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峰下車圍著小店轉了一圈,然後進屋看看。
牆壁已經抹上了二層灰,看著比昨天光滑多了。
地麵還沒收拾,到處是磚頭瓦礫。
白峰抬頭看看上麵,直接看到了房柁和房梁。
得吊個棚,好看還保溫。
他這個小店對的方向不好,對著北麵,冬天肯定灌風,屋裡的保溫措施是一樣不能少。
吊棚,冬天的時候按雙蹭窗,還要用額外的取暖設施。
用火爐取暖的話,受熱麵積太小,最好就是用暖氣。
雖然今天才五一,離冬天還遠著呢,但白峰還是在很認真地考慮冬季取暖問題。
在小店還沒收拾完之前,該考慮的問題要考慮,能解決就現在一次性解決,省得到冬天的時候手忙腳亂。
暖氣其它的部件都沒問題,暖氣片,管道,各種閥門市場上都有,但是暖氣爐是肯定不會有的。
現在根本不會有那種專供家庭用的土暖氣爐,都是供廠礦用的鍋爐,這些鍋爐貴和大不說,就是那耗煤量就受不了,個人家根本燒不起。
想想那土暖氣爐是怎麼個構造?
土暖氣這東西上一世白峰可是用過很多年。
從零五年開始,農村家庭就開始有用土暖氣的了,隨後慢慢在農村普及。
他家按土暖氣是一二年冬天,起先是燒煤的土暖氣爐,後來煤炭漲價到一千多一噸的時候,他就換了一個專門燒柴的暖氣爐。
那個燒煤的暖氣爐他閒的蛋疼的時候就把它拆卸了,仔細地觀看了裡麵的構造。
好像挺簡單的,內筒,外筒,鋼管,爐箅子,上水管,下水管,放水閥...
這東西找人是能做出來的,徐秀的技術不知能不能焊出來?
他隻是能提供一個大概的原理圖,要把它變成使用的實物,也是很複雜的。
以徐秀的水平怕是不太行,這個等到公社機械廠去看看。
就怕做好以後不知道會不會好燒?
白峰正琢磨的時候,他老子白河山背著手晃晃悠悠地來了。
“吃飯了爸?”
“吃完了,你這是還沒回家?”
“才趕集回來,走到這裡下來看看。”
“下午屋瓦就上完了,二遍灰也抹了,明天就弄屋裡地麵,屋裡地麵和小屋的炕一起弄,這些都弄完,木匠就來給你按門窗框了,再有三四天,這小屋就完活兒了,還有你這小店外麵地麵怎麼辦?是就這樣還是也鋪地麵?”
小店外麵的地麵不包括在大包的活兒裡,要弄得話,白河山自然要征詢白峰的意見。
小店大門到公路邊的水溝,有三米半的距離。
“一噸水泥夠不夠?鋪十公分厚。”他得計算一下成本。
怎麼也得十公分厚,這個厚度走人和牲畜拉的大車沒有問題,但還是不能走重載的機動車。
白河山算計了一下。
“要是鋪十公分厚,一平方得五十斤水泥,大板鍬得四到五鍬沙子,十鍬石子...”
白峰心累,讓你算水泥,你算沙子和石子乾啥?
那玩意兒才值幾個錢。
一平方五十斤水泥,那麼一包水泥能鋪兩個平方。
小店門前的是十米長,三米半寬,也就是三十五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