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去偽存真(1 / 2)

人生就像一場大夢,亦真亦幻!

生命本身就是一片大海,海上激起的微不足道的浪花,則是一個個念頭。

人們執著於這些念頭,相當於把自己當成了浪花,卻忽視了自己本身就是一整個大海!

這片海,就是“真我”,就是生命的本源,妙用無窮,似是友情之物,卻無形無相,不可知,不可見!

不管是否能尋到“真我”,它就在那裡,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前世呂洞賓在《太乙金華宗旨》中說:“更有一句玄中玄,無何有鄉是真宅”,說的就是生命的本源之海,是“真我”!

何為“無何有鄉”?

惠子說有一棵大樹,木質疏鬆,無法用來建造房屋,很沒用。

莊子就說,可以把它栽種在“無何有鄉”,彷徨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

“無何有”,就是什麼都沒有,是“無”!

不管是物質世界,還是生命起源,最初都來自“無”。

人的“假我”太活躍了,六根一直在往外求,意識始終處於散亂狀態,導致“真我”被死死掩蓋著。

自從清歡創造“觀想法”,就是為了將散亂的意識凝聚起來,哪怕後續的“定”,也一直都是在尋求“真我”。

清歡的神魂,就是給自己的“神”賦予一個“形”,經過這些年的修煉,一點點驗證,對照,感悟……

如今“塞其兌,閉其門,致虛極,守靜篤”,終於在這一刻,完全摒棄了“假我”,尋找到了“真我”!

他終於將自己的神魂藍銀樹,“栽種”到了“無何有鄉”!

即,清歡自己的“真我”,生命的本源!

隻有在“無何有鄉”,在“無所待”的境界中,才能真正的“逍遙遊”!

就如同莊子說的那樣。“吾喪我”,“吾”是真我,“我”是“虛我”,摒棄“虛我”,尋回“真我”,就能回歸“無何有鄉”!

也就是前世常說的“去偽存真”!

當他做到這一切後,清歡突然明白了,什麼是“炁”!

“炁”,即是“無”!

得“炁”,就是回歸於“無”,找回“真我”。

就如同本源之海激起的點點浪花,形成了人的七情六欲,生體機能,思維想法……“無”強調“體”,而“炁”更強調“用”!

所以清歡的魂力屬性化作了“無”,沒有什麼“生長”特性,也沒有什麼“生命力”特效……什麼都沒有,即是“炁”!

“炁”是“無”,無形無相,但清歡卻硬是要給它一個“形”,一個概念。

於是炁有了“形”,慢慢呈現“霧狀”。

沒有屬性,也代表著可以有任意屬性,一切都是從“無”中誕生的。

於是“炁”有了太陽之力,緊跟著融入太陰之力,在之後是五行之力……

無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無何有鄉”中的藍銀樹神魂燃燒起來,先是籠罩著赤金色的火焰,然後皎白的火焰融入,之後金木水火土五行……

最後,一團漆黑色的火焰,在生命本源之海上劇烈的燃燒著。

漆黑的火焰?

清歡陡然一驚,心靈瞬間脫離了“無何有鄉”,無數的念頭翻湧而上,“虛我”再次淹沒了“真我”!

回到現實,清歡眼神直楞,腦中不停地回憶那漆黑色的火焰。

“……清歡……清歡……”

藍銀的喊聲終於把清歡的意識拉回來,眨了眨眼睛,道:“怎麼了?”

藍銀精致的小臉滿是緊張,道:“清歡,這次凝聚魂環,怎麼跟以前不一樣?我什麼都沒有感覺到……什麼都沒有,比“空”還“空”!”

比比東也在一旁道:“你入定了整整一個月,要不是藍銀說你沒事,我都打算叫醒你了。”

清歡搖搖頭,沒有急著回答,而是伸出手掌。

“蓬——”

一團漆黑的火焰,在掌心燃燒著。

“藍銀樹?!”比比東跟藍銀異口同聲的驚呼,她們看著這團火焰,居然看到了藍銀樹?

“不僅如此!”藍銀急切的道:“我看到了整顆藍銀樹生長的過程,其中還有伱的第一到第八魂技……這是你的第九魂技嗎?”

比比東若有所悟,道:“你的第九魂技,是將前麵八個魂技整合到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