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貧窮的四合院(1 / 2)

而四合院給何雨柱的第二個印象就是窮,那種貫穿整個記憶的窮,

最開始的時候,何雨柱還不相信,

四合院位於南鑼鼓巷,真正的皇城根兒,住在這兒的人,怎麼會窮呢?

可仔細捋了捋,何雨柱發現還真是這樣,

其實不隻是四合院窮,可以說全國的老百姓都窮,

而這就要從舊社會說起了。

當時,整個國家戰爭不斷,軍費開支巨大,

而蔣校長麾下的當權者,大多數都是一些屍位素餐的蠹蟲,

根本不會經營和建設國家,隻會不斷的壓榨老百姓,

這就導致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每個月一大半的工資都得用來交稅,

老百姓自然就窮了。

當經濟實在支撐不住的時候,就有了前麵說的金圓券改革,

隻是原本寄予厚望的治國良策,

也抵擋不住蔣校長自己帶頭挖牆腳,

不到3個月的時間,金圓券改革就讓這幫當權者給玩崩了。

大洋跟金圓券之間的彙率,

也從最開始的1:2,一夜之間就跌到了1:10,往後更是一瀉千裡,

而金圓券的發行量,

也從1948年11月的20億限額,暴增到1949年6月的130萬億,

半年時間貶值超6萬倍。

這下可是坑苦了老百姓了,

原本就沒幾個錢,現在又被蔣校長一遭收割,徹底淪為赤貧。

好在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了,受金圓券的荼毒還不算深,

北平軍管會也沒有一上來就不管不顧的廢除金圓券,

而是以普通市民按人民幣與金圓券1:10的兌換比例,

工人階級和勞動者按1:3的優待比例,

用人民幣限額兌換老百姓手裡如同廢紙的金圓券510元,

又取消了所有的苛捐雜稅,

再加上1949年3月份就開始實行折實儲蓄,

北平老百姓的生活才漸漸好了起來,慢慢的甚至能夠吃上飽飯了,

具體到了何雨柱所在的四合院,

就是易中海、劉海中這些收入不錯的,時不時還能吃上肉,喝點小酒。

而何大清雖然工資是四合院裡最高的,

但是架不住豐澤園鬨了一年的勞資糾紛,何大清全靠給人做宴席賺錢,

日子過得反而不如易中海幾人滋潤,

比如,何大清留下來的30萬塊錢,就已經是何家一半的積蓄了。

而整個四合院給何雨柱反差最大的,卻是賈張氏跟易中海,

1950年的他們,跟電視劇以及大部分網文裡的形象完全不同,

而這依然要從賈東旭他爹的死說起。

老賈死後,賈家隻剩下了賈東旭跟賈張氏母子倆相依為命,

好在這個時候,賈東旭已經16歲了,

被老賈教導得十分出色,堪稱四合院年輕一代的第一人,

所以最後被易中海看中,收作徒弟,帶去軋鋼當了學徒工,

一開始,賈家還需要易中海時不時的幫村,

好在半年不到,北平就和平解放了,

軋鋼廠作為北平有數的重工業企業,被北平軍管會全麵接管,

賈東旭這些軋鋼廠的學徒工,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領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份學徒工工資,

老賈家的生活才穩定了下來。

至於賈張氏,老賈死後也一改往日的潑辣性格,變得十分收斂,

幾乎不參與四合院的是是非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