他們這次過來隻能乘坐牛車。
無聊時,石錦堂忍不住唱起了《500miles》。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
同乘的老白人聽了幾遍後,居然也慢慢跟著哼唱了起來。
最後老白人傳教士對著石錦堂豎起了大拇指,“這首歌很棒,是您寫的嗎?”
石錦堂臉上顯出哀容,“是的,這首歌是我在美國留學時寫的,當時我剛剛認識了一個女孩。
她是一名虔誠的信徒,又是從五百裡外的來上大學的。
為了討她的歡心,我就寫了這首歌送給她。
她被我這首歌感動,也就和我交往了。
後來她得病死了,我也就對美國死心了,然後來了這邊。”
聽完了石錦堂的話,老傳教士的聲音也變得哀傷起來。
“抱歉我不該提問的,但是主不會讓祂的信徒靈魂無依的,你的朋友一定會在祂的天國獲得安息。
她叫什麼名字,能告訴我嗎?”
老傳教士的問題,把石錦堂問的愣住了。
這首歌他最初是唱給凱莉.史密斯聽的,那時候他剛剛穿越,身體虛弱內心惶恐無助。
就在年紀同樣幼小的凱莉.史密斯麵前唱起了這首歌。
當時,凱莉也才十二三歲大,被他的唱歌的樣子感動。
輕輕的把他的頭抱在了懷裡,用笨拙的小手輕拍他的後背。
凱莉給了他無聲慰藉和親密陪伴,那一刻的他感受到了人間真實以及白人女孩的溫柔。
旅途無聊他本想逗逗老傳教士,所以才編了一段故事。
不想老傳教士的問題,把他帶入了回憶之中。
凱莉現在在做什麼,她會不會怨我?
他潛藏在心底的思念突然爆發出來,腦海裡都是凱莉的影子,怎麼也揮之不去。
他不想說話,隻想沉默著。
莫法特發現這個年輕的殖民者神色暗淡,情緒低沉。
作為一個老者,過來人,對石錦堂的低潮表現表示理解,他沒有過多安慰,隻是歎了口氣,默默離開。
隨後幾天石錦堂都很沉默,再也不複開朗模樣。
讓莫法特很是自責,埋怨自己不該多嘴,提起對方的傷心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