鉄瀾同福桐一樣也準備了柱狀圖掛在支架上,然後不緊不慢的開始發言。
“這是公司目前各類農田的分類表,這其中占比最大的一塊是平民農場。
目前已經開墾種植的田畝有1000多萬畝,耕種這些田畝的主力是‘雇傭農工’。
其次是公司的‘國有農場’的田畝,目前已經開墾種植的有600多萬畝,耕種的主力依舊是‘契約農工’。
以上兩類田地種植的主要是小麥、玉米和大豆這三類傳統作物,年產量保持穩定。
根據石總‘發揮良種良肥優勢搞農業’的指示,良肥實驗已經成功,目前已經開展了‘農肥新發現’、‘泡製農家肥’、‘化工下鄉’等專項活動,成效顯著。
在國有農場中,我們已經嘗試推廣‘豆糧間作’、‘小麥抗倒伏’‘土豆抗病害’的良種選育工作。。
目前來看隻有‘豆糧間作’成效顯著,其他兩樣都還沒有什麼起色,希望後續能夠擁有較大突破。”
鉄瀾的話中對良種選育充滿了悲觀,石錦堂之前從歐洲購買了孟德爾的“遺傳雜交”論文,交給農技院推廣學習。
這篇論文的思路很簡單,但是想要出成果確是需要時間。
畢竟培育一季作物都要幾個月的時間,想要優中選優培育出良種,這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和時間。
幸虧西南非洲光照氣候充足,一年三產,若是在歐洲一年隻能收一到兩季更耗費時間。
而且孟德爾的理論目前來說還隻是一個傳說,究其原因這時候的人們對於農業的投入還處於粗放階段。
等到20世紀了,人口大爆炸,開始重視糧食作物時,科學家們才意識到孟德爾的遺傳夾雜實驗意義多麼重大。
鉄瀾年紀大了,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太差,遠不如年輕人腦子靈活。
石錦堂現在感覺,把這位老先生放在農業口的位置上有點輕率了,等後麵找機會還得再調整。
鉄瀾還不知道石老板又起了把他調走的心思,他一如既往的平穩講述。
“除了農田外,公司治下還有牧場。
從圖上可以看出,目前公司麾下放牧的牲畜中國有牧場的牲畜占大頭,平民放牧的隻占小頭,比例大致在6:4。
三種牲畜統計總數,牛20.5萬頭,羊35.8萬隻,馬10.1萬匹。
這三樣牲畜的存欄數大幅度的增加,是因為公司攻占了2大王國的殖民地,很多牲畜來自於繳獲。
放牧的主力仍舊是‘契約勞工’。”
說道這裡,鉄瀾換下了之前的柱狀圖,新掛上的圖表是一張殖民地經濟作物推廣圖。
“目前公司成熟區劃下的作物種植種類和放牧牲畜種類都很稀少,也很保守,產值太低。
但是這些作物牲畜都是之前公司無奈選擇,公司占據兩大王國後,我們農業局深入兩大王國內陸進行了光照土壤水文條件考察。
發現馬塔貝萊蘭王國境內的土地十分適合煙草、棉花以及水稻的種植。
而隆達王國境內十分除了上述經濟作物外還適合種植甘蔗。
另外兩大王國境內的土壤也都十分適合種植小麥玉米高粱這些傳統作物。
公司從葡屬東非租借的沿海土地種植水稻,可謂是得天獨厚!”
聽到這裡石錦堂隱約想起,後世的華國援助莫桑比克種植水稻的實驗區,就是設立在林波波河的下遊地區。
不管古今在農業方麵,水土永遠是保證農業騰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