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幽冥毒火(1 / 2)

築基練己,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返虛,練虛合道,這是內丹說的五個修煉階段!

想要說清楚這些,先要明白修行理念的演變。

鴻蒙時期,人類心思質樸,沒有什麼雜念,能與天地通,能感悟自然奧理。

所以有了《黃帝內經》開篇中:“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就是因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

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的心思也變得複雜起來,各種欲念叢生,雜念一多,也就絕地天通了,所以道家一直提倡人心歸於質樸。

但人心真能回得去嗎?

既然人心無法在回歸質樸,那就開始管理人心,梳理各種雜念,將這些雜念演化成獨到的理念,通過這些理念去滋養自身的氣,也就有了“練氣士”一說。

孟子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也是其中之一。

百家爭鳴,就是百家學說,百家理念,養百家之氣。

雖然爭鳴,誰也說服不了誰,但百家卻公認一點,那就是最終目的都是相同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佛家理念的引入,各種理念也開始相互融合,道家說“抱元守一”,儒家說“執中貫一”,佛家說“萬法歸一”——這個“一”,就是最終目的。

“一”者,單也,通“丹”!惟道無對,故名曰丹!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穀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長生!

內丹學說就此衍生!

最初的“築基練己”,用普通人的話說,就是克己修身,管理好自身的言行舉止,心理狀態。

為什麼叫“修身”而不叫“修心”?

因為一個人的心,旁人是看不到的,甚至連自己都看不清,但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卻曆曆在目!

通過修身,來反應修心,這就是克己修身,也是“築基練己”。

如果一個人,長期以“正直”來要求自己,管理自己,時間長了,他就有了一顆“正直”的心!

有了正直的“心”,就能養出“正直”的氣,以至他的精神狀態也很“正直”!

這樣的正直的人,光是精神麵貌,鬼祟小人看一眼都會覺得心虛。

常年身處高位的人,也會如此,精神麵貌讓普通人不敢直視。

通過自身的行為理念來養出一身氣勢,這種氣勢反補精神,這就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

……

換成真正的修煉,一個人拿著一本火屬性的秘籍,修煉出火屬性的“氣”,煉氣化神後靈魂也帶上了火屬性。

這也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

但如果一個人靈魂本來就是火屬性,那他的氣自然也是火屬性。

這同樣也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隻不過順序不一樣罷了。

順者凡,逆者仙,隻在其中顛倒顛。

正常的鬥氣修煉,是在不斷精進的同時,鬥氣潛移默化滋養靈魂,壯大“神”。

但“法相”卻顛倒了這個順序,而是直接將“元神”外放,讓鬥氣直接澆築,自然也會不斷壯大元神,強大靈魂!

……

清歡信奉以和為貴,也很少遇到必須要付諸武力的人或事,導致他雖然練出了神通丹,獲得了法相,卻沒什麼實踐的機會。

但彩鱗作為蛇人族女王,蛇人族的處境,注定了她不會缺少戰鬥。

清歡的理論,彩鱗去實踐,在反補回來……

在給彩鱗講解疑惑的同時,清歡自身對“法相”,甚至對修行,也有了更深的體悟。

不過清歡講的興起,彩鱗一雙明眸卻一直盯著清歡,眨都不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