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門口的人漸漸散去,這樣可恨的人罵著也沒多大意思,大不了以後少接觸少來往,人們心裡都是這麼想的。
但是。
跟王婆子一起住祠堂的另幾戶人家就沒這麼淡定了,他們可都是吃著董梅借的糧食,心裡能不氣麼。
他們差點被她連累得要斷糧餓死了。
“老糊塗的東西。”
特彆是曾被她牽連過的趙氏,更是憤慨,“梅娘家要是沒了糧食,頭一個餓死的就是你了。我們好歹歲數少點,能多扛幾日。”
“依我看,趁早餓死她得了!”
“說的是,省得連累我們。這萬一哪天又進了賊了,咱村子都要遭殃的。”
“祖先啊,好好治治你這不孝的孫媳婦吧,她竟然招賊人來村子。”
婦人們指著王婆子的鼻子罵,連她的兒媳婦也氣趕緊跟她撇清了關係。
李老頭子心裡更是憋屈的很,這婆子就是個蠢貨,這麼簡單的事都辦不好,還叫人抓了把柄。
*
梧田鎮的情況倒是比較穩定,各鋪子歇了半月也都相繼開張。這都是由於收容所救助了不少流民,各鋪子才敢開門做生意,否則的話也怕打砸搶劫的。
而衙門裡。
曾大人每日忙得腳不沾地,儘管嚴寒,他每日都得出一身冷汗,全是擔心的。
按往常情況,死亡人數定然增加不少了。無奈衙門人手不夠,路況又不熟悉,他也不敢貿然差人前往查探。
乾平章的心態比他平和多了。
“你這般急也沒用,隻能是等天氣好轉再派人去。”
“恩師,這樣死等下去不是辦法,到時候人都死了,要糧食有何用啊。”
乾平章是有心而力不足啊。
儘管他也是從七品縣令做起,但是當初他所在的即便不是富庶之縣,那也沒有眼前梧田鎮這般貧困。
不隻是貧困,這惡劣的天氣更是要人命。
他應曾泰的請求,幫他備了幾萬旦糧食,作為賑災善後而用的。眼下衙門裡還有些糧食,卻沒法子送往需要的百姓手裡。
師徒倆議著事,苗盛送來一封信。
曾泰打開一看,高興道:“真是我的福將也。”
他擔憂了好幾日的事,被李娘子三言兩語就給化解了,真是幫了他大忙了。他也是窮人出身,該明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
人都瀕臨死亡邊緣了,還有什麼事不敢去做的呢。
乾平章看過信也是茅塞頓開,麵對災情這等大事,為官多年的他也隻是等著老天開眼後再做處理,從來沒想過與天鬥,在逆境中另辟蹊徑。
一般朝廷慣用的法子,也都是災後發些救濟糧,稍作善後。
畢竟死了的已經死了,誰也無力回天。
從來沒有哪位官員提議過,災前預防,災難之中迎難而上的。倒是這位婦人,粗中有細,很有一套管理的辦法。
信上提到一句,建議在各村子選二三位精壯“臨時工”,作為衙門的“線人”,給予一定的補償,一有情況能及時反饋給衙門。儘管這兩個是新詞,但是乾平章很容易就理解了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