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十一章(2 / 2)

故人江海彆 多多鴨 4337 字 2個月前

再看看兩個孩子的穿戴,比在家時強了許多。小方氏心下感激,知道紀夫人對她們定是多方關照。

“母親,家裡如何了,祖母身體還好吧。瑛妹妹最近呢,是不是長高了。”顧瓊拉著小方氏的手,細細問著家裡近況。雖然紀家什麼都好,但她仍舊思念家人。

“老太太都好,前陣子入秋,咳嗽了幾日,現下已經大好。”小方氏停了停,似在斟酌著,隨後又道:“你們兩個,很快要再添個弟弟妹妹了。前幾個月,老太太做主聘了個妾,如今,她已經有身子了。”

顧瓊愣住了。

顧瑜立刻想起,她們來蘇州前,小方氏有時會突然暴躁,對著管姨娘發脾氣,隻怕那時候已經有苗頭了。

見兩個女兒都不說話,小方氏反而安慰起她們來:“瞧瞧你們兩個,家裡添丁進口是好事。這回聘的妾是良家子,娘家姓盧,是咱們莊子在的那個鄉裡的,性子柔順,長得也頗周正。咱們家裡,一直隻有琅哥兒一個男丁,總是讓人擔心。”

顧瑜不想再說下去,讓母親不開心,隻得岔開話題:“阿娘,前陣子我讓您幫忙找酒鋪子釀的酒,怎樣了?”

江沅擅飲,也擅長製酒。因小方氏陪嫁裡有酒鋪,顧瑜寫了幾個釀酒的方子,隻說是從書冊裡抄來的古方,請酒鋪的大師傅試試。

提到這個,小方氏頗有些喜色:“瑜兒這是從什麼書冊上找出來的,釀出來一味桂花酒,色澤猶如美玉,初嘗花香清幽,再品回味甘醇。老師傅們都嘖嘖稱奇。因隻是嘗試著做了幾罐子,尚未售賣呢。”

顧瑜也開心起來,她和顧瓊身無長物,但閨學之中,大宴小宴不斷,總靠著顧瓊做些針線送禮,實在太累。若是有新釀的好酒,便最好了。

更何況,她有時打聽些消息,需要用錢。

“那最好了,此古方名玉堂,開了春,可讓酒坊多釀些售賣。”顧瑜笑著做了個鬼臉:“也好多賺點錢財,給我阿姊做嫁妝。”

顧瓊羞得擰了她一把。

“這幾罐子好的,我這次都帶了來,給你們嘗嘗。”小方氏愛憐的撫了撫顧瑜的臉頰。

送走小方氏,顧瑜取來兩隻琉璃酒盞,斟上兩杯,酒色清澈,香味幽遠,雖比原先的“香泉”差了點,但已經很過得去了。

“你倆在偷偷摸摸喝什麼好東西?也不叫上我。”一把清脆的聲音飛進來,紀令雯搖搖晃晃的出現在門口。

天氣漸冷,一身銀鼠皮大氅裹著她嬌小的身形,頭上也戴了同色的銀鼠昭君套,圓滾滾的,像個小雪人兒。

“雯姐姐快進來,仔細凍著了。”顧瓊趕緊站起來招呼,讓寶珠把炭火燒的更旺些。顧瑜從架上找出來一隻綠玉鬥:“雯姐姐,這是我娘家酒鋪子新釀的酒,名喚玉堂,來嘗嘗吧。”

紀令雯嘗了,果然叫好,一壁飲了半盞,一壁讓小丫頭去小廚房,要些下酒菜來。

今日初五,閨學停課,外頭天陰陰的,隻怕要落雨。

三人在房裡擺起了小宴,紀令雯連飲兩杯,麵上現出點愁容:“你們還不知道吧,霞姐姐的親事終於定下了。母親說是福建路轉運副使吳大人。”

顧瑜放下琉璃盞,心道,紀二爺最終還是下定決心了。

隻可惜了紀令霞這麼個好孩子。

“這不好嗎?雯姐姐怎的好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