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因此,我們必須強大!(1 / 2)

從箱體上斑駁的文字判斷,這裡曾是倭寇的藏身之處,那些箱體上赫然刻著倭寇的標記。

此處可能曾是倭寇存放雜物的倉庫,他們在投降前未能搬走。”

一位老戰士沉聲道,“一旦爆炸,方圓數公裡恐怕都要化為焦土。”

蘇恒讚同地點點頭,胡立找到的鏽蝕炮彈顯然並未存放於此。

“幸好蘇恒你謹慎,這些可能的定時炸彈,何時會突然啟動,誰也無法預知。”

旁人感歎道,而蘇恒的家就坐落在附近,提及此事,他心中難免一陣寒意。

探查結束後,蘇恒和胡立便無需再深入,畢竟洞內的彈藥存在潛在危險。

對此,蘇恒並無異議,他明白專業的事應由專業人士處理,他的存在隻會礙事。

在軍人的妥善處理下,他們安全返回停車點。

馬塵周已安排警車護送他們到警局,此事非同小可,需要正式記錄。

在警局,蘇恒受到了特彆的待遇,享受著空調和茶水,警方甚至在休息室為他準備了詳細的筆錄過程。

午餐更是豐盛,仿佛是對他的意外發現表示敬意。

而這一切,從蘇恒偶然發現廢品中隱藏的炮彈開始,迅速在網絡上發酵,成為熱門話題。

不同於以往的娛樂性事件,這次事件揭示了一段血淋淋的曆史。

因此,不僅僅是自媒體,連官方媒體也紛紛撰文,緬懷那些為這片土地付出犧牲的先烈。

《人民報》的文章這樣寫道:“那段血與淚的記憶,雖被歲月衝淡,但卻是我們不能忘卻的警示。”

那些尚未引爆的炮彈,仿佛無聲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猶如懸掛在眾人上方的警鐘,它無聲地敲響著告誡:

弱者易受侵犯,這是生存法則。

因此,我們必須強大!

隨著一篇紀實文章的浮現,

公眾視線逐漸聚焦於此。

社交媒體上,一張張九宮格式的老照片被分享,

其中,一位麵龐刻滿歲月痕跡的老人身披綠軍裝,胸前佩戴著熠熠生輝的勳章。

"我曾擊退倭寇侵略!"他的聲音穿越時光,述說著那一段艱苦卓絕卻又激情燃燒的曆史。

隨後,越來越多的網友曬出家中長輩的勳章,無需冗長的敘述,每一枚勳章都講述著一段英勇事跡,將那段曆史描繪得生動而詳儘。

網絡空間內,獨立的博客作者們紛紛以“抗倭勇士”為主題,剪輯出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戰役片段,喚醒了大眾的記憶。

這股熱潮的巔峰,無疑是官方軍事網站發布的一篇簡短卻震撼人心的文章,它回顧了那段艱難抗戰的曆程,最後一句揭示的現實令人心痛:

"你知道嗎?如今,全國健在的抗戰老兵寥寥不足四百人!"

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在蔓延,昔日百萬雄師,今日僅剩四位百歲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