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得國不正,所以他對手下的將領也是百般防備,全國的精銳全都被調到開封附近成為禁軍,實行強乾弱枝的政策,可謂禁軍多年不習武事,軍備早已經鬆弛,反倒是河北與西北兩地的邊軍因為常年駐守在邊境,時不時與境外的敵人發生衝突,一直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可以說當初趙匡胤定下的強乾弱枝之策早已經名存實亡了。
不過了防備地方的軍隊做亂,大宋就開始以文禦武的政策,武將手中的權力被嚴重削弱,平時隻負責練兵,根本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力,甚至連練兵的方法都必須采用朝廷統一發放的陣圖,十分的死板不知變通,如此一來,武將手中的權力幾乎無限縮小,哪怕上了戰場,也要受到文官和監軍的節製。
可以說通過上麵一係列的政策,武將的手腳幾乎全都被束縛住了,哪怕他們管著軍隊,但卻什麼都做不了,比如這次遼國的大延琳叛亂,遼國把邊境的大軍主力都調走平亂了,可以說隻要宋軍平推過去,幾乎有七八萬的把握在遼國主力回來之前收複燕雲。
然而很可惜的是,像呼延守信這種邊軍中的將領根本沒有調兵之權,上報的奏折也不受重視,當然最重要的是劉娥不想打仗,她隻要守好趙恒交給她的江山,而文官更不用說了,他們也一向求穩,再加上打壓武將的需要,畢竟如果打仗,武將就可能借軍功出頭,這是文官的利益集團不願意看到的事。
想到上麵這些,李璋也不由得歎了口氣,不過現在想這些也沒用了,大延琳已經被抓,遼國的主力大軍也開始回撤,大宋已經沒有機會再出兵了。
富弼等人將使團安排好後,也立刻找到李璋,然後在呼延守信的熱情招呼下赴宴,這次為了給李璋接風,呼延守信也下了不少本錢,竟然從真定府請來一位大廚,畢竟遂城是個小城,也沒什麼大的酒樓,想吃點好東西都得去附近的大城。
李璋也沒和呼延守信客氣,彆看大宋的武將活的窩囊,但他們卻一點也不差錢,大宋文官的薪俸已經夠高了,但同級彆的武將比文官的薪俸還要高,這也是當初趙匡胤定下的規矩,既然剝奪了武將手中的職權,那就隻能從錢財方麵補償他們,比如像呼延守信這種獨守一城的將領,光是他一人的薪俸,哪怕呼延家不做生意,也足以活的很滋潤。
不過李璋不喜歡喝酒,這點呼延守信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他讓自己的手下去灌其它人,自己則和李璋邊吃邊聊,李璋不但對遼國的情報感興趣,而且也對河北一帶的情況感興趣,畢竟他希望有一天能讓大宋收複燕雲,甚至更進一步滅掉遼國,而河北則是攻打遼國的前站。
“李兄,你可彆看我們遂城小,但這裡卻是當年楊延昭,楊老將軍駐守過的地方,而且還曾經數次打敗了遼國的大軍!”呼延守信這時也有了幾分醉意,介紹過河北附近的情況下,忽然又指了指腳下笑道。
“天波楊府的那位楊老將軍?”李璋聽到呼延守信的話也是眼睛一亮道。
楊家將是他最熟悉的一部,楊六郎更是他童年的偶像,然而很可惜的是,他穿越時楊六郎已經去世了,不過他的兒子楊文廣還活著,中楊文廣是楊六郎的孫子,但正史中他們其實是父子,所以畢竟是,不能真的當成曆史書來看。
“沒錯,就是那位楊老將軍,按輩分我得稱對方一聲伯父,遂城這裡就是當初他駐守的地方,鹹平二年的時候,遼軍突然襲來,遂城兵少而且沒有任何準備,但楊老將軍卻組織城中軍民拚死守城,無數次打退遼兵的進攻,後來遼軍不計代價攻城,眼看著遂城的城牆就要堅持不住了,結果楊老將軍靈機一動,竟然讓人把水潑到城牆上,當時天寒地凍,一夜之間造了一座冰城,逼的遼軍束手無策,最後不得不退兵。”呼延守信提到楊六郎當初的功績時,臉上也露出一副向往的神色。
李璋對楊延昭的事跡也十分了解,自然知道冰城退敵的故事,隻不過史書上記載的比較簡略,李璋又不是專門研究曆史的,所以知道的並不詳細,當下他也再次打聽道:“呼延兄你還知道什麼關於楊老將軍的事,快給我講講。”
“那可就太多了,當初楊老將軍在遂城駐紮了多年,也在這裡數次打退遼軍,其中最有名的戰績就在發生在遂城不遠處的楊山,那裡本來名叫羊山,當初楊老將軍在那裡也曾經大敗遼軍,所以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就將羊山改名為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