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豐收(1 / 2)

《狀元家的卷王小夫郎》全本免費閱讀

伏暑已過,秋日漸深,杜家村外地裡的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已經差不多收完了。

糧食被農人們運回家中晾曬,還沒來得及處理的枝杆一垛垛躺在地裡,天高氣爽,萬裡無雲,像一副安靜的油畫。

這些枝杆不會浪費,無論是做燃料還是與農家肥混合做肥料都是一絕。

棉花地裡的伏桃也差不多都成熟了,棉花枝杆開始乾枯,雖然還有一批占總產量百分之十幾的秋桃還在生長,但它們已經差不多完成了今年的使命。

瓜熟蒂落,棉開絮吐,一切的一切都遵循著自然規律,在農人的辛勤努力下迎來可喜的豐收。

秋華年雇了幾位短工,分批次將三畝地裡吐絮的棉花全部摘了下來,未處理的皮棉裝在半人高的大柳筐裡,堆滿了兩個後罩房的地麵,讓人連踏腳的地方都沒有。

短工們摘完棉花,繼續處理皮棉,棉花去籽的機器隻做了一台,秋華年教會他們怎麼操作,幾個人輪流來操作,其他人剝棉花,花了數日時間才把皮棉全部變成精棉。

精棉處理好後,秋華年挑了個風清氣朗的早晨,拿出大杆稱,非常有儀式感地把家裡人叫到一起,給今年收獲的棉花稱重。

大杆稱是秋華年專門買的,比小稱大幾倍,稱杆有擀麵杖粗,一米多長,最重可以稱到一百斤。

這稱秋華年自己提不起來,杜雲瑟幫他提著稱,秋華年負責撥秤砣看刻度,九九和春生則圍在旁邊,緊張又興奮地看著稱上的棉花與秤砣。

“肯定有六百斤,有六百斤的……”九九嘴裡念念有詞。

家裡種了一年的棉花,九九耳聞目染下對棉花的產量早有概念,她知道棉花不遇災害正常生長畝產在一百八十斤左右,遇上好年歲,最知農事的老農能種出畝產二百斤的棉花。

秋華年種棉花前放出的話是按自己的方法種棉花,畝產一定在二百斤以上,當時所有人都嗤之以鼻,覺得他在說荒唐的大話。

現在秋華年已經證明了自己真的會種棉花,但棉花產量到底是多少,真正上稱之前還是個未知數。

三畝地的棉花絕大部分已經收在這裡了,如果畝產到了二百斤,罩房裡堆著的精棉的斤數該在六百斤上。

春生握緊雙拳,一動不動地盯著裝在麻袋裡的

精棉,也學著姐姐念叨,“有七百斤……有七百斤……”

秋華年被兩個孩子逗樂了,笑了一聲後與杜雲瑟一起把裝精棉的麻袋幾個幾個的綁在一起,掛在秤杆的鉤子上稱重。

罩房裡裝棉花的麻袋堆了上百袋,為了防潮下麵墊著懸空半尺的木板,壘在一起像半堵牆似的,非常壯觀。棉花密度小,一大袋子的重量還不到十斤,所以他們一次性同時稱好幾個綁在一起的麻袋。

“這幾袋是四十三斤……”

“這幾袋五十二斤……”

“四十八斤……”

秋華年一邊精準地移動秤砣,一邊報出每一次稱重的最終斤數,春生像小旋風一樣快速跑回書房,拿來一張用過的竹紙和蘸了墨的筆蹲在地上計數。

他的字寫的七扭八歪的,毛筆沒有潤好墨,筆鋒動輒戳破紙張,換做平時,九九肯定要說一說他,但現在全然沒了這份心思。

杜雲瑟雙手穩穩提著稱,秋華年每報出一個斤數,春生就急忙寫在紙上,九九抿著嘴站在旁邊,認真地盯著紙上的數字一遍一遍心算總和。

四百斤……五百斤……六百斤了!

九九猛地抬頭,看見罩房裡還有十多袋棉花沒有上稱。

難道真的有七百斤?不,甚至可能是八百斤!

秋華年也在心裡算著數字,他沒有九九那麼緊張,可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辛苦一年得到的最終成績。

“六十三斤……”

“五十一斤……”

……

“最後這幾袋是五十八斤。”

“一共有八百一十六斤棉花!”九九脫口而出。

地裡還有一小批棉花沒有收,算上那些的話,三畝地的棉花總產量接近九百斤,畝產幾乎要到三百斤了!

秋華年確定了這個數字,唇角勾了起來。

畝產三百斤棉花放到現代農業裡看,也是很不錯的數字了,能達到這個產量,得益於東北地區本身就非常肥沃的黑土地,得益於秋華年不斷實驗改進的種植技術,也得益於從春到秋不間斷的精心照料。

三畝地,接近九百斤的棉花,去掉稅收,也能留下八百多斤了。

這是秋華年穿越到古代後到第一個豐收季,他相信未來憑借不斷的努力,這樣豐收的日子

隻會越來越多。

“今天全家放一天假,待會兒去鎮上買肉買調料,我們辦一個豐收宴!”秋華年宣布。

“我要吃燒雞!”春生立即積極響應。

“還要吃紅燒肉。”秋華年笑眯眯補充。

春生又說,“姐姐肯定想吃釀豆腐。”

秋華年看向杜雲瑟,故意咬重前兩個字,“夫君肯定想吃炸鵪鶉。”

“……”這都是秋華年自己愛吃的,杜雲瑟無奈輕笑,“我都想吃。”

最後一家四口一起去了趟鎮上。

家裡每月賣高粱飴的入賬在六兩銀子左右,秋華年吃藥花掉二兩,改善夥食和做衣服花掉一兩,買紙筆供大家讀書花掉一兩,還能剩下二兩。

為了防備意外,每月剩下的二兩都被秋華年儲蓄了起來,所以家裡的日子雖然過得很寬裕,但也不是能隨便花錢的,每一筆錢都要用在計劃好的地方。

不過今天慶祝豐收,秋華年丟掉了預算,打算“大花特花”。

他們來鎮上的第一站自然是孟圓菱家的豆腐坊,把騾車寄存在豆腐坊院裡後,孟圓菱開心的拉著秋華年說小話。

從秋華年第一次見他到現在也就過了大半年時間,孟圓菱臉上的嬰兒肥已經差不多脫完了,一雙撲閃的大眼睛在小臉上可愛極了,笑起來兩顆酒窩還在原地。

秋華年看見孟圓菱賣豆腐和高粱飴的桌邊擺了本蒙書,驚訝道,“我們菱哥兒什麼時候也開始讀書了?”

秋華年剛認識孟圓菱的時候,有問過孟圓菱想不想識字,但孟圓菱的興趣不是很大。在這個時代,大多數農村男人都大字不識一個,一個哥兒識字確實沒太大用處。

孟圓菱自己沒意願,秋華年便也沒有勸。他沒想到,不到一年時間,孟圓菱居然轉了性自己學了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