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威脅(1 / 2)

非洲建國記 詭術木偶 8169 字 2個月前

1919年2月18日,巴黎,凡爾賽宮。

一個月前巴黎和會開幕,法國總統特地在此做了和會開幕詞。

同盟國戰敗也就是德國失敗,讓法國人特彆高興。

之所以選在這裡召開和會,因為1870年普法戰爭間,凡爾賽宮被普魯士軍隊占領。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鏡廳內加冕成為德意誌帝國皇帝,同年2月26日在凡爾賽與法國簽訂了初步和約。

風水輪流轉,如今法國人成了勝利者,他們行使勝利者特權,特意把和會的地址放在了凡爾賽宮。

殊不知二十年後,小胡子代表德國也行使了勝利者的特權,選在了福煦代表聯軍接受德國戰敗的列車上,接受法國的投降。

世界兜兜轉轉,一直都在不停上演著相似的劇情,隻是劇情中的主角不斷變化而已。

……

和平廳是凡爾賽宮中的一個宮殿場所,在主樓的西南角、鏡廳之南,為一方廳。

當他同意簽署《凡爾賽合約》後,他在國內的名聲儘毀,簽約後不久就下台了。

“三位先生,我們南華的國民以及海外領地的民眾在戰爭期間,為各國儘心服務,付出了大量的艱辛勞動,還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乾同樣的工作,你們白人拿到的工資是華工的幾倍甚至十多倍。

人雖走了,但是牽涉華工切身權益的問題必須得和三個當事方商量解決。

歐陽庚看著資料道:“第一條,就是克扣工資,我們的華人國民在戰爭期間,經常遭受管理人員的虐待侮辱以及工資克扣。

三個老政治家對視一眼,克裡孟梭率先發言。

歐陽庚對著這三人當麵裝傻的行徑並不以為異,政治嘛就是表演的藝術。

這個老者的頭腦睿智,思維清晰,是個十分利害的政治家。

……

英法美全都對南華十分排斥,是以此次巴黎和會上,最高會議不準南華參與。

威爾遜倡導建立的國聯,美國卻不是創始成員國,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廳內裝飾以羅馬帝王像、獅子、法國和納瓦拉王國國徽為主題。

“歐陽總理,你的話有些嚴重,也有點摸不著頭腦,請你說的詳細一些。”

本時空南華早早占據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另外英國為了平息東非的叛亂又付出了烏乾達殖民地的代價。

他們在戰後本該獲得尊重和平等對待,可為何你們三國,卻明目張膽的漠視侮辱他們?”

四位首腦中法國總理克裡孟梭的年紀最大,他今年78歲了。

戰爭期間有9.6萬華工為英國人服務,2.4萬為法國服務,1萬為美國服務。

本次巴黎和會,英國是最大的勝利者,也是最大既得利益者,因為好處大都讓英國以及英國麾下的自治領得去了。

最終在國會投票中,因為議員們被民意裹挾,導致美國加入國聯的投票失敗。

而南華雖然取得了奧匈帝國的投降,但南華還是英國麾下的自治領,沒有外交權。

美國總統威爾遜則是懷揣著一腔熱血,滿腦子的理想主義,最終被英法兩國弄得道心崩壞。

這個指控十分嚴重,因為三國一直都倡導自由、博愛、平等。

如今勸解華工加入南華的事辦完了,大多等待郵輪運送去西非行署落戶。

福爾貝克在得知德國投降後,最終在蘇丹境內現身,向英國投降了。

……

原時空因為他在巴黎和會上沒能抵過英國和美國合縱連橫,未能貫徹把德國徹底釘死的國民意誌。

……

總體來說,南華已經率先攫取了勝利果實,完全不著急這場帝國主義分贓會議的結果。

今天這座大廳裡坐著四位國家首腦,分彆是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伍爾德.威爾遜,法國總理喬治.克裡孟梭,以及今天會議的召起人南華歐陽庚總理。

歐陽庚一邊說話一邊給三位首腦,遞送南華整理的文件數據。

“這就是證據,三位先生請看吧。”

如今已經成功返回德國,成了德國的民族英雄。

於是歐陽庚趁著和會的間隙拉來了三位首腦,找他們要錢。

另外薪資歧視這一塊,更是過分。

14萬華工中,有三分之二的華工沒有獲得應得工資,你們三方的管控人員經常逼迫華工陪他們玩樂賭博,讓華工敢怒不敢言。

這上麵列舉了華工在戰時遭受的歧視條款足有十七條,其中克扣工資、薪資歧視,以及榮譽漠視這三條最為緊要。

也因為此次和會上他沒有堅持己見,導致他的政治生涯飽受爭議,政府官員和國民都對他的表現感到失望。

是以歐陽庚才能有時間去拜訪法國境內的華工群體。

以普通工人為例,華工一天隻有2分,而英國人是28.5分,美國人是33.8分,法國人是29.5分。

裝飾風格與鏡廳相似,但壁爐上的油畫主題為“路易十五創造和平”。

最高級彆會議隻準英法美意日五國的首腦和外長參與,也被稱為“十人會議”。

鐵匠華工一天是5.8分,英國人是48.1分,美國人是53.3分,法國人是46.8分。

同樣的工作,憑什麼你們白人就多拿那麼多工資?

你們白人勞工比華工高貴?

還是說你們白人勞工多長了一個耳朵,一張嘴?”

這裡麵的原因在場的哪個人不心知肚明,但是他們不敢說出口,一開口那就是自我打臉。

是以他們在歐陽庚的質問下,全都保持了沉默。

歐陽庚不管繼續怒批:“他們現在是我們南華的國民了,我作為南華的總理,必須為他們爭取薪資平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