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首創小區,開辦幼兒園製度!(1 / 2)

第361章 首創小區,開辦幼兒園製度!

長安城,某酒樓大堂。

酒樓向來是三教九流之人彙聚的地方,什麼樣的人都有。

兜裡銀子要是夠的,就去二樓清靜地兒點些個酒菜慢酌慢飲;

若是沒多少銀子的,則是呆在在樓下大堂內隨便叫些菜食,倒也管飽。

現在正值晌午,一名衣著樸素的老農走進了酒樓。

這老農貌似是酒樓中的常客了,他進來後隨便找了個空位子坐下,接著點了一葷一素兩個菜,順便叫了壺黃酒。

做完這一切後,他順手拿起了桌子上放著的一份王報看了起來。

王報是李承道讓禮部創辦的一份報紙。

主要用來刊登朝廷最新推出的種種政策以及下達的各種政令,此外還有各地官員做出的政績,和節日祭祀大事等等。

王報推出了五六年了,一直廣受歡迎和好評。

到了如今,更是深入每一名百姓的生活。

對於大多數百姓們來說,他們可能不懂王報上各種政令的意義,但是報紙會讓他們有一種參與感。

因此每日買一份王報看看,基本上成了百姓們必做的事情之一。

老農拿著王報細細看著。

報紙上刊登的,是朝廷最新推出的教育改革政策。

針對房地產市場,李承道推出了“小區”的概念,以及“幼學”製度。

小區很好理解,和後世並無不同,是為了方便住戶。

而幼學則是教育製度的改革。

如今大唐的教育製度,是初等學院、中等學院以及高等學院。

而李承道在這個基礎上又增加的幼學。

即規定幼童在三歲後就要進入幼學學習,六歲後直接入初等學院。

李承道之所以要增加幼學,是為了儘量縮短普通百姓孩子和有錢人家孩子之間的差距。

雖然所有孩童都是六歲後才能入初等學院,但在此之前,有錢人能請老師來提前教導自己的孩子。

這樣再入學後,普通孩子和有錢孩子之間的差距就被拉開了。

最後能晉升中等學院的,絕對是有錢人的孩子居多。

為了解決這一點,李承道才順勢推出了幼學製度,並且設立在小區之中,隻有購買房子才能入幼學。

這既能推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也能推廣教育,一舉兩得。

這本是好事,不過老農看到到報上要進行教育製度改革的消息後,卻是歎了口氣。

“朝廷是真的會折騰人,原來是六歲上學,現在三歲就要上學了,這算什麼事兒啊,又得多花一份錢。”

老農抱怨道。

在平頭百姓們看來,孩子去讀初等學院就已經很好了,結果現在還要去讀什麼幼學,有必要嗎?

要知道初等學院雖然是免費,但幼學並不免費。