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誌誠搖搖頭,“不用備禮,二妞爸媽都不在了,如今跟著四叔四嬸生活,她四叔四嬸都在京北生活,老家這邊,幾乎沒什麼親戚。”
“這樣呀,那我備兩樣,你去看看卓隊長和鄧會計。這些年,多虧兩位領導對你照顧,咱們要記得彆人的好。”張母說道。
張誌誠想了想,“那行吧,辛苦媽媽了!”
張母笑著去備禮,張誌誠坐下來陪父親說話。“爸,我用這些年的積蓄在京北買了院子。”
張誌誠下鄉當知青這幾年,跟嚴興業走得近,看到嚴興業往家裡寄錢寄糧,他也跟著往家裡寄錢寄糧,
結果,父母不讓他寄錢寄糧回家,隻要他照顧好自己,有多的錢,自己收著,以後娶媳婦用。
“你在京北買了宅子?”張父詫異地看著兒子。
張誌誠點點頭,“是,二妞她四叔四嬸買宅子,我就跟著他們一起買了,
我的錢不多,買不起大的,隻買了一個二進的,兩個一進的宅子,二進的那處,我打算自己住。兩個一進的,一個給誌堅,一個給誌美。”
見兒子買房子還想著兩個小的,張父心裡很是欣慰,“給誌堅買房乾啥?他在電廠上班,又不去京北,你以後留京北,家裡的房子就留給他了。”
張誌誠說道:“爸,我正要跟你商量這事。誌堅進廠做學徒工,事多錢少。
還有,誌堅的文化不高,在廠裡的晉升機會不多。
現大政策放開了,允許自己做買賣,不如讓誌堅去京北。
那兩個一進的宅子,有個是當街的,誌堅他做飯的手藝好,給他開個早餐鋪子,比他在廠裡上班強。”
張父聽得有些動容,如果開鋪子,他可以跟過去幫忙。
張誌誠見到父親眼裡的光,接著說道:“誌美的成績不錯,高考的時候,讓她報京北的學校,畢業後想辦法留在京北工作。<b
r>
誌堅如果也去京北,咱們一家,就不用天南地北的分開了。”
“什麼去京北?誰去京北?”張母從屋裡出來,聽到一句去京北,便開口問道。
張誌誠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母親。
張母聽說兒子在京北買了房子,立即表態,“聽誠哥兒的,讓堅哥兒辭了工作去京北。”
張母早不想在省城待了,以前是因為政策的原因,她不得不待在這裡。現在有機會離開,她一刻也不想在這裡待。
“要不是那邊壓著,你爸何至於退休還是中級工?
你爸是高級技師的水平,拿中級技工的工資。
而我,到退休還是代課老師,跟我同期的,甚至比我後來的,早都轉正了。
今兒得罪了那邊,還不知他們會想什麼招來對付咱們呢。
你考出去了,你爸退休,我的工作就那樣了,他們現在能對付的,隻有誌堅。
誌堅還小,我不要他走我們的老路,被人搓磨一輩子出不了頭。
咱們惹不起他們,咱們躲得起!我就不信,他們的手能伸到京北去。”張母憤憤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