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十九章(2 / 2)

故人江海彆 多多鴨 3635 字 1個月前

江寄寧策馬至馬車旁:“顧姑娘,我們此去確有要事,需請車夫促馬快行,一路顛簸,請姑娘務必海涵。”

顧瑜撩起簾子,微微欠身致意道:“江大人,因小女回家探親,耽誤您的要事,實在過意不去。”又請車夫務必催趕馬匹,不能掉隊。

一行人快馬加鞭,從東城門出去,踏上官道。

隻是才走了兩個時辰,車夫老葛就道:“怪哉,這路是不是走茬了?”

顧瑜一掀簾子,他們仍舊在管道上,隻是大興在蘇州府東南向,此時卻是向西南方向走了。

她估摸著江寄寧另有想法,便吩咐老葛道:“咱們車駕隻管跟著江大人,旁的事兒不用論。”

直到跑到日頭高照,老葛也是滿頭大汗,前麵的隨從策馬過來,說有個涼茶攤兒,請顧姑娘下來,喝杯茶,歇歇腳。

這是一個官道邊的涼茶鋪子,平日的客人也就是來往行腳商人,僅有大碗粗茶。江寄寧的小廝向老板借了水和爐子,把茶碗兒用開水燙了又燙,重新沏了茶,灑掃了一處桌椅板凳,才請江寄寧和顧瑜過去落座。

另有家丁把馬牽到一邊,喂些食水。

顧瑜嘗了一口茶湯,味道輕柔又帶有微甜香氣,芽身碧綠,芽尖一點雪白,是闊彆許久的碧城雪。這茶產自峨眉山下,是進上的貢品,每年隻有禦賜才能喝上。

“顧姑娘,沒有什麼想問在下的麼?”江寄寧放下茶碗,看著對麵的姑娘。為著行路方便,顧瑜隻梳了一個整齊的圓髻,幾乎毫無釵環,一身青色衣裙,簡單樸素。她比兩年前長開了許多,不再是孩子的形貌,已經看得出來,是個婷婷少女了。

“你不是裴鈞,你是江寄寧,昨天霍大人已經說了。在隆興寺時,你隱藏身份,想必是要查點什麼。我猜,是何家。”顧瑜輕聲道。她偶然聽王家姐姐說,何家主母章氏誠心禮佛,不問世事,每年都要在蘇州的楓橋寺中住上半年。但是那年冬天,楓橋寺走水嚴重,幾處大殿都在修繕,章氏便選擇了不遠且香火鼎盛的隆興寺。

“那麼,顧姑娘為何要主動請纓,與我同行?”聽到她一語說破,江寄寧神色不動,毫無驚慌之色,又為她斟滿茶水。

“如果我說,我沒有目的,隻想為災民儘些微薄之力,江大人信嗎?”顧瑜道。

雖然這句大半是真話,但怕無人相信。

“我信。”江寄寧淡淡道。“顧姑娘用些乾糧吧,隻怕要天黑才到。”

“我們不是去大興,對嗎?大興是蘇州府內最大的常平倉,想必倉司早有準備,也查不出什麼。看這路,江大人想直接去宜春縣。宜春縣的常平倉不大,是最近十年才設的,所以即便是開倉放糧,也不會從這裡調運。”顧瑜不想再跟他打啞謎,直接道。

江寄寧不再飲茶,他看著眼前的女孩,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若是蘇州府沒有貓膩,宜春的倉應該是滿倉狀態。去年秋,幾個縣都是大豐收,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