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是一個二十多歲穿著背心的小夥,正蹲在考場門口的樹蔭下抽煙。
他算是從考場出來早的一批人。
“湊合事兒吧,估計也就夠及格的。”
“及格就行唄,這玩意兒你都考滿分也沒用,又不是考大學,抽支?”對方掏出一盒三毛多錢的平頭煙。
白峰擺手:“我不抽煙!哥們你哪個公社的?”
“草雲山的,你呢?”
“我霧島的。”
“咱們離的近,其它人都是遠地方公社的。”
“你給公家開車還是自己開車?”
“家裡買了台四輪子,自己開車。”
“現在四輪子在農村算是新鮮事物,你這也是有眼光的人。”
“我有個屁的眼光,是我老子買的,他在大隊開拖拉機,覺得我乾彆的不行,就買了台四輪子,讓我學票開車。”
“多少錢買的車?”
“車頭是四千,做個拖車花了五百,就當四千五。”
“養車得有活兒乾,有活兒乾嗎?”
“平時就在家裡給小份兒拉個沙子石頭什麼的,活兒不太多,湊合乾吧。”
小份就是個人家的活兒。
這能有多少活兒乾?
農村蓋房子的高潮期是八九年到九二年,那時候幾乎村村都有蓋房子的。
“其實,你們賬算錯了,有四千五完全可以買台大拖拉機。”
“買大拖拉機乾啥?”
“海邊要修蝦圈,要修好幾年,拉石頭唄,你那四輪子能乾啥?”
“海邊要修蝦圈?不知道呀?”
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就算草雲山和海邊距離也就二三十裡,不知道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兒。
“最低也能修個四五年。”
“四輪子不能拉石頭嗎?”
“太小!人家不會用的,最小也得22。”
青年撓頭:“這沒有辦法,總不能再買一台吧!”
“那你車現在有活兒乾嗎?”
“這大夏天能有啥活兒乾?”
“我手裡有些活兒,有沒有興趣乾?”
“你有活兒?啥活兒?”
“拉海沙,一裡地的距離,一方三塊二,總共有兩千多方,能乾個十天八天的。”
這些活兒是攬下來了,但是你得給人家乾出來,而且時間不能拖的太長,十天就是最長時間。
像徐鐸那樣的拖拉機,按一車兩方半算的話,就算一天拉十五車,還不到四十方。
徐鐸那邊有兩台拖拉機,一天八十方,十天才拉八百方。
就算他自己的拖拉機一天也能拉四十方,十天四百方。
再算上韓東二叔的28拖拉機,這還是有缺口的。
白家大隊除他外沒有養車的。
拉海沙也不能指望馬車,那玩意兒太慢。
因此一輛四輪子白峰也是要爭取的,有這輛四輪子加盟,這點活也就差不多夠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