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東宮舊臣王珪(1 / 2)

第三十三章東宮舊臣王珪

征兵之事,在滎陽鄭氏的大力協助下,已經進入到了正軌。

短短數日時間,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因為開出的餉銀較高,再加又是打著李承道太孫的名義募兵。

所以滎陽甚至周邊州郡的青壯年,都跑來開封應招。

這一天,李承道去募兵處轉了一圈之後,便回到了軍營。

“殿下,末將有一事向你稟報。”進入營帳的正是馮立。

“馮將軍坐下說話。”待馮立坐下之後,李承道笑問道:“馮將軍有何事?”

馮立頓了頓,組織了一下措詞,道:

“殿下,是這樣的。末將私下裡聯係了王珪,將他帶來了滎陽,協助殿下處理後方。

現在王珪已經到了開封,懇請殿下見他一見。”

說完之後,馮立十分緊張的看著李承道。

心中很是忐忑,生怕李承道會拒絕。

李承道聞言,眼睛瞬間瞪大,心中一陣狂喜。

王珪是誰?

李淵建立唐朝之後,將王珪派遣到李建成身邊,擔任參軍,作為太子舍人。

可以說,深受李淵和李建成兩人的器重。

在太子府的地位,還要在馮立、魏征之。

這些年來,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的爭鬥越來越激烈。

王珪曾出謀劃策,收羅群臣到李建成麾下,與李世民對抗。

然而,去年李建成麾下的臣屬楊文乾造反,最後被李世民討平。

王珪也因此受到了牽連。

李淵認為他作為太子舍人,作為東宮參軍,沒有規勸太子,導致兄弟失和。

最後將其流放。

後世有人談到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也常常感慨,若是王珪當時在長安的話,可能就不是李世民發動兵變,而是李建成主動出擊了。

後來李世民登基之後,為了表示自己寬宏大量,心胸寬廣,特意將王珪召回長安。

王珪也憑借自己的真才實學,成功從一個流放之人做到了宰相。

被譽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

如今馮立將這樣一個能人請來了滎陽,李承道怎能不喜?

“見,王大人如此有才學之人,怎能不見?

馮將軍,速速將王大人請來。”

馮立見李承道非但沒有責怪他,反而如此激動,心中一塊石頭頓時落了下來。

無比興奮的說道:“諾!”

說完,便匆忙跑出營帳。

沒多久,便帶了一位青衫儒士進來。

這青衫儒士,已經年過半百,將近花甲。

但身自有一股讀書人的氣質。

往那一站,就知道不是普通人。

見到李承道之後,他作揖到底,“草民王珪,參見太孫殿下。”

李承道連忙起身,親自將王珪扶起身來。

“王大人快快請起。”

見李承道如此客氣,王珪心中無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