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玉華山莊(2 / 2)

京師驚夢 初心了了 4910 字 1個月前

大皇子掃了眼眾人,對著國子監祭酒道:“今日這下麵怕是有半數都算得上是先生的門生,不若今日就由先生來出個題,考較考較。至於這彩頭嘛......”

他拍了拍手,一旁的太監立馬端上來一個卷軸,打開竟是唐朝畫家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圖一展開,底下便傳來了些許倒吸涼氣的聲音。要知道張萱的畫作傳世的極少,所以異常珍貴,可謂是千金難求了。

國子監祭酒沒想到大皇子出手這般大方,一愣之後方才將眼神從畫上移開。

他捋了捋修剪整齊的短須,略想了一會道:“既然大皇子將這唐朝的名畫作為彩頭,不若我們就效仿唐人石崇的‘金穀酒數’來個‘玉華酒數’,若是吟不出這詩句,便自罰三杯。至於這酒令嘛,今日雖是盛夏,可這園中涼風習習,甚是舒爽,不若我們就以這‘風’字為令如何?”

大皇子點頭笑道:“甚好,就依先生。”

說罷,他揮了揮手,一侍女端著裝有酒壺的托盤來到下手第一個青衣文人麵前。

那青衣文人神色略有些緊張,隻見他眉頭微皺,盯著園中的景色細細思索了一陣,忽地用手輕敲了下桌麵,朗聲道:“亭亭山中鬆,瑟瑟林中風。風聲一何盛,鬆枝一何勁!冰霜雖慘淒,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鬆柏有本性。”

下手眾人紛紛叫好,那國子監祭酒也滿意地點點頭,這青衣文人是他得意門生,今日能來這詩會也是他的舉薦。

見大皇子也滿意地點了點頭,那侍女便端著托盤走到下一個文人麵前......

連續十幾人之後托盤端到了燕肅麵前。前麵的人已做了不少佳作,但大多都比較中規中矩,聽得多了眾人都微微有些乏了。

燕肅看著麵前的托盤,似是打定了什麼主意,隻見他輕聲一笑,一口飲儘杯中酒水,手中折扇輕拍掌心,走至軒邊,望著窗外不知何時飄起的細雨,低吟道:“疏雨溪中見,微風襟袖知。陰陰夏木囀黃鸝,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易醉扶頭酒,難逢敵手棋。日長偏與睡相宜,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

他聲音慵懶,麵上一副閒適之色,仿佛這詩句來的毫不費力。

室內沉默了一瞬,似都在細品這詞句,直到大皇子率先輕拍掌心大笑道:“燕公子是在暗示本宮不要錯過這麼個大才子嗎?”

燕肅回頭向大皇子一揖,笑道:“臣不敢,隻是看著這園中美景忽地有感而發罷了。”

大皇子朗聲大笑,說道:“燕公子這詩甚得我心,不知後麵幾位公子可有更好的?”

侍女舉著托盤繼續向後走,可能是受了燕肅的影響,也可能是因為方才大皇子那番話,後麵幾人都顯得有些緊張,做的詩也是中規中矩,無甚出彩之處。

詩會結束時,大皇子親點了燕肅的詩為今日頭籌,且親手將那《虢國夫人遊春圖》贈與了他。

在燕肅接畫時還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在他耳邊輕聲道:“燕公子好才華,不知可願為本宮效力?”

說罷,他退後一步眯起眼睛直直地看著燕肅,那勢在必得的眼神讓燕肅壓力倍升。燕肅原本已打定接近大皇子的主意又開始動搖起來。

大皇子看似和善,實則野心勃勃,太子之位他是勢在必得。若是為大皇子所用,勢必要將燕家甚至於外祖李家都置於黨爭的危險之中,這是他與父親所不希望見到的。

在大皇子灼灼的目光之下,他隻得低頭避開了大皇子的視線,深深一揖說了句模棱兩可的話:“臣是大齊的臣子,自也是趙家的臣子,為趙家效力是臣份內之事。”

或許是過於自信,大皇子並未覺得燕肅這話有所敷衍,反倒是覺得他是在暗指些什麼。此時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們身上,他也不再多說,隻微笑著拍了拍燕肅的肩膀轉身離開。

離開彆院,騎在馬上的燕肅有些煩躁,今日被那突然出現的侍衛打亂了陣腳,他有些後悔於自己的一時衝動。

而與此同時,遠在江南的蘇幼筠也打點好一切,告彆了外祖父母,啟程前往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