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關中大旱,易子而食(1 / 2)

第226章 關中大旱,易子而食

“閻卿,你說黃河水變清了?這什麼時候的事情。”

李承道劍眉緊皺,神色極為嚴肅。

工部尚書的名字叫做閻立德,而他的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畫家閻立本。

他本想將黃河水清這一祥瑞說出來取悅天子的,卻沒想到李承道聽完後居然一下子變得嚴肅了起來,這讓他心中有些不解。

不過他還是如實回答道:“稟陛下,此事確為真事,臣並未有半分虛詞,今年黃河河水清澈,自華陰以東清者數百餘裡,乃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觀啊。”

“傳孔聖人出生時,黃河水一夜之間清可見底,故而有言聖人出,黃河清。此乃普天有道聖人生,大地山川儘效靈。塵濁想應淘汰儘,故而黃河萬裡一時而清,此乃大大的祥瑞和吉兆啊,而當今聖人是誰?唯有陛下耳。”

閻立德以為李承道覺得他說的是假話,於是辯解道。

房玄齡亦點頭道:“大司空所言極是,子駟昔日有言,俟河之清,人壽幾何。事實上有傳聞黃河五百年一清,有人言千年難見黃河清,這真乃是千古吉兆啊陛下。”

不隻是房玄齡,包括賈詡、長孫無忌、魏征等人也紛紛讚同。

“陛下,此可喜可賀啊,臣令暗影衛調查過,自蒲州以東,黃河水麵澄清,澄瑩見底,河魚曆曆,大小可數,可知此言不虛。”

黃河水輕,因上遊各川水竭之故,上遊各川水竭,乃雨水不豐之故,如今黃河水清數百裡更是前所未有,故而沿河必有大旱!”

下方文武百官們聞言都有些愕然。

朝中官員們無不是飽讀詩書之輩,這些典故他們自然都知道,但是這和黃河水清就大旱有什麼關係?

李承道接著說道:“今年黃河之所以清澈,乃上遊所渠各川水竭,泥沙不至故而清澈,此乃水輕。

所謂稱水定天象,就是讓汛兵去黃河取水,以水的輕重,來與往年對比。

閻立德的話音落下,戶部尚書便立刻開口了。

什麼黃河清,聖人出,簡直是一派胡言!

若真的發生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旱,那麼簡直是一場災難!

想到這裡,李承道當即正色說道:“黃河水清,並非什麼祥瑞,而是將要千裡大旱的征兆!”

李承道說的沒錯,若是判斷失誤頂多就損失一些錢財而已,以大唐目前的財力而言還承受得住。

隻見他神色嚴肅,朝李承道拱手道:“陛下,防旱一事非同小可,需及早知會各省府縣,僅預備倉裡的備糧就要加三成,這一項就至少要八十萬兩銀子!”

但是李承道聽完之後臉色卻很難看。

“曆朝也有黃河水清的情況,但也未聞發生過大旱,陛下會不會是多慮了?”

黃河水千年一清雖說是誇張,但是在信奉君權天授的古代來說,所有官員普遍都是認為這是祥瑞之兆。

“曆史記載,唐初時曾發生過關中大旱,莫非就是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